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丨 課程 丨 熱點 丨 干貨 丨 學員
《〈感動中國〉2024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新聞頻道(CCTV-13)播出。
這是《感動中國》第一次在夏天和大家見面,夏天有一股憋著勁兒往上長的精神,而感動就是一種生命的動力,是我們生活的能量。
讓我們一起感受榜樣的精神,致敬向上的力量!
![]()
2024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名單
![]()
欒恩杰、范振喜、鄭欽文、曲亞波、呂明玉、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沈華忠、李東、龐眾望、李登月
特別致敬:劉老莊連
欒恩杰
![]()
“我們還要有更深遠的目標,中國人的腳步將越走越遠,領導宇宙的新潮流,那一天一定會到來。”
月球探測工程是我國繼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航天之后,第三個標志性的重大航天工程,是我國實現深空探測零突破的起點。作為探月工程規劃制定者和首任總指揮,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每一次奔月之旅,都離不了欒恩杰之名。
回望來路,欒恩杰曾說,航天是個風險性極大的事業,去試驗場幾乎沒有不落淚的時候。成功了高興得落淚,失敗了痛苦得落淚。
不過,對這個賺了他最多眼淚的職業,欒老只拋出真心一句:“這一輩子值了!下輩子我還干航天。”
頒獎辭
從瀚海孤煙到碧空明月,
如今人們把你的名字寫上了星辰,
繞落回三小步,成就了中國探月的一大步,
嫦娥輕盈起舞的背后,
是無數探月人忠誠智慧的脊梁。

寫作關鍵詞
|愛國奉獻、堅守初心、科技強國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愛國奉獻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它能讓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闡釋過渡句:正如魯迅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欒恩杰便是這樣一位中國的脊梁式人物。
舉例句:欒恩杰作為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每一次奔月之旅都離不開他的努力。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航天事業,為我國實現深空探測零突破立下了汗馬功勞。
分析句:他心懷祖國和人民,不計個人得失,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詮釋了愛國奉獻的真諦。正是因為有像他這樣的科學家,我國的航天事業才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總結句:欒恩杰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愛國奉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中,只有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才能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范振喜
![]()
“我25歲的時候,全村的黨員就認準了我。咱們就是憑良心,老百姓是真心對我,我也真心對老百姓。”
25歲那年,范振喜退伍回鄉。那時,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周臺子村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特困村,村集體一無所有,還欠了萬元的外債。
為治窮,范振喜把村里承包出去的鐵礦收歸村集體,哪怕最大的承包人正是自己的二哥。這一年村集體進賬10萬元,有了這第一桶金,周臺子開始了發展,范振喜帶領村民修路架橋,栽果樹擴稻田蓋學校建工廠。
正當全村人干勁十足的時候,那時年僅30歲的范振喜被確診為白血病。范振喜白天工作,晚上輸液,他要與生命賽跑。
如今的周臺子,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他們邊掙錢邊改造,先后投資幾億元,完成了新村建設,年輕人入住新房,7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老年公寓,實現了各有所居老有所依。
頒獎辭
拔窮根,千鈞重擔扛在肩,
抗病魔,一心為公富鄉親,
謀創新,樹立鄉村振興的典范,
一個新時代的農民鐵人,
用40年光陰,
留住青山,壘起金山,無愧于燕山。

寫作關鍵詞:
|責任擔當、無私奉獻、鄉村振興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責任擔當是一種使命,是一種對國家、對人民的高度負責的精神。
闡釋過渡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范振喜深知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和使命,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擔當。
舉例句:25歲的范振喜退伍回鄉,面對貧困的山村,他沒有退縮,而是毅然決然地扛起了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重擔。他把村里承包出去的鐵礦收歸村集體,帶領村民修路架橋、栽果樹、擴稻田、蓋學校、建工廠,即使身患白血病,也依然堅守崗位。
分析句:他一心為公,無私奉獻,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鄉村振興的事業中。他的這種責任擔當,不僅改變了周臺子村的面貌,也贏得了村民的尊敬和愛戴。
總結句:范振喜的事跡告訴我們,責任擔當是一種力量,它能讓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欽文
![]()
“你可以輸或者你可以贏,但是你知道你永遠都不會放棄。”
鄭欽文的網球之路,是一場接一場的翻山越嶺,也是一次又一次與孤獨的正面交鋒,年復一年的高強度訓練和連續征戰。
2020年8月,17歲的鄭欽文正式踏上職業選手的征程,她的起點是世界排名第630位,她以“冠軍收割機”的姿態,橫掃低級別賽事,僅用兩年的時間便躋身世界前50位。
2024年,21歲的鄭欽文連續三天三場鏖戰,奪得中國網球史上首枚奧運會單打項目金牌。
頒獎辭
山海可平,桂冠已攬,
你是進攻的火,升騰的箭,
紅土上的后浪,奧運場的強者。
在路的盡頭出發,
自信沖破壁壘,汗水澆灌夢想,
你用球拍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力量。

寫作關鍵詞:
|拼搏奮斗、永不放棄、為國爭光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拼搏奮斗是實現夢想的必經之路,只有通過不斷的拼搏奮斗,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闡釋過渡句:正如冰心所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鄭欽文的網球之路就是一部拼搏奮斗的歷史。
舉例句:鄭欽文從17歲踏上職業選手的征程,起點是世界排名第630位,但她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僅用兩年時間便躋身世界前50位。2024年,她連續三天三場鏖戰,奪得中國網球史上首枚奧運會單打項目金牌。
分析句:在賽場上,她不畏強敵,敢于拼搏,即使面對困難和壓力,也從不放棄。她用自己的汗水和淚水,詮釋了拼搏奮斗的意義。
總結句:鄭欽文的故事激勵著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有拼搏奮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為國家和人民贏得榮譽。
曲亞波
![]()
“我就是盡我做人的本分,我問心無愧。”
2003年7月,曲亞波的丈夫外出工作遭遇嚴重車禍,兩次開顱手術,雖然撿回一條命,卻不幸成了植物人。那時候,家里不僅有80多歲的太公公、年過六旬的公公和婆婆需要照顧,還有12歲的兒子要撫養。
難以想象的壓力,都扛在了曲亞波一個人的肩頭。白天,她是鄉里民政辦公室的微機員,工作一點都不含糊;晚上,她又成了全能護工,給丈夫翻身喂流食,收拾大小便。
曲亞波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日復一日的堅守。她用肩膀,扛起了生活的千鈞重擔;用歲月,譜寫了孝老愛親的動人篇章。
頒獎辭
要改變命運,就站出來向命運挑戰,
身懷熾愛的女人,
守心中諾言,扛肩上責任,
不離不棄,無怨無悔。
一個人撐起一大家,
生活的重擔,
讓你比世人更懂什么是幸福。

寫作關鍵詞
|孝老愛親、堅守承諾、堅韌不拔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家庭和諧的基石,也是社會穩定的保障。
闡釋過渡句:古人云:“百善孝為先。” 曲亞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美德,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舉例句:2003年,曲亞波的丈夫遭遇嚴重車禍成為植物人,她不僅要照顧80多歲的太公公、年過六旬的公公和婆婆,還要撫養12歲的兒子。白天她是鄉里民政辦公室的微機員,晚上則是全能護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分析句:她沒有被生活的困難打倒,而是堅守著對家庭的承諾,用堅韌不拔的意志面對生活的種種磨難。她的這種孝老愛親的精神,讓人感動不已。
總結句:曲亞波的事跡讓我們明白,孝老愛親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擔當,它不需要我們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只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用實際行動去關心、照顧家人,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愛。
呂明玉
![]()
“我沒有什么大本事,也不會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就想,把這些微弱的光攢起來,總會給別人照亮一點夜路吧。”
呂明玉曾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山東省首例、全國第26例二次捐獻者,用自己滾燙的熱血延續了一個陌生人的生命。
從幫助一個人到幫助更多人,在扶危濟困的路上,呂明玉越走越堅定。作為國網威海供電公司,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隊長,她的幫扶對象遠至青海,她先后幫助8名困難家庭的孩子,走出困境,完成學業。她數年如一日地護送身患殘疾的牛華偉康復就醫,并想方設法幫他跑手續、搭棚子,辦起修理鋪。
十幾年來,呂明玉和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先后600余次為46家敬老院,233個困難家庭送關愛、送健康。
頒獎辭
為陌生人兩次捐獻干細胞,跨越生死,
為鄉親們三年駐守薄弱村,走向富裕,
扶危濟困,熱血不冷。
聚水成川,初心燎原。
你站在時代的前沿,
腳下有泥,手上有力,心中有光。

寫作關鍵詞
|愛心奉獻、樂于助人、志愿服務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愛心奉獻是一種無私的精神,它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闡釋過渡句:“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呂明玉就是一位樂于奉獻愛心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動傳遞著溫暖和力量。
舉例句:呂明玉曾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山東省首例、全國第 26 例二次捐獻者。她還作為國網威海供電公司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隊長,先后幫助 8 名困難家庭的孩子走出困境,完成學業,600 余次為 46 家敬老院、233 個困難家庭送關愛、送健康。
分析句:她從幫助一個人到幫助更多人,在扶危濟困的路上越走越堅定,她的愛心奉獻不僅給他人帶來了希望和幫助,也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總結句:呂明玉的故事告訴我們,愛心奉獻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力量,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保定學院
西部支教群體
![]()
“好好教書育人,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我愿意固守一份寧靜、一份責任,只為了這一雙雙渴望的眼睛。”
25年前,一輛汽車載著15名青年的理想,穿越戈壁,停駐在了沙漠小城。從此,河北保定到新疆且末,這兩個跨越3000多公里的地方,被一群人的青春,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從他們開始,此后二十余載,保定學院近400名畢業生,接力扎根西部各地,其中數十人來到且末教書,在此累計培養9000余名學生。
2024年,又有一批年輕人,告別家鄉,告別父母,踏上西進旅程。“我去教好學生,實現一些我的價值,無論有沒有人看到,有沒有人知道,最起碼我感受到了。”
頒獎辭
曾經在城市的校園里苦讀,
如今到原野的風暴中馳騁,
教育的根鎖住流沙,
年輕的心點燃夢想,
大風刮過山崗,
你們已經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長成一棵大樹。

寫作關鍵詞
|青春奉獻、教育情懷、扎根基層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也是用來奉獻的,把青春奉獻給教育事業,是一種崇高的選擇。
闡釋過渡句:“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西部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舉例句:25年前,15名青年從河北保定來到新疆且末,從此開啟了保定學院畢業生接力扎根西部的征程。近400名畢業生,累計培養9000余名學生,他們在西部的土地上播撒著希望的種子。
分析句:他們放棄了城市的繁華,選擇了扎根基層,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心,為西部的孩子們點亮了夢想的明燈。他們的這種青春奉獻和教育情懷,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總結句: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青春只有在奉獻中才能綻放出絢麗的光彩,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讓自己的青春在為國家和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沈華忠
![]()
“我有事人家也會幫,他有事我也要幫人家,一樣的。”
2024年3月,浙江舟山船老大沈華忠在海上作業時發現16名遇險漁民,他果斷舍棄價值近40萬元的6000多只蟹籠,將16人救上自己的漁船。
這樣的緊急救援,沈華忠經歷了不止一次。2021年9月,沈華忠也曾在海上救起16名遇險船員。那時的他,也毅然把價值近10萬元的蟹籠丟進大海,向事發海域全速駛去。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沈華忠卻兩次上演“舍財救人”。他說,看見有人遇險,施救是漁民的本能。
頒獎辭
一艘大船四面波,東海大洋捕海貨,
碰到南風轉北暴,總有危急難預料。
砍兩刀,拋蟹籠,一心只為救人命。
沈老大,船頂風,鎮浪平濤顯英雄。

寫作關鍵詞
|舍己救人、見義勇為、人性光輝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舍己救人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它體現了人性的光輝和偉大。
闡釋過渡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沈華忠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舍棄自己的利益,挺身而出,拯救了他人的生命。
舉例句:2024年3月,沈華忠在海上作業時發現16名遇險漁民,他果斷舍棄價值近40萬元的6000多只蟹籠,將他們救上漁船。2021年9月,他也曾救起16名遇險船員,同樣舍棄了價值近10萬元的蟹籠。
分析句:他兩次上演 “舍財救人” 的壯舉,展現了他無私無畏、見義勇為的精神品質。在他看來,生命高于一切,這種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讓他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
總結句:沈華忠的事跡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舍己救人的真正含義,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在面對他人的危難時,也能勇敢地伸出援手。
李東
![]()
△李東的父母
“你先爬上車頂,快!”
2024年6月中旬,湖南省多地遭受暴雨災害。出生于1994年的李東,在轉移群眾途中遭遇山洪。
危急時刻,李東先將駕駛位上的同事推擠出了車窗,又將后排的同事拉出前排車窗。轉眼間,湍急的洪水吞噬了車輛,李東失去了逃生的機會。
“你先爬上車頂,快!”是他留下的唯一遺言,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先人后己、舍己為人的絕唱。
頒獎辭
父母的頂梁柱,百姓的主心骨,
長路泥濘,你用腳板丈量民情;
暴雨將至,你為鄉親們撐起傘,
風里來,雨里去,
來時總有好消息,
去時,你帶走了人們的思念。

寫作關鍵詞
|舍己為人、共產黨員的擔當、人民至上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舍己為人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闡釋過渡句:“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這是共產黨員的誓言,李東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這一誓言。
舉例句:2024年6月,湖南省多地遭受暴雨災害,李東在轉移群眾途中遭遇山洪,危急時刻,他先將同事推擠出車窗,自己卻失去了逃生的機會。“你先爬上車頂,快!” 是他留下的唯一遺言。
分析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東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生死關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舍己為人,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使命。
總結句:李東的犧牲是偉大的,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讓我們以他為榜樣,牢記黨的宗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
龐眾望
![]()
“我們這一代人的時代使命,就是科研報國!”
2017年高考,龐眾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績,并獲得清華大學“自強計劃”最高60分的降分錄取資格。
之所以獲得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錄取資格,是由于他特殊的家庭環境,父親是一位精神分裂癥患者,母親下肢殘疾,行動不便。面對家庭的重擔,龐眾望一邊勤于學業,一邊照料家庭。
在生活和求學的路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一直是龐眾望的底氣所在,政府的低保持續為這個家庭兜底,從高中母校到清華大學,學校發放的助學金和自己獲得的獎學金,也讓他不必為生活費用分心。
龐眾望說,剛入學時的自己,想努力改善家人生活。如今,面對時代關鍵節點,若必須在改善家人物質基礎與科研報國間選,他會傾向后者,相信最終能惠及家人、家鄉及更多人。
頒獎辭
背影留給坎坷,笑容交給陽光,
名字里寫著責任,步履中充滿力量,
磨礪過的劍,破繭后的蝶。
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
不辜負媽媽的目光,不辜負時代的期望。

寫作關鍵詞
|自強自立、感恩奮進、科研報國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自強自立是一種寶貴的品質,它能讓人在困境中崛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闡釋過渡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龐眾望面對家庭的重重困難,沒有選擇抱怨和放棄,而是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舉例句:龐眾望的父親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母親下肢殘疾,他一邊勤于學業,一邊照料家庭,2017年高考,他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績,并獲得清華大學 “自強計劃” 最高60分的降分錄取資格。如今,他更是將科研報國作為自己的時代使命。
分析句: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也心懷感恩,立志用自己的所學回報社會、報效國家。他的這種自強自立和感恩奮進的精神,讓人敬佩不已。
總結句:龐眾望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困境,只要我們有自強自立的精神和感恩奮進的心態,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李登月
![]()
“保家衛國,共產黨員就是這么一個氣概!”
李登月老人生于河南滑縣,今年將滿100歲。1942年秋,日軍多次“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村里200多無辜村民被殘忍殺害。1943年1月,19歲的李登月毅然決定,參加八路軍抗日打鬼子。
初上戰場,李登月也會怕到“躲著敵人的射擊”。但在戰火的淬煉中,李登月很快成長為一名真正的鋼鐵戰士。
抗日戰爭結束后,李登月又再度投身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戰場。李登月與妻子曹康年,同為志愿軍第60軍第180師的戰友。
戰火中的愛情,樸素卻充滿默契與堅定。朝鮮停戰后,他們在防空洞頂上拍下了一張結婚照。
國與家,在照片定格的瞬間圓滿。
頒獎辭
目睹過親人們的死難,
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半生披著戰場的硝煙,
一生邁著必勝的步伐,
信腳下的土地,信頭頂的紅星。
新時代,強軍夢圓,盛世如愿,
你還是那個少年!

寫作關鍵詞
|保家衛國、忠誠擔當、革命精神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保家衛國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它體現了一種忠誠擔當的精神。
闡釋過渡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李登月老人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
舉例句:李登月老人19歲參加八路軍抗日打鬼子,此后又投身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戰場。他在戰火中成長,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分析句:他見證了戰爭的殘酷,也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他的忠誠擔當和革命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總結句:李登月老人的事跡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同時也激勵著我們要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特別致敬:劉老莊連
![]()
劉老莊連是誕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英雄連隊。
1943年春,日軍對蘇北淮海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第二營四連,為掩護淮海區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在淮北地區劉老莊一帶與3000多日偽軍展開激戰,拼至彈盡糧絕,全連82人全部壯烈犧牲。
在這次英勇的戰斗之前,連指導員李云鵬,給家人寫過一封家書:
父母親大人,自兒離家已經年余,不知大人身體近來健康否,不知家中生活情形和收成怎樣?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圓,以報此恩。
生命永遠定格在23歲的年輕戰士,與戰友們展示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劉老莊戰斗結束后,在烈士壯舉的感召下,又有82名主動參軍的當地青年,被編入新四軍第七旅,重新組建第四連,并命名為劉老莊連。
從那時起,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劉老莊連精神,融入到連隊一茬茬官兵的心中,新的劉老莊連戰士,從83號到如今的6673號,是82年來,劉老莊連官兵賡續的忠魂血脈。

寫作關鍵詞
|英勇無畏、民族氣節、精神傳承
議論文主體段落:
觀點句:英勇無畏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它能讓人們在面對強敵時,毫不退縮,勇往直前。
闡釋過渡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劉老莊連的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這種民族氣節。
舉例句:1943年春,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第二營四連為掩護淮海區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與3000多日偽軍展開激戰,拼至彈盡糧絕,全連82人全部壯烈犧牲。他們的英勇事跡,成為了永恒的傳奇。
分析句:劉老莊連的戰士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守陣地,寧死不屈,展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和英勇無畏的精神。他們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總結句:劉老莊連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傳承和弘揚這種精神,讓它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期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