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如果遇到天災人禍,宮廷里可能會上演一幕特殊景象:皇帝主動撤去珍饈美味,換上粗茶淡飯。
![]()
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儀式——減膳制度。
公元1679年9月2日,京師發生8級大地震,紫禁城內宮殿劇烈搖晃,磚瓦橫飛。
![]()
康熙皇帝迅速做出反應:搬出乾清宮,住進臨時帳篷,同時下令“減膳、撤樂”,連續頒發《地震省躬詔》,在余震中堅持聽政達兩月之久。
![]()
這不是個別君主的臨時起意,而是一套延續兩千年的政治儀式。
![]()
從漢文帝因旱災“百官損膳,裁減御用”,到道光帝日常每餐僅設四道菜,皇帝們通過宮廷餐桌的約束,向天地與臣民傳遞著特殊的信息。
![]()
減膳:吃多少不重要,吃什么才重要
減膳絕非簡單的節食。根據清朝規制,皇帝日常膳食可達48品(正常規格)甚至120品(慈禧特例)。
![]()
而減膳時,御膳房會首先停進肉、海鮮、酒醴,以蔬菜、粗糧代之。不過,飲食上的變化并不是全部。
![]()
“避正殿、減膳、撤樂、易服”——這是一整套完整的修省儀式。皇帝需要離開象征最高權力的正殿,換上素服,撤去宮廷音樂,停止一切宴游活動。
![]()
在這場表演中,每一個細節都具有象征意義。
減膳之前,須由禮部或內閣正式奏報天變,皇帝明發“修省詔”,公布減膳期限。通常持續到天變結束或“災消”為止。
![]()
整個過程嚴格遵循禮制,如《唐六典》明確規定:“小災減常膳十之二,大災去樂減膳”。
![]()
天人感應:上天的警告與天子的回應
減膳制度的核心思想源于儒家“天人感應”學說。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系統提出:“災者,天之道也;異者,天之威也。天道失則災生,威失則異至。”天地災異被視為上天對人間統治失道的警示。
![]()
于是,當宋仁宗時期“大雨震電,壞京城民舍”,仁宗當即“避正殿,減常膳”,并下詔自責:“霖雨為災,豈朕之不德所致耶?”他擔心是自己的德行有虧才導致了這場天災。
![]()
同樣地,宋神宗因久旱減膳,群臣屢請恢復正常生活,神宗不允,直至甘霖普降才罷。
![]()
最有趣的是“預防性減膳”。
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預知四月初一將發生日食,理宗提前九天便“避殿、減膳、徹樂”,史稱“日食之警”。皇帝甚至在老天發怒前就開始自我批評,不可謂不虔誠。
![]()
政治劇場:罪己與罪人的藝術減膳
可以看出,這種“減膳”表面是奉天法祖,實質是借“罪己”平息輿情、籠絡人心。
![]()
這出政治劇場有多重功能:
其一,轉移責任。漢朝就有“災異策免三公”的傳統,將災難責任推給宰相。皇帝一邊減膳罪己,一邊更換高管,既保全了面子,又推卸了實質責任。
![]()
其二,廣開言路。每次減膳幾乎都伴隨著下詔求言。宋仁宗在京師地震后“減常膳,避正殿”,同時下令“中外言闕政”,鼓勵批評朝政。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稱贊其“恐懼修省,以答天戒”。
![]()
其三,推行改革。明太祖朱元璋在吳元年(1367年)因“亢旱”減膳、素食,并親撰《罪己詔》,開明朝“修省”先例。
![]()
康熙帝也是如此,他在平定三藩期間為籌措軍費,“每日止進一味,如是者三年”,并令后宮織布補貼用度。這是帶動了整個后宮為“節儉”做表率。
![]()
真誠與表演:誰在認真減膳?誰在逢場作戲?
減膳制度的效果完全取決于帝王的真心與否。
![]()
唐太宗應對關中大旱、蝗災泛濫時,不僅減膳、罷樂,還允許災民遷入皇家苑囿墾殖,甚至表示“若使年谷豐稔,天下乂安,移災朕身,以存萬國,是所愿也”。這種真誠的擔當令人動容。
![]()
然而也有大量形式主義的減膳。明嘉靖帝“壬寅宮變”后(宮女刺殺未遂事件),一度減膳避居西苑,實則借“修玄”之名疏于朝政,減膳完全流于形式。
![]()
雖然嘉靖帝號稱“四季常服不過八套,食不過五味”,但是他花在為自己修繕宮殿上的支出遠遠大于這些表面花銷。
![]()
更糟糕的是,明朝光祿寺常以“減膳”為名克扣開支,反而成為宦官貪污的借口。
![]()
美國漢學家孔飛力在《叫魂》中提出的“表演性政治”概念,剛好可以解釋“減膳制度”的本質。通過象征性行為傳遞帝王德性,但這種表演需要觀眾(臣民)的認可才能生效。
![]()
從宮廷到民間:減膳制度的文化遺產
減膳制度雖隨皇權衰落而消失,但其文化影響延續至今。
![]()
傳統文化中“節用愛民”的思想,乃至普通百姓在特殊時期的齋戒習俗,這些或許就是減膳制度留給今天的文化遺產。
![]()
以上就是關于宮廷減膳制度的內容~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