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個月我剛剛連著去了兩個國家——馬來西亞和越南。一聽我說要去東南亞,有朋友馬上跟我開玩笑:“喂,去那邊別亂‘媾女’啊,小心被下降頭!”說笑歸說笑,那究竟東南亞人是不是真的會“下降頭”呢?
這對于現在年輕的觀眾可能有點陌生,但在東南亞的華人圈子里面,卻是一個流傳了幾百年的恐怖傳說……
▲點擊收看視頻
在解釋什么是“下降頭”之前,先給你講個我小時候,從街坊老人家那里聽回來的故事。
據說二戰前,有個廣州商人去泰國做生意。他在國內有老婆孩子,可一個人在外面,難免寂寞難耐。結果認識了一個年輕漂亮的泰國姑娘,倆人一來二去,干柴烈火一下“撻著”,最后同居一起了。
![]()
有一天,廣州傳來信件——商人的父親去世,他得馬上回家料理后事繼承遺產。這個泰國姑娘一聽怕了,怕他一走就不回,于是就偷偷在他的飯菜里做了點手腳,并要他發誓三年內一定要回來娶自己,否則會有報應。
![]()
但是這個商人回廣州之后,在泰國“包二奶”的事很快被原配知道了,那當然不可能再讓他回去。再加上后來抗戰爆發,交通斷了,結果三年一下子就過去了。與泰國姑娘的三年之約一過,商人突然開始莫名其妙地生病,肚子痛得厲害,醫生怎么看都治不好。
他這才想起泰國姑娘那句警告,他的原配太太就去三元宮請懂茅山的道長幫忙。道長一看,說是中了“人降”。于是,先給他作法,然后煮了一碗藥給他喝——結果一喝下去,居然吐出幾條小蛇!
![]()
你想想,這畫面嚇不嚇人?我小時候第一次聽到,整個人頭皮發麻!最怕就是老媽煲些奇奇怪怪的藥材老火湯,喝一口都怕吐蛇出來……說回這個廣州商人,雖然最后他人救回來了,但是從此以后,他再也沒去過泰國,而乖乖地留在廣州,和原配過完下半輩子。
像這樣類似的故事,在老一輩在東南亞有親戚的省港澳人士之中,就傳聞得特別多。細節有出入,但總體大同小異,真不真不知道,但大家提起“下降頭”,都是神神秘秘的。
![]()
▲圖源網絡
其實,從人類學和民俗學來看,“下降頭”并不是一種特定的法術,而是華人對東南亞各種民間巫術的統稱。
在馬來西亞、印尼,巫師叫Bomoh 或 Dukun,擅長催眠、下咒、招財、情降;在泰國的法術就更多更著名了,有佛牌、古曼童、尸油燈、情降……這些已經成為“降頭”的代名詞;而柬埔寨的巫師就擅長草藥與咒語結合,俗稱“高棉巫術”。
至于越南,我問了當地人,他們說:bùa ng?i 是統稱;ng?i yêu 是愛情咒,bùa mê 是迷魂咒,tà thu?t 就是黑法術。
![]()
▲Dukun,圖源網絡
所以,“降頭”這個詞,其實像是一個“法術大合集”。最常被提起的大概有三種:
第一種是愛情降——最經典的,就是往飯菜里放自己氣味的東西,吃了之后就死心塌地。第二種是破財降——比如在你店門口埋骨頭、撒符紙,搞得你生意慘淡。第三種是害人降——最狠的,吃了之后失眠、噩夢、精神崩潰,感覺整個人被“遠程操控”。
![]()
▲情降,圖源網絡
為什么“降頭”這種傳說,偏偏在華人圈特別流行呢?很大一個原因,是它正好套中了我們文化里的恐懼與想象。
你想想,在東南亞,華人與當地人婚戀其實很普遍。但在一些傳統觀念重的家庭里,如果兒子忽然迷上了一個“外族女子”,甚至還愿意把錢、把家產都給人家,家里人第一時間怎么想? “肯定是被下降頭啦!”
![]()
▲電影《降頭》,圖源網絡
同樣的,生意突然失敗了,夫妻突然反目了,很多人第一反應不是查財報,不是溝通感情,而是說一句: “是不是有人搞鬼?”
而將這套想象,最成功地“可視化”的,是香港電影。七八十年代開始,港片把“南洋邪術”拍得又生猛又驚悚,各種情降、尸油、蛇蟲、人偶輪番上陣,一次看完終身難忘。
![]()
▲圖源網絡
從傳播學角度看,港片其實提供了一個“敘事模板”:異鄉、誘惑、越界、報應、反噬。一出感情糾紛、一樁生意失敗,只要套上這個模板——故事馬上就戲劇化了。而“講降頭”,比講現實,更過癮,更有畫面,也更容易傳播。
更不用說,還有倪匡的加持。他在《衛斯理》系列小說里面寫過蠱術、降頭,在電影里也做過編劇,把“神秘想象”從文字世界搬到了大銀幕。于是,“降頭”這個本來藏在異國傳說里的東西,慢慢從民間迷信,變成了我們一整個大眾文化記憶的一部分。
![]()
▲倪匡,圖源網絡
那回到現實,下降頭是真的嗎?我覺得大部分時候,都是心理作用。你一旦覺得自己被下了降,各種不順心的事都會被你歸結成“證據”,越想越怕,最后真的把自己嚇出毛病。
當然,也確實有人利用“降頭”騙錢,甚至勒索、恐嚇。還有學者懷疑,早些年的一些“下降頭”,可能根本不是法術,而是有人在食物里長期下慢性毒。等人身體吃壞了、精神恍惚了,外人就覺得他是中了邪。而現代醫學檢查出來,大概就是重金屬或者毒草中毒。例如云南一帶的有毒蘑菇,吃完后就很容易產生幻覺。
![]()
▲新聞報道
所以啊,身體不舒服,先去醫院;碰到人拿“降頭”來威脅你,報警就對了。再順便說一句,最近在粵港澳一些年輕人中,流行戴所謂的“泰國骨牌”,說可以催運招財。還有更極端的,去“養鬼仔”想對付競爭對手。
其實很多所謂的“骨牌”,根本不是泰國高僧的骨頭,是從義烏批發過去,包裝一下就變“圣物”。就算真的是高僧遺骨,這也不是佛教鼓勵的,佛教講的是修心行善,不是靠這些東西來求富貴。
![]()
▲泰國佛牌,圖源網絡
至于“養鬼仔”就更是邪術了。我自己一點都不信,反而覺得這樣的人容易把自己搞得神經質,最后出心理問題。
其實,全世界都有這種神秘主義的想象。中國西南有“蠱術”,香港有打小人,日本平安時代流行“丑時參拜”,半夜去神社釘草人;韓國有“纏緣”“斬緣”的巫術;阿拉伯世界有“邪眼”;歐洲中世紀有女巫、詛咒……到今天,塔羅牌、愛情藥水這些東西還有戀愛腦的人趨之若驁。
![]()
▲打小人,圖源網絡
所以啊,下降頭聽起來玄乎其玄,其實反映的是人對感情、財富、命運的不安。那你有沒有聽過類似“下降頭”的故事?你信不信?歡迎留言告訴我!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