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認清范曾面目后,晚年的沈從文再也沒有提到過這個名字。
如何評價范曾的藝術造詣,我個人絲毫不感興趣,也贊同不能以人廢言。但是到了范曾大師這里,我難免會戴上一些有色眼鏡,對于他的作品我是看也不愿意去看的。
年代越特殊,越能夠考驗人性。范曾大師作為受惠于沈從文的人,卻成為寫大字報進攻沈從文最兇的一號。范曾寫道:“(沈從文)頭上長膿包,爛透了。寫黃色小說,開黃色舞會。”一副栽贓陷害的機巧,無所不用其極。
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范曾是看準了沈從文是個君子,并無反撲的可能,這才多次落井下石,施展手段的。這讓沈從文先生無比痛苦,沈先生的精神世界是干凈的邊城,容不下范曾這樣的人。
范曾也畫過一幅屈原像,沈從文指出其在服飾上的錯誤,范曾惱羞成怒道:“你那套過時了,收起你那套。我這是中央批準的,你靠邊吧。”
有趣的是,沈從文早已經作古,像沈先生那樣,愿意幫助別人、靈魂干凈的君子,已經不好找了,遍地可見的,卻是比范曾還范曾之輩。
根據范曾女兒范曉蕙在微博上的聲明,范曾被其妻子徐萌帶離住所后失聯,住所被貼封條,庫房珍品被搬走,部分老員工被辭退,且徐萌曾威脅員工不得外泄消息。
關于范曾大師跟第四任妻子徐萌女士的軼事,真的一點了解的興趣都沒有。無非范曾身邊圍著一群更加“范曾”的人,談不上悲劇,也不涉及到恩怨,這大概是人性的一種體現,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像范曾這樣的“當代大儒”,被徐萌視若珍寶,小心供奉,這沒什么不好。
![]()
![]()
范曾大師自己也說了,徐萌女士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僅鼓勵他藝事長青,更是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做了貢獻。
范曾拿中國文化傳統為自己貼金,只是不知道黃永玉、沈從文,這些他背刺過的大師,會作何感想。
范曾在徐萌女士的曼妙注視之下,大筆揮舞,其中的濃情蜜意,洋洋得意,不足為外人知曉,我個人,卻看到了某種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神韻,只是不知道,在一旁含笑的女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范曾大師,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一個玩弄字畫的,倘無風骨,自然追隨他的,都是附庸風雅和市儈之徒。藝術家本應該保護好自己的人格,不應過度追逐世俗的成功。但是范曾卻太迷戀核心的舞臺。這感覺就像是,他總算混進了某個盛大的晚宴,人家也跟他推杯換盞,但是,范曾卻從未想過,他只是個搞藝術的,并沒有足夠的力量來讓自己的藝術生命“長青”。
于我個人,那些曾經被范曾反目過的作家、藝術家,我會多看他們的作品,而范曾的作品,我卻只愿敬而遠之。這不失為也是一種藝術上的公平。不過對于毫無精神信仰的人,人沒了也就沒了,哪管后人如何評論自己。
范曾的“那套”,不會過時,也不可能過時,正因為如此,范曾被更像“范曾”的人背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