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國軍中將王敬久,是解放戰爭中個奇特的存在。
中野、華野都曾將他的部隊包圍痛殲,可這位從北伐功臣走到兵團司令的將領,卻總能在絕境中脫身。
孟良崮、龍鳳、羊山集三戰,他屢敗屢戰又屢逃屢存,成了共軍將領眼中最難逮的對手。
![]()
王敬久的軍事生涯起點挺高,北伐戰爭中他在顧祝同的第三師擔任團長。
當時的戰報記載,他親率一個營突破北洋軍防線,在城頭激戰三小時,為后續部隊打開通道。
這場戰役讓王敬久在黃埔一期生中嶄露頭角,蔣介石在日記里稱贊他勇略兼備。
抗戰時期,王敬久的表現依舊十分突出。
淞滬會戰他任第71軍軍長,率部在羅店與日軍反復拉鋸,部隊傷亡過半時他親自到前線督戰,在戰壕里堅守七天七夜,直到接到撤退命令。
![]()
上高會戰他同樣指揮預九師等部隊側擊日軍,配合主力收復上高縣城,此戰被日軍稱為錦江會戰,是抗戰中正面戰場的一次典型勝利。
那時候的王敬久還沒有后來的逃兵名聲,他熟悉攻防戰術,尤其擅長利用地形組織防御。
他看地圖時會用紅筆標出每一處機槍陣地,連手榴彈投擲的距離都計算得清清楚楚,這讓王敬久在抗戰中多次擊退日軍進攻。
但到了解放戰爭初期,轉折出現了,王敬久開始與解放軍交手,在龍鳳戰役他吃了粟裕將軍的虧,被粟裕的華野部隊牽著鼻子走。
邱清泉的第五軍裝備精良,開始抱怨王敬久指揮混亂,朝令夕改,干脆和胡璉私下協調行動,把兵團司令部晾在一邊。
![]()
這場戰役國軍雖未大敗,卻讓王敬久的指揮權威大打折扣。
解放大軍打過來了,蔣介石命令王敬久去攔截,可他壓根不愿接手這差事。
王敬久的抵觸并非沒有來由,蔣介石撥給他的都是臨時湊起的雜牌軍,和王敬久向來不睦,種種因素交織下,他對這場戰役的態度也變得敷衍起來。
羊山集地處魯西南丘陵,周邊分布著十個大小山頭。
宋瑞珂率部入駐后曾提議,讓王敬久派部隊控制周邊高地,王敬久卻擺了個綿延五十里的陣型,嘴上說是靈活應敵,實則是不愿與這些部隊協同作戰。
![]()
更荒唐的是,王敬久在戰役期間只去羊山集視察過一次,結果自然是解放軍攻克羊山集。
王敬久在金鄉聽到炮聲漸稀,立刻帶著指揮部人員乘卡車向西突圍,等劉伯承的部隊趕到金鄉,只繳獲了他沒來得及帶走的地圖和文件。
王敬久能多次從解放軍手里逃走并非偶然,他對國軍的派系規則摸得很透 ——只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盤,打再多敗仗也能找到退路。
早在孟良崮戰役時他就展現過這種精明。
當時華野圍攻整編74師,蔣介石嚴令王敬久增援,他卻按兵不動,理由是防止共軍打援,結果張靈甫戰死,他反而因保存實力受到顧祝同庇護。
![]()
![]()
這種保命哲學在國軍高級將領中并不少見,但王敬久的怪在于,他既能在關鍵時刻棄部而逃,又能在戰前表現出一定的軍事眼光。
羊山集戰役前,王敬久曾預判劉鄧大軍可能南下,建議蔣介石加強隴海線防御,可惜沒被采納。
看起來,王司令官不是完全不懂打仗,就是不想擔責任。
抗戰勝利后,國軍將領普遍忙于斂財,王敬久在南京、上海置辦了多處房產,甚至把部隊的汽油倒賣牟利。
部下說,他開會時經常走神,盤算著如何把軍餉換成金條,這種狀態下,自然無法應對解放軍靈活的戰術。
![]()
1948 年,王敬久被調離一線,改任南京衛戍副總司令。
這個閑職讓他徹底脫離了戰場,南京解放前夕,王敬久帶著家眷去了臺灣,從此淡出軍政舞臺。
劉伯承在戰后總結羊山集戰役時說王敬久的部隊不弱,就是指揮官沒心思打仗,粟裕也在日記里提到:
此人狡猾有余,魄力不足,若遇硬仗,必先自保。
王敬久的一生,像一面鏡子照出國民黨軍的致命缺陷,
他北伐時的勇猛、抗戰時的堅韌,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蕩然無存,只剩下派系算計和保命本能。
![]()
這種轉變并非個人品質的突然墮落,而是國軍體制的必然結果, 一個靠派系維系、而非靠能力晉升的體系,最終只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王敬久式的將領。
王敬久的墓碑上只刻著 “陸軍中將” 四個字,沒有任何戰功記載。
這個曾經讓兩位開國元帥多次費心圍捕的將領,最終在歷史的角落被淡忘。
參考資料:
《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 —— 戡亂》(臺灣 “國防部” 史政編譯局,1989 年)
《魯西南戰役資料選》(山東省檔案館編,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 年)
《王敬久回憶錄》(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年)
《劉伯承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1992 年)
《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 年)
《國民黨高級將領列傳》(解放軍出版社,1989 年)
《顧祝同傳》(江南著,臺灣遠景出版公司,1984 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