最近的美國聊來聊去都是關稅戰,以及川普的各種離譜言行,看來看去,別說大家有點疲憊,連我都累了,今天我們來換一個角度。
從美軍去中國化的那些迷惑行為中,窺見“中國制造”的強大和美國謀求硬脫鉤的癡心妄想。
2017年,美軍大手一揮,以“國家安全”為由全面禁用中國大疆無人機。八年過去了,人們驚訝地發現,美軍仍在研究如何“安全使用”這些中國制造的無人機。
這出“去中國化”的大戲,儼然成了“回旋鏢”表演現場——每項禁用的中國產品,最終都以各種方式“飛回”美軍手中。
![]()
01 裝備依賴
美軍去中國化最打臉的場景,莫過于在高端裝備領域對中國材料的深度依賴。
2022年,美國國防部突然宣布暫停F-35戰斗機的交付,原因令人啼笑皆非——這些全球最先進的五代戰機,竟然使用了中國產的磁性材料。
然而硬氣不過一個月,軍方就無奈地恢復了交付。原因很簡單:找不到替代品。制裁中國零件的結果,是制裁了自己最先進的戰機生產線。
類似情況還出現在“福特號”航母上。這艘號稱“美國最強”的航母被曝使用了超過6500個中國產的電子零件,以及5萬噸HSLA-115特種鋼。
更尷尬的是,其中一些芯片甚至與普通家用洗衣機芯片完全相同,所謂“軍用專用”神話不攻自破。
![]()
02 技術替代
軍方曾雄心勃勃地推廣AR/VR技術用于模擬訓練,卻突然發現幾乎所有相關設備的零部件都產自中國。由于軍方明令禁止使用中國產品,這個項目不得不擱置。
越南網友調侃道:“耶穌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最終,美軍不得不承認在AR/VR技術領域,中國產品的性價比優勢難以替代,甚至開始考慮重新采購中國設備。
類似的劇情在無人機領域再次上演。美軍自研的無人機不僅價格高昂,技術上也相對落后。 美國無人機專家不得不承認:“我們沒得選,(美制無人機)每一架都比大疆差且貴”。
搞笑的是,前段時間還傳出,美國要向烏克蘭采購無人機以及在無人機制造方面合作的信息。不會到時才發現,烏克蘭也和印度一樣只是組裝大師吧。
![]()
03 日常采購
美國軍方采購了定制版三星手機,試圖替代想象中的中國產品。然而很快被曝光這些手機的攝像頭、電池等大量組件仍由中國廠商制造。
在5G設備替換中,美軍斥巨資拆除已部署的中國設備,結果不僅成本高昂,新設備的性能還可能不如前,農村地區的網絡覆蓋更是大受影響。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軍用基礎物資采購。要求服裝等物資必須在美國生產的結果是:成本大幅上升且供應緩慢。有報道稱,某些物品(如士兵襪子)采購價達市場價數倍。
![]()
04 宣傳烏龍
美軍的宣傳部門在去中國化過程中,貢獻了最多笑料,被網友戲稱為反向帶貨中國裝備。
在2024年美國退伍軍人節宣傳中,美軍官方賬號鬧出大笑話:錯將中國雙發設計的FC-31戰斗機圖片當作美國單發F-35使用。
又一次,美陸軍在社交媒體發布的宣傳照片中,意外出現了中國援助敘利亞的物資包裝箱。這一失誤立即被網友調侃為“美軍通中證據”,甚至引發了“美國竊取中國物資”的陰謀論。盡管美軍迅速刪除照片并解釋為“物資管理失誤”,但這一事件仍暴露出其在宣傳口徑和物資管理上的混亂。
![]()
↑此圖疑為網友自行PS 聲吶無銅 撈走無用
05 軍事行動
美軍的一些軍事行動,在去中國化的背景下,甚至變成了免費的情報輸送。
2025年,美軍組織19國、300架軍機在西太平洋舉行大規模演習,意圖威懾中國。結果解放軍通過衛星、雷達全程監控,將演習數據轉化為反制戰術優化方案。有專家評價這是“自費給中國送實戰情報”,堪稱最昂貴的“陪練服務”。
更搞笑的是美軍在南海投放的無人水下潛航器(UUV)。這些用于偵察的高價設備屢次被中國漁民撈走,以至于美軍一度在船上寫“聲納無銅,撈走無用”的標語。最終美軍不得不派艦艇保護這些設備,甚至向他國“訴苦”,場面極其滑稽。
軍事對于一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于美國這種靠軍事威懾不斷打劫世界的霸權之國來說,更是重中之重,如果連軍事方面的去中國化都淪為鬧劇,我們就可以想象,為什么關稅戰,只有我們可以堅持到最后,并且旗幟鮮明地反擊。
全球化和多極化,作為不可改變的歷史潮流,從來就不是一個政治任務,或一國之力可以改變的。
所以對國家來說,對個人來說,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面都顯得特別重要。
點贊、關注、轉發都是愛,小瘋在這里先謝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