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摩托車品牌,很多人會首先想到日本四大摩托車品牌——本田、鈴木、川崎、雅馬哈,憑借精湛工藝、前沿技術與可靠品質,日系品牌在全球摩托車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根據知名摩托車數據分析公司MotorCycles Data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摩托車銷量同比增長2.7%至618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本田(Honda)是當之無愧的霸主,銷量為1940萬輛,市占率達到31.4%,差不多全球每3輛摩托車中就有1輛是該品牌。
今年5月22日,其全球摩托車累計產量達突破5億輛。這是繼1997年突破1億輛,2008年、2014年、2019年相繼跨越2億、3億、4億輛大關之后的又一里程碑。
![]()
公開資料顯示:本田株式會社(ホンだ會社)成立于1948年9月,總部位于東京,擁有360家關聯公司。旗下設有四大業務:摩托車、汽車、金融服務、動力產品及其他,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廠商、世界十大汽車廠商之一,擁有19.4萬名員工。
摩托車是本田的起家業務,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于1906年出生在濱松市磐田郡光明村一戶窮苦的鐵匠家里,從小就喜歡各種機械的東西,15歲進入東京藝術商會當學徒,這一待就是六年。由于表現出色,在藝術商會會長榊原郁三的資助下,他回到家鄉開了一家汽修分店,并成功賺到第一桶金。
![]()
戰后的日本能源供給嚴重不足,許多人改騎自行車出行,但崎嶇不平的山路讓人苦不堪言,更無法負擔貨運需求,人們迫切需要一種簡便效率又高的交通工具。本田宗一郎敏銳地嗅到商機,購買大量小型發電機,并將其改裝為輔助設備安裝在自行車上。
這種“電動自行車”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于是他再接再厲,成功研制出50毫升雙缸“A型自行車專用輔助發動機”(又稱第一號試作發動機),這是首次以Honda命名的產品,為日后批量生產摩托車打下堅實基礎。
![]()
1948年,本田宗一郎正式創立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次年推出首款量產摩托車 Dream D-Type,正式打上本田著名的HONDA鷹翼圖形商標。進入50年代,本田陸續推出Dream E、Cub F、Benly J、超級幼獸(Super Cub)C100等車型,并開啟摩托車出口業務,擴大業務規模。另一方面,還通過參加曼島TT摩托車大賽等世界級賽事,不斷提升知名度。
到了50年代末,本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摩托車制造商。往后發展,“超級摩托車”CB750、CB750Four、GL1000“金翼”(Gold Wing)、XRV650非洲雙缸(Africa Twin)、“火刃”(Fireblade)等車型上市銷售,形成覆蓋通勤、運動、越野全場景的車型矩陣。
![]()
1963年,本田走出日本,在比利時設立首個海外生產基地。秉承“本土化生產”核心理念,如今本田在23個國家和地區設有37個生產基地,年產能超過2000萬輛。在東南亞推出省油耐用的Super Cub,在印度打造踏板車Activa,在北美市場推出豪華旅行車金翼,這種因地制宜的產品策略,配合遍布全球的3萬多家經銷網點,讓本田無往而不利。
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本田實現營業收入21.69萬億日元,同比增長6.2%;凈利潤8358億日元,同比下滑24.5%。其中,摩托車業務收入為3.6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75億元),同比增長12.6%,營業利潤6634億日元,同比增長18.3%,是汽車業務(2438億日元)的2.5倍,占比高達54.3%,是集團最掙錢的業務板塊。營業利潤率高達18.3%,相比之下,汽車業務僅有1.7%。
![]()
上世紀80年代,本田和重慶嘉陵合作,拉開了在華經營的序幕,推出的嘉陵JH70(原型是本田BENLY CD50)“聞到汽油味就能跑”,備受消費者青睞。1992年開始在中國生產摩托車,擁有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兩家摩托車合資企業,去年燃油摩托車銷量分別排在中國市場第五、第九位。
為了提升整體市場競爭力,從2025年開始兩家合資企業停止共售模式,各自獨立運營,未來將不再銷售相同車型。PCX160、LEAD125、Zoomer E為五本銷售車型,CROSS CUB(本田幼獸)、DAX e、CUB E(電動版幼獸)為新本銷售車型。
印度作為全球最大的摩托車市場,也是本田重點布局的市場。第5億輛摩托車就是在位于古吉拉特邦的印度第四工廠下線的。與此同時,公司宣布將投資約92億盧比(約合人民幣7.5億元)建立新生產線,每年增產65萬輛摩托車,預計2027年投產。屆時年產能將達到261萬輛,成為本田全球最大摩托車廠。到2027年,本田在印度的摩托車整體年產能有望達到700萬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