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凌晨,安哥拉以70-43擊敗馬里奪得第31屆非洲杯冠軍
一個悲催的事實是,整屆非洲杯直到決賽前幾個小時,我才找到一個可以觀看決賽的直播源。在此前搜索“男籃非洲杯直播”,甚至能搜出女足非洲杯的歷史結果,唯獨沒有正主的信息,好像這項賽事根本不存在一樣。非洲氣候的炎熱盡人皆知,而非洲杯的熱度還不如一場有東契奇參加的歐洲杯熱身賽。看來將這項冷門賽事介紹給有求知欲的球迷,我等義不容辭。同上周的亞洲杯一樣,本篇就先來介紹最表面的歷史成績情況。
歷屆冠軍
![]()
歷屆男籃非洲杯冠軍
說明:
UAR:全稱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United Arab Republic),作為一個籃球“國家隊”,存在于1958~1971年間,主體由埃及和敘利亞兩個國家組成。1961年敘利亞退出該“共和國”,實際上等于埃及隊。但埃及一直使用該名字直到1971年。
CAR:全稱為“Central African Republic”,即中非。
冠軍榜:
安哥拉:12次,包含1次4連冠(1989~1995)和一次6連冠(1999~2009);
塞內加爾:5次;
埃及(含阿拉伯聯合共和國):5次;
突尼斯:3次;
科特迪瓦:2次;
中非:2次;
尼日利亞:1次;
摩洛哥:1次。
歷屆冠軍數據
![]()
歷屆男籃非洲杯冠軍數據
31屆非洲杯,24屆冠軍均以全勝成績奪冠,僅有7屆冠軍各輸過1場。
攻擊力最強:1980年的塞內加爾,場均104.14分;
攻擊力最弱:1997年的塞內加爾,場均67.83分;
防守最好:1962年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場均僅失34.75分;
防守最差:1980年的塞內加爾,場均失分78.14分;
場均凈勝最高:1962年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場均凈勝41.25分;
場均凈勝最低:1987年的中非,場均“僅”凈勝10分。
如果將歷屆冠軍平均,那么場均得81.78分、失59.26分、凈勝22.52分是冠軍的“標準線”。
歷史總勝負榜
![]()
男籃非洲杯歷史勝負榜
勝負榜的排名規則是,依次按照冠軍、亞軍、季軍、勝場進行倒序排列。安哥拉憑借冠軍數量上的巨大優勢排名第一,其勝率也不出意外高居第一。
“玩一把就走”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隊,以14勝0負的成績永載史冊,能否被打破,哪怕只是暫時的,全看后世有沒有像亞洲曾經的中國隊和如今的澳大利亞隊一樣,一旦出手就勢如破竹無人能擋,至少稱雄它3到5屆。
如果將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與埃及隊視為一個主體,那么后者將以5冠6亞6季的成績排在塞內加爾之后位居第三。他們的勝場將突破百場,勝率則以71.14%來到第二,凈勝分則以9.26分回歸正常水平。如此則非洲杯40支球隊僅有2隊歷史場均凈勝分上雙,比之于亞洲杯34支球隊,歷史場均凈勝分上雙的球隊多達5支,可見兩大洲整體水平的均衡程度。
除了“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與亞洲沾親帶故,眼尖的球迷應該還能在第16名的位置上赫然列著“巴勒斯坦”(Palestine),這是一支如假包換的亞洲球隊。當然,這個話題過于復雜,不在本篇的討論之列。
亞非孰高孰低?
看過我上周關于亞洲杯的文章(《亞軍又何妨!這樣的中國隊何憾之有?——一文看懂男籃亞洲杯實力格局》)的球迷,應該很容易發現,安哥拉隊在非洲杯的地位與中國隊在亞洲杯的地位何其相似。兩隊都缺席了早年的若干屆賽事,都一度以多次連冠成為霸主級球隊,也都在近年被新崛起的豪強奪去風頭,甚至差點同時在今年的賽事上重奪王冠。唯一不同的是,中國隊在亞洲需要面對一個巨無霸級的插班生,安哥拉則沒有這種“外患”。
在多數球迷的想象中,籃球奧運會、世界杯遇到非洲球隊,應該都是如送分童子一樣穩拿的。果真如此嗎?
作為兩大洲長期的霸主,中國與安哥拉互為對方在洲際大賽中交手最多的球隊。在奧運會和男籃世界杯上,兩隊共有6場交手,勝負各半(其中奧運會中國2勝1負)。中國隊對非洲球隊13勝6負(其中奧運會5勝1負),安哥拉對亞洲球隊10勝5負(其中奧運會2勝2負),不相上下。
如果按大洲球隊整體統計,亞洲球隊在奧運會上對非洲球隊14勝5負,在世界杯上26勝22負,均占優。當然,以上所述亞洲球隊,均不包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因此可以稍作小結:截至目前,亞洲籃球水平相較于非洲稍稍占據上風。在洲際大賽上碰到非洲球隊,中國隊理應全力爭勝,但萬不可以為對手都是束手就擒的弱旅。
至于兩大洲球隊在洲際大賽上的整體成績,留待將來在世界杯或者奧運會時再分析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