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須眉”,全世界范圍內杰出的女性有很多,她們所取得的成績一點都不比男人差。
在這些優秀的女強人當中,來自中國的祝學軍名聲不顯,但卻最讓美國人膽寒。
因為在美國人眼中,她最值錢、最危險、最可怕,是比核彈還要恐怖的存在。
祝學軍到底做了什么?為什么美國人要如此忌憚于她呢?
![]()
一、被認為“混學歷”的女科學家
祝學軍1962年冬天出生于遼寧沈陽,因為一些特殊原因,7歲的時候跟著父母下鄉來到遼中大平原度過了6年的童年時光。
1980年,18歲的祝學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國防科技大學自動控制專業。
當時擔任國防科大自動控制系主任的,是我國導彈和航天領域的權威專家錢學森。
就這樣祝學軍成為了錢學森的弟子。
![]()
導彈的研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跟其相關的專業學習起來特別難。
但這對從小就是學霸的祝學軍來說并沒有多大的挑戰,大學四年她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
大學畢業后祝學軍沒有著急著去工作,而是繼續進入航天工業部攻讀碩士學位。
1987年25歲的祝學軍拿到了航天工業部第一研究院“火箭總體設計”專業碩士學位,被分配到總體部搞火箭研究。
說實話一開始并沒有任何人看好祝學軍,因為火箭的研究又苦又累,一般的女性根本就堅持不住。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在發射窗口期,加班加點,沒日沒夜工作都司空見慣;要隨時應對突發問題,神經高度緊繃,作息極不規律;要經常在噪音巨大、存在潛在危險的環境下工作。這對女性的健康來說無疑存在巨大的隱患。
因此,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并沒有女性科學家。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行業對女性有多么的不友好。
23位兩彈一星元勛
![]()
所以起初單位里的同事都認為祝學軍是來混資歷,蹭職稱的,都不把她當回事。
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讓別人對你重視,你就一定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來。
這一點祝學軍非常清楚,因此她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火箭研究上,沒日沒夜的計算著各種數據。
祝學軍的刻苦讓丈夫楊建民看的非常心痛,好幾次想要勸她悠著點,慢慢來。
但作為從大學開始就相識相愛,現如今又被分配到同一單位的枕邊人,楊建民對妻子的脾氣了如指掌。
考慮再三,最終楊建民還是放棄了勸說的打算,一心一意給妻子做好生活方面的保障。
![]()
丈夫的全力支持讓祝學軍省掉了很多麻煩,在火箭彈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當祝學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來的時候,曾經不看好的人都傻眼了。
此時大家才驚訝的發現,這個看上去溫文爾雅的女子竟然一直都在玩真的,而且還鼓搗出了讓他們汗顏的成果。
就在同事們摘掉有色眼鏡,準備改變看法的時候,祝學軍卻再次做了一個大膽的研究決定。
這讓剛對祝學軍生出一絲佩服的其他研究人員忍不住搖頭嘆息,覺得她有些太不自量力了。
要知道這個研究課題只是錢學森院士的一個推測,連技術領先全球的美國人都沒有真正攻克。
才工作幾年的祝學軍又怎么可能會在這個領域研究出成果呢?
![]()
二、錢老最得意的學生
上世紀四十年代,錢學森院士就提出了一種新型導彈彈道的設想,它便是大名鼎鼎的“助推-滑翔式彈道”理論。
相較于傳統的彈道研究,這個新理念將彈道導彈和飛航導彈的軌跡合二為一,利用大氣升力進行滑翔增程,使之兼具了彈道導彈的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以及飛航式導彈的高靈活性等特點。
毫不夸張的說,這個彈道理論的出現讓導彈的威脅性連翻了數倍。
只可惜“助推-滑翔式彈道”的研究要求太高,一直都處于理論狀態,就算是錢老本人也沒有將其應用到我國的導彈事業中。
![]()
作為錢老最為器重的學生,祝學軍非常清楚這個理論的實現對中國導彈的發展意味著什么。
所以她才會義無反顧的投入到“錢學森彈道”的研究領域中。
作為當年遼寧市的理科狀元,祝學軍在數學上的天賦非常高,別人要算好半天的數據她腦海中過一遍就可以得出答案。
但“錢學森彈道”的研究過程中需要計算的數據太多太多,光靠腦力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美國在導彈方面的實力之所以領先于全世界,就是因為他們有發達的計算機技術,可以讓數據的計算變得快捷而準確。
祝學軍也想要擁有一臺計算機,只可惜當時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后,全國都找不出幾臺像樣的計算機來。
![]()
這種情況下祝學軍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在紙上一點一點的計算。
由于工作量太大,祝學軍的辦公室里面堆滿了各種驗算過的稿紙,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找不出來。
每天下班的時候,從紙堆里面站起來的祝學軍腰酸背痛,必須活動好半天才能夠讓身體好受一些。
除了身上的酸痛,長時間高強度的計算還讓祝學軍的神經時刻處在緊繃的狀態,引起了嚴重的偏頭疼。
但這些祝學軍從來都沒有在乎過,就算身體再不舒服,她都會準時準點的出現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
祝學軍之所以如此的拼命,一來是因為東風導彈的射程直接關系到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二來是因為她的恩師錢老的年紀越來越大,祝學軍想要替老師分擔壓力,盡快將理論變成現實。
但世間事很多時候都不能盡如人意。
就算祝學軍已經非常非常努力,但2009年10月31日錢老去世的時候,她還是沒有能夠攻破最終的難關。
![]()
讓老師帶著遺憾離開一直都是祝學軍心中的一個結。
為了能夠把這個心結徹底打開,祝學軍更加拼命了,她發誓一定要在美國之前讓老師的彈道理論實現。
科研方面的攻關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更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
祝學軍的決心很大,但40多歲的她真的能夠完成錢老一輩子都沒有完成的壯舉嗎?
![]()
三、讓東風17“打水漂”變成現實
2011年,美國為首的北約同盟國突然召開緊急軍事會議,研究調整自己的導彈攔截系統。
這些國家之所以如此的大動干戈,都因為一個49歲的中國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祝學軍。
她在這一年的時候終于攻克了所有的技術難關,讓“錢學森彈道”的理論在東風17導彈上變成了現實。
和之前的東風導彈相比,應用了新技術的東風17不但速度快,精度高,而且還具有很強的隱身能力。
最為可怕的是,東風17導彈一經發射,其軌跡就好像打水漂的石子一樣,完全無跡可尋。
![]()
就算是美國最先進的導彈攔截系統,對上東風17也只能抓瞎,沒有任何有效的應對辦法。
這意味著我國不但可以直接攻擊并掀翻太平洋上的美國超級航母,而且只要我們愿意,東風17可以對美國的本土造成強大威脅。
對習慣了霸權和威脅他國的美國人來說,這種頭頂上懸著一把劍的感覺真的很不好受。
美國人也想要做出必要的反制措施,但缺乏核心技術的他們研究了許久,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當年為了限制錢老回國美國人無所不用其極,硬是軟禁了錢老整整五年。
祝學軍讓東風17實現了“打水漂”功能后,美國人也想要故技重施。
但時過境遷,中國早已不是西方列強可以拿捏的了。
![]()
這種情況下美國人只能不斷地調高祝學軍的威脅系數,除此之外他們一點別的辦法都沒有。
在西方媒體的口中,祝學軍是地球上最危險、最恐怖的女人,可怕程度甚至要超過核彈。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這種詆毀祝學軍甘之如飴。
因為她知道西方國家越是抹黑她,就越意味著他們有多么畏懼東風17的威力。
![]()
祝學軍的付出國家一直都看在眼中,2017年航天部給祝學軍頒發了“年度航天功勛獎”,并授予了她100萬人民幣的獎金。
2019年,經國務院批準,57歲的祝學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1年8月,首屆航天功勛榮譽稱號的獲得者當中,再次出現了祝學軍的身影。
“我們做的工作不是為了個人得失,而是為了國家利益,既然是國家的事,那就一定要辦成。”
這是祝學軍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她一直身體力行所奮斗的終極目標。
![]()
結語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正義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當年錢老研發出東風導彈,讓中國在面對威脅的時候擁有了反擊的力量。
2011年祝學軍實現錢老的理論,讓中國在被動防守的基礎上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
為了讓華夏的脊梁永遠筆直,一代代導彈人薪火相傳,從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因為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今天絢爛多彩的“中國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