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菲光(002456.SZ)對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在該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高達98.3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3.15%的穩健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智能汽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6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8.19%,在三大主營業務領域中表現極為亮眼,已然成為推動公司發展的新引擎。
![]()
與此同時,公司在研發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研發投入增至7.5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7.71%。這充分凸顯公司以技術驅動發展的戰略決心。據半年度報告,歐菲光在智能手機、智能汽車以及新領域這三大業務板塊均取得了切實且顯著的進展。
智能汽車方面,公司順應行業“域集中”、“域融合”發展趨勢,將公司智能汽車業務劃分為智駕域、車身域、座艙域三大板塊,深度布局智能駕駛、車身電子和智能座艙領域。公司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形成周視系統、自動泊車系統、集成以太網關的車身域控制器等系統級產品定制能力。
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全球電動汽車展望2025》報告,預計到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突破2000萬輛,在新車總銷量中的占比將超過四分之一。專注于電動汽車供應鏈研究與市場洞察的RHO Motion公司,在對今年前七個月的數據進行研究后指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較去年有了顯著增長,同比增幅達27%,車載光學與傳感系統需求持續攀升。
![]()
據行業媒體消息,歐菲光已打入賽力斯、小米、蔚來、小鵬、奇瑞、北汽、理想等多家整車制造廠商供應鏈。
![]()
此外,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智能手機光學升級趨勢仍在延續,多攝、高像素、3D感知等模塊滲透率不斷提升,為相關供應鏈企業帶來長期機會。
智能手機業務仍為公司壓艙石,報告期內實現營收74.37億元。公司持續切入國內主流手機品牌供應鏈,并提供光學屏下指紋和超聲波指紋模組,鞏固了其在中高端模組市場的地位。
![]()
8月19日,歐菲光在接受中信證券、瑞銀證券、花旗環球金融、UG INVESTMENT ADVISERS LTD等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浮動微距模組、潛望式長焦微距模組、芯片級防抖、可變光圈和伸縮式模組等創新產品已實現規模化量產,10倍連續光學變焦技術已完成關鍵技術突破。
在新領域板塊,公司積極開拓無人機、智能門鎖、醫療內窺鏡以及VR/AR等市場。相關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收入11.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73%。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歐菲光已實現多類機器視覺方案以及一次性內窺鏡模組的量產目標,并成功躋身全球知名設備廠商的供應鏈體系。
![]()
歐菲光在財報中強調,公司將持續秉持“量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的研發策略。目前,公司已在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并積極與國內外院校、 科研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 精心構建起全球化創新網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已申請有效專利2128件, 已獲得授權專利1734 件,技術實力得以不斷鞏固與提升。
分析人士認為,歐菲光通過對客戶結構進行調整、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及積極拓展高毛利業務,已逐步化解早前依賴單一客戶所帶來的經營風險。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從2020年的85.59%降至2024年的77.35%,客戶矩陣更趨多元化與均衡化,其中涵蓋華為、小米、大疆、榮耀、賽力斯、吉利、理想、石頭科技等頭部品牌。
摩根士丹利高級分析師在近期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市場正步入高速成長期,相關零部件供應商有望實現量價同步增長。歐菲光作為較早布局車載光學領域的企業,已占據一定的先發優勢。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分享行業發展動態,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