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的汽車銷量淡季,7月份,我國乘用車市場完成總銷量259.3萬輛,環比下滑10.7%,考慮到高息高反政策的叫停以及部分地區補貼的退坡,這樣的銷量表現基本上也算是符合市場預期。
不過,在這樣競爭激烈的市場,各車型的銷量表現卻有著不小的區別,比如在豪華中型SUV市場,奔馳GLC、奧迪Q5L以及寶馬X3的月銷量齊齊跌破了8500輛,其中奧迪Q5L環比下滑了35.2%,奔馳GLC下滑了40%,只有寶馬X3因為前期基數過低,銷量環比6月份小幅增長了11.9%。
事實上,奔馳GLC、奧迪Q5L、寶馬X3三款車型月銷量無一破萬并不常見,數據不會騙人,2023年/2024年這樣的情景只出現了一次,時間來到今年,這樣的情況已經是第二次復現,而且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三款車型銷量均不足8500輛尚屬首次!這背后發生了什么?豪華品牌汽車市場難道真的要變天了?今兒個咱們就來說道說道。
![]()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這樣一件事兒,那便是雖然奔馳GLC、奧迪Q5L、寶馬X3的銷量相比以往出現了大幅的下滑,但事實上35萬元以上高端SUV市場的整體銷量相比以往反倒是增長的。
7月份,問界M8/M9分別賣出了21564輛和10098輛,成為這一細分市場僅有的兩款月銷破萬的車型,此外,新上市不久的領克900以及理想L7的月銷量也都超過了6000輛,在這之后還有理想L9、蔚來ES6以及理想L8的銷量也都超過了3000輛。
![]()
看到這里不難發現,如今高端SUV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然悄悄地發生了改變,以問界、理想、蔚來為代表的國產新能源汽車憑借著在智能端以及性價比方面的優勢正在逐漸成為市場的寵兒,而面對著銷量和利潤的雙重下滑,甚至已經有部分傳統“BBA”的經銷們“反水”賣起了新能源汽車。
其實,除了被新能源汽車搶走了市場之外,奔馳GLC、奧迪Q5L、寶馬X3本身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價格虛高
作為一線豪華品牌,奔馳GLC、奧迪Q5L與寶馬X3除了有著穩定的銷量輸出外,其單車均價同樣讓一眾二線品牌望塵莫及。
![]()
不過,一場持續了近3年的價格戰讓消費者對于豪華品牌汽車市場有了更清醒的認知,以當下的市場為例,捷豹XFL的起售價格已經來到了24萬元以下,同樣都是中型SUV的沃爾沃XC60起售價格也跌破了22萬元,反觀奔馳GLC、奧迪Q5L與寶馬X3的銷售均價還都停留在30萬元以上(奔馳GLC超過35萬元),價格要貴出不少。
此外,與同價位國產新能源SUV相比,奔馳GLC、奧迪Q5L與寶馬X3在動力、尺寸、配置甚至底盤懸架方面也都沒有太多優勢可言,很多消費者在心中已經為這三款車型打上了“價格虛高”的標簽。
缺點明顯
除了賣的貴,三款車型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首當其沖的便是智能化已經跟不上時代,車機界面的UI布局與功能對比國產新能源汽車有著較大的差距,對于年輕消費者而言會少了不少的吸引力。
![]()
另外,寶馬X3外觀/內飾“殺馬特”的造型、奧迪Q5L后排座椅靠背偏直、奔馳GLC懸架調校偏硬等問題也影響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品牌信仰退坡
一直以來,豪華品牌之所以受追捧,除了它能夠提供更舒適豪華的體驗外,附帶的社交屬性也是普通品牌所不具備的。
![]()
不過,隨著年輕消費者逐漸成長為車市消費主力,這一群體對于傳統豪華品牌不再有信仰,換而言之,當下正是一個汽車品牌重新解構的時代,奔馳、寶馬品牌力的崩塌,帶來的是問界、蔚來、理想等車企迅速上位,如今消費者在購車時會更加看重實際的需求,品牌已經不再是消費者買車的決定性因素。
寫在最后:兩年前,如果說國產新能源汽車能夠挑戰“BBA”,彼時收獲的嘲諷肯定遠遠多于支持,如今這一切正在實實在在的上演著,當然,憑借著百年造車的底蘊,指望奔馳、寶馬與奧迪在國內市場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并不現實,但從終端售價以及每月的銷量走勢來看,豪華品牌汽車市場早已經變天了!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