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帝哥想說說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3個女兒的故事。
![]()
何叔衡
1903年,何叔衡的妻子袁少娥生下了一個女兒,家里人對此反應都很冷淡,何叔衡卻滿心歡喜,他為女兒取名“實懿”,希望女兒將來成為女中典范。
1905年,袁少娥又生下了一個女兒,她感到很喪氣。何叔衡卻主動擺酒請客,并為二女兒取名”實山”,希望她做一個實實在在、頂天立地的人。
1908年,袁少娥再次生下一個女兒,至此何叔衡已有3個女兒,卻無一個兒子,舉家上下和親戚本家都慫恿他納妾。面對這種封建傳統的壓力,何叔衡終于忍不住憤怒了,他大聲對前來勸他納妾的人說:“誰說我斷了后?有女就是有后,這個女兒我就叫她‘實嗣’,她就是我家的實際繼承人!”
![]()
何叔衡油畫
何叔衡的大女兒何實懿長大以后,嫁給了一個姓王的忠厚農民。此時何叔衡已經投身革命,何實懿便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家照顧、陪伴著爺爺和母親。1932年夏天,何實懿不慎感染傷寒,一病不起,不久后便不治身亡,年僅29歲。
何實山和何實嗣則在何叔衡的引導下,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何實山曾在寧鄉、湘陰、長沙等地的中共機關工作,并擔任過寧鄉縣委婦女委員、湘東特委婦女部長等職。何實嗣則長期在寧鄉堅持地下斗爭,曾擔任寧鄉縣委青年委員。1937年“七七事變”后,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何實山、何實嗣姐妹被組織安排在后方工作。
1937年底,何實山和丈夫陳剛輾轉來到延安,卻沒有見到日夜思念的父親,他們的心頭掠過一絲不祥的預感。幾天后,何實山和陳剛一起去看望了何叔衡的老友謝覺哉,他們向謝覺哉詢問起父親的情況,謝覺哉卻把身子背了過去,良久后才轉過頭來說:“實山,要挺住,你父親已經不在人世了。他是個好人,是牛一樣的硬漢……”
原來何叔衡早在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長汀轉移途中,面對敵人的包圍壯烈跳崖犧牲,用生命實踐了“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諾言。這個消息對何實山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她大哭了一場,久久不能釋懷……
![]()
何叔衡同志死難處
1940年夏天,何實嗣從重慶來到延安后,才從姐姐口中得知父親早已犧牲,姐妹倆抱頭痛哭了一場。這年重陽節,何實山和何實嗣相約來到寶塔山,采菊為香,將酒酹地,以抒發對父親的無盡哀思……
新中國成立后,何實山長期在四川工作,并在50年代出任四川省監察委員會副書記。何實嗣則在60年代初出任北京市化工研究所所長兼黨支部書記,面對當時的生活困難情況,她盡全力地為同志們提供方便,大到科研設備的購買,小到誰家有人病了,或哪家有剛生的孩子等,她都記掛在心上。何實嗣就像父親何叔衡當年在湘江學校一樣,是一條“老黃牛”。
1966年“運動”爆發后,何實山和何實嗣都受到了沖擊,她們先后接受造反派的批斗,繼而又進黨校、牛棚、接受勞動改造。
對于這些,何實山和何實嗣都能忍受,但讓她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有人竟然對何叔衡的歷史提出疑問。這些人認定何叔衡是跳崖自殺,按照他們機械的判斷,凡是自殺的都是自絕于人民,所以他們不承認何叔衡是烈士。何實嗣聽到這些話后大怒,她決不允許這群少不更事的紅衛兵污辱自己的父親,便理直氣壯地對紅衛兵們說:“毛主席早就作過了結論,你們去問他老人家吧!”
![]()
1976年,“運動”結束,春回大地,何實山和何實嗣歷盡滄桑仍不改初衷,她們把自己的晚年歲月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黨和人民。1977年11月,何實山當選為四川省政協副主席,1978年,她又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何實山一如既往地像老黃牛一樣地工作,為四川人民的富裕安康嘔心瀝血。1990年9月17日,何實山在成都病逝,享年85歲。
何實嗣則于1978年擔任了北京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1984年,她還兼任了北京市參事室副主任。1989年1月,何實嗣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