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完》后,群友約我喝茶,說:現在招聘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了,人員流失才是現在的關鍵。老員工跳槽被挖的越來越多,再在這么下去,感覺關門算了。
聽他說這話,
其實是有點好奇的。
不是一直都說“35歲危機”么?之前對老員工一點都不友好,怎么現在又突然開始重視老員工了?難道跳槽被挖真的已經影響到公司正常業務了?
他說其實這話分兩邊說,一邊是現在企業間的競爭壓力在增大,老員工有經驗和技術活這事就不說了。很多在公司待得時間久了,其實或多或少對公司的了解都很深入。知道公司的優勢和問題在哪里,所以跳槽到了同行,就很容易對公司業務產生影響。
而挖走或者跳槽,老員工也不會放棄工作了十多年的行業,基本還是在同行。如果說恰好負責競品業務線的工作,那性價比確實超高。這也是從去年7月我講反內卷那會開始,就已經出現的情況。只是到了今年年中的時候,定向挖人和跳槽已經開始明朗化,頗有點不打“價格戰”,打“人力戰”的意思了。
另一邊是年輕人接班這塊確實是大問題,以前年輕人入職之后,帶一帶上手其實很快。畢竟對于新手培養已經有了一個基礎的體系,業務也都是成熟業務。就算是老員工離職,新人其實是可以補上的,所以問題也不會特別大。實在不行就上兩個新人好了,再不濟還有“賽馬模式”可以用,總體上不影響業務的正常運轉。
但是這幾年新人的問題就很明顯,特別是今年, 年輕新人 接班這塊基本是“歇菜”了。簡單的說就是屬于積極性不足,但是邊界感又很強的問題。說的直接一些,就是“直率”一些的年輕人會直接開口要很多的東西,甚至開始給他講“權力”,以及一些“網絡知識”。“羞澀”一些的年輕人則是嘴上不說,但其實心理糾結的還是厲害,導致于說很多新人都是都是突然有一天就要離職了。
導致說現在他看公司的員工就跟開盲盒一樣,現在聽到敲門都在想,別又是人力告訴他誰誰誰要離職了。或者干脆就是誰誰誰不來了,連離職交接什么的都懶得弄,讓把離職證明準備好,過段時間來取。
所以現在老員工離職真的是問題,因為年輕新人雖然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只能做一些“配套”的活。既沒有接手獨當一面的意愿,也沒有接手獨當一面的能力。到至于說走了一個中年老員工,上幾個 年輕新人是真的不行,賽馬模式就更別說了。
所以他說現在真的是天天盯著老員工,深怕老員工突然就被挖走了,或者說突然就要跳槽了。年輕人那邊,他準備也不再招了。誰在是沒有體力和心力去和年輕人辯論了,干脆也直接挖別人公司的老人算了,簡單直接一些。
其實話聊到這的時候,我挺好奇年輕人和他辯論都辯論了一些什么。但大體上聊完之后感覺其實也沒有太多好說的,和我們年輕那會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害怕被白嫖,所以期望能得到一些保證或者保障,然后再去做一些事情。
只是唯一不同的點在于,會更加的直接一些。有點類似于要先把結果給他,他才愿意動起來的意思。但是很明顯,這種風險完全要對方承擔的要求,基本上不可能的。因此消耗的,其實也就是雙方的耐心。到至于說,離職或者被裁,只是一個結果的兩個表現。
另一方面就是很多年輕人講的東西,都是互聯網論調的復述。因為他自己就是B站的資深用戶。所以很多年輕人一開口要說的事,他發現那些視頻他在首頁也看到過,講的東西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讓他有種網絡走入現實的魔幻感。
所以他跟我開了個玩笑,說現在的中年人真應該謝謝互聯網。如果不是現在互聯網的普及與影響,也許現在很多的中年人就真的要想想被裁員回家之后的出路了問題了。但是現在因為這青黃不接的問題,到至于說真有點技術的中年人在這個經濟環境下,非但沒有被裁,反而還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有待”。公司外面挖他們的價格,不但沒有降低,反而能開出不低的籌碼。
某種意義上:
職場中年人,又一次吃到了“互聯網紅利”
![]()
但我問他說:
那你這是準備抱著老員工吃老本了?萬一后面中年老員工有個什么頭疼腦熱一類的跑路了,你這就不是青黃不接,而是可能自己你自己又要重新去“一線創業”的問題。
他指著另一個銀行的群友說:你問問他,現在賬上一堆的大額用戶都是誰?人才紅利,人才紅利,到現在他才明白什么叫做人才紅利。原來這個人才,是這個意思。他只能說,好在之前他老爺子讓對員工好點這句話,他是聽進去了,不然現在也沒空和我吹水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