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奪目影像」( ECG, 即EYE CATHCHER GLOBAL) 探索影像創作、制作及發行的新角度、新可能。打破類型、長度、主題和制作階段的限制,鼓勵自主制作的精神,致力孵化影像初創企業。
奪目影像立足香港,是于2021年帶來的全新企劃。以香港為出發點,旨在連結亞洲及國際獨立影像制作和產業社群,致力發掘及催生更多擁有自主制作及初創精神,且別具視野和作者風的影像作品,并助力打造交流、連結及合作的專屬國際平臺,讓創作者能夠走得更遠、更久。透過一系列活動,孵化和推廣更多劇情、紀實、實驗、動畫或混合等類型的獨立影像作品。不僅讓影像創作人獲得資金、獎項或機會,也引介國際同行之經驗與網絡。
ECG2025
![]()
ECG「亞洲新導演獎」助力泛亞地區的影像故事、想像空間和美學,去年入選項目《一匹白馬的熱夢》后來入選了威尼斯電影節,而去年獲得亞洲新導演大獎的《擁啊擁》則入選了今年釜山電影節。
今年ECG「亞洲新導演獎」共有五部亞洲地區不同類型、具潛力的劇情及非劇情長片(初剪或尚未首映的成片)入選,類型及題材各有千秋。
ECG旨在進一步拉近新導演與產業的連結,為亞洲最新生的創作者們搭建交流平臺,為影片后續參展發行尋找合作機會。
2025 ECG 兩大單元主要獎項(Major Awards)評審是:
(以姓氏字母排序)
![]()
蔡紹勇
Jeremy Chua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總經理及獨立電影品牌 Potocol 的創辦人,為獨具特色的亞洲創作者制作電影、錄像、裝置和藝術作品。
他曾監制多部得獎電影,包括:《空房間里的女人》(2024 年柏林影展奇遇單元評委特別獎)、《霧旅人》(2023 年戛納金攝影機獎)、《獨裁的豢養》(2022 年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燃燼》(2022 年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電影獎),及《A Lullaby to the Sorrowful Mystery》(2016 年柏林影展銀熊獎)。
此外,蔡紹勇曾參與 Berlinale Talents 2017、SEAFIC 2017 及 T orino Film Lab 2018。2017 至 2023 年間在平遙國際電影展擔任選片人。他于 2023 年獲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授予亞太電影杰出貢獻獎。
![]()
Ash Cook [Hoyle]
阿什·庫克【霍伊爾】
現為圣丹斯電影節的劇情長片節目策劃,負責劇情片、非劇情片及圣丹斯 Midnight策展。
阿什現任世界首個、同時是規模最大的舊金山猶太電影節特邀節目總監。他也是洛杉磯電影節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曾擔任猶他電影中心主辦的Damn These Heels電影節的節目總監,以及洛杉磯 Outfest電影節的高級節目統籌及棕櫚泉國際短片電影節的節目統籌。
阿什是獨立電影 (Film Independent) 組織中2021 Project Involve 計劃的成員,專注于節目策劃,并曾參與策劃紐約 LGBTQ+ 電影節 (NewFest)、Sun Valley 電影節、 Overlook 電影節,以及 AFI 電影節。他還曾在ABC、Mssng Peces 和 The Annoyance Theater 等公司參與制作。
阿什來自費城,畢業于紐約州波啟浦夕市的瓦薩爾學院電影及英語雙學位。
![]()
苗華川
Clifford Miu
監制及導演。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白令電影公司與水花電影公司負責人。
曾以制作短片《島嶼故事》入圍翠貝卡電影節,《拔管》入圍溫哥華國際電影節、棕櫚泉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首部監制長片《美國女孩》獲第58屆金馬獎四項大獎;后以《小雁與吳愛麗》獲釜山影展評審團大獎,且入圍八項金馬獎并獲最佳女配角,同時在臺北電影獎獲得最佳劇情長片等三項大獎。
![]()
王婧
Jing WANG
電影制片人,復旦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創作碩士。
其擔任制片人的電影作品包括:《負負得正》(釜山 2024);《綠夜》(柏林、釜山、東京 2023);《熱帶往事》(戛納、圣塞巴斯蒂安、多倫多、釜山 2021);《活著唱著》(戛納 2019,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大餓》(釜山 2019,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老石》(柏林 2016,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首作獎)。
本年度 ECG「亞洲新導演獎」有五部作品入選:
![]()
(以片名字母順序排序)
![]()
《扔你的貓》Drop Your Cat
導演:吳蔚峰
影片介紹:
五十多歲的林麗華出于同情,收留了流浪的青年吳明。在兩個孤獨的靈魂逐漸靠近的同時,新的沖動又將他們推離。林麗華以帶媳婦的貓去北京丟掉為借口,與吳明一起逃離。他們沒能找到貓,卻發現了自己的兒子孫冕在工作和婚姻中的掙扎。失業的孫冕每天假裝上班,而他的妻子周西則在尋求心理治療。貓的失蹤引發了夫妻之間的矛盾。為了幫助兒子,林麗華采納了吳明荒誕的想法,介入了他們的婚姻。
導演介紹:
吳蔚峰,自編自導首部長片《扔你的貓》,獲2020年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創投會海南選擇大獎(頭等獎),入圍平遙國際電影展發展中電影計劃、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制作中項目及青年電影周 ( 浙江) 創投專案。
青年詩人、小說作者、導演、編劇,曾任《口袋音樂》主編、《OUT》雜志策劃,并擔任11屆FIRST青年影展競賽單元初審評委。導演短片《山是潛入帷幕的風》《理查·派克》,短篇小說包括《布魯斯·李又名李小龍》、《神圣杰克要玩耍》及《片場》系列。
![]()
《七分熟》Gold Life
導演:張歆
影片介紹:
章昕讀博士學位前雄心勃勃,現在卻煩惱于家庭內的各種關系。畢業在即,還要處理孩子教育、丈夫要求、自我實現——母職與我執糾纏不休。她為了讓孩子接受自然教育無法回城市大學任教,也不甘心放棄自己,沒有丈夫支持,獨自承受喪母之痛,又不能在帶孩子的日常中崩潰,她不知道這一切是誰的錯,只是徒留自己的焦慮與自愈。
導演介紹;
張歆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碩士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博士
金立廣告《給媽媽的信》編劇 (2016)
《北京一夜》劇本顧問 (2019)
《七分熟》導演/ 編劇/ 主演 (2024)
《一個新的情緒》藝術指導/ 表演指導 (2024)
![]()
《傷心公園》
I Heard That They Are Not
Going To See Each Other
Anymore
導演:黃嘉祺
影片介紹:
在當代臺北,一段關于記憶與情感投射的紀錄旅程悄然展開。阿兔執著于對阿信的無果依戀,試圖以痛苦留住對方;來自異鄉的阿神,則在一朵突如其來的花中,看見兩人之間的故事,并映照自身對親密與理解的渴望。透過凝視與想像,本片探索人如何在孤獨中創造連結,在遺忘與記得之間尋找答案。
導演介紹:
生于香港,黃嘉褀14年畢業于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18年畢業于倫敦電影學院電影導演碩士。曾參與柏林影展新銳營、金馬電影學院、洛迦諾電影學院。短片《野小子》獲鮮浪潮大獎,長片企劃入選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意大利遠東市場及柏林劇本工作坊等。
作品包括《如果北極熊知道》(2023,紀錄片)、《凹凸》(2022,實驗短片)、《菲與火》(2021,劇情短片)、《野小子》(2020,劇情短片)。
![]()
《正夢》Masayume
導演:吉開菜央
影片介紹:
34歲失去身心平衡的吉開菜央開始在禪寺修行。透過禪修,她重新審視「吃」「睡」「呼吸」,將自己的身心視為「一個肉袋」。受野口三千三語錄啟發,她將身體看作盛載液體的皮囊,可自由伸縮,骨骼、臟器與大腦皆漂浮于其中。
導演介紹:
吉開菜央,1987年生于日本山口縣,畢業于日本女子體育大學舞蹈學系,并于東京藝術大學映像研究科碩士課程取得碩士學位。她透過「舞蹈」等行為,關注當人以五感理解世界時,身心產生的變化,并以此為基礎創作電影,也參與演出、舞臺導演及美術設計。
重要作品包括《Shari》(2022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Grand Bouquet》(2019戛納「導演雙周」)、《ほったまるびより》( 日本媒體藝術祭新人獎)、《GAMA》(2023)、《Underground》(2024)。
![]()
《夏日終曲》Teoswa Sonata
導演:陸曉浩
影片介紹:
大三學生偉濤和他的戀人燕娜從各自的大學返回他們的家鄉汕頭,即將一起度過人生中的最后一個暑假,潮汕小鎮的生活百無聊賴,家庭的施壓讓他們喘不過氣,他們決定走出家門賺點錢去廈門旅行,于是倆人開著摩托車在鄰近的三個小鎮間兜兜轉轉地穿梭,經歷了創業失敗之后他們各自找了一份暑假工,夏日炎炎,暑假即將結束。
導演介紹:
陸曉浩,1998年出生于廣東汕頭,畢業于湖北商貿學院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
陸曉浩長片首作《之后的一周》入圍2022年第16 屆FIRST 青年電影展,獲得「FIRST FRAME 第一幀」特別提及。
2025 ECG 亞洲新導演大獎獲得者
陸曉浩《夏日終曲》
![]()
導演闡述:
在《夏日終曲》這部電影里,我希望用具體的生活細節堆砌出偉濤和燕娜作為大三學生如何度過他們的最后一個暑假,具體到他們去到什么地方;吃到的食物味道如何;存款還能使他們的自由維持多久;遇到的人有什么樣的過往和心情。
我希望這些具體的細節能帶給觀眾一種體驗感,觀眾不只是觀看一個故事,而是隨著他們的摩托車一起漫游其中。
![]()
「奪目影像」(ECG, 即Eye Catcher Global) 于 2021年創立。ECG以香港為出發點,致力發掘及展映更多新銳影人的影像創意;鼓勵自主制作精神,助力連結香港、亞洲及國際影像創作和產業社群,并探索影像創作的未來趨勢。
ECG藝術總監曾慶宏說:“......我相信,要發展好電影產業,不能只停留在做好制作,也不限于鼓勵創作。要持續營造良好的電影生態,資料搜集與研究、跨文化合作、項目策劃與管理等都同樣重要。”這段話也總結出ECG的多項使命。
除「亞洲新導演獎」之外,2025年,ECG首次舉辦「奪目短片獎」旨在發掘更多別具視野及作者風格的短片作品,助力他們交流及連結更大的國影像產業舞臺。2025 ECG還設有多場論壇與放映活動,供影人交流與思想碰撞。
讓我們期待明年ECG為亞洲電影帶來更多新聲。
/TheEnd/
往期電影節相關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