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趙翼鵬 長沙報道
“豎著”發生的事情,總在人意料之外。
首富之女為愛下嫁卻屢遭丈夫誤會報復、青梅竹馬歷經相思煎熬后終在命運安排下相逢、英俊王爺意外失聲后情陷邊疆啞女……
而策劃拍攝這一切的秦九網絡總導演李松旭,卻是一副格外青春的模樣。他所在的這家湖南湘江新區的短劇公司,目前出品短劇的覆蓋人次與累計充值都已超過10億。又一次“意料之外”,但這次不是發生在“豎著”的手機屏幕里。
![]()
李松旭執導的《相思恰相逢》,上線后首期便在平臺收獲超10萬點贊。
秦九網絡的雙10億,最終都成為去年中國短劇行業超500億規模中的一部分,而同期中國電影總票房則為425億。在長沙,與秦九網絡一江之隔的馬欄山,以橫屏聞名的“影視湘軍”也在向“豎”走,位于其中的馬欄山微短劇智能譯制中心預計今年將產出超10000部次高質量微短劇翻譯作品。
當看客的選擇被風口定義“由橫到豎”,長沙“全都要”的那面,又一次顯露出來。
燎原之火起于青萍
最近不少人沉迷用“經濟上行期”懷念走過的繁榮時代。對于繁榮時代的到來,《激蕩四十年》一書里給出過三個條件,被置于首的,是需要一片亟待燃燒的“草原”。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草原”之一,便是風馳電掣般更迭的視頻形態。
幾年前,人們還難以想象打開手機會因形形色色的“微短劇”而駐足,這些手機豎屏里節奏短平快的“小劇場”情節跌宕起伏,與人們當下快節奏、碎片化的視聽消費需求達成契合。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不僅首超電影票房,2025年預計達到634.3億元。截至今年6月,全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6.96億,占網民總數近7成,各網絡平臺均紛紛接入微短劇。
目睹小屏幕將大熒幕按在地上“摩擦”的看客們紛紛入局,都想分塊蛋糕的餐桌上,長沙各區縣與園區已率先起筷。
望城區在今年5月宣布將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短劇拍攝影視基地,“銅官窯豎店影視基地”項目一期將打造室內拍攝場景超300個,室外拍攝場景超200個,那句“橫屏有橫店,豎屏有豎店”已在長沙成為現實。
![]()
望城區銅官窯豎店影視基地項目效果圖。
天心經開區則納入“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試驗區”整體規劃,從劇本創作到拍攝制作,到發行推廣,再到數據資產交易,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正在成型。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在去年底舉行一系列微短劇產業招商引資及推介活動,用一系列“組合拳”在發展微短劇產業方面集聚各方力量。不久前,園區中經營短劇出海業務的佼佼者眾笑文化,其出品的《Trapped in the Billionaire's Golden Cage》上線首周便斬獲10億次播放量,躋身全球周榜前三。
省級層面上,湖南也不遺余力地提供著支持。
7月24日,湖南省微短劇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長沙舉行,8道政策“硬菜”被端上,將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企業等給予資金扶持,包括對重要宣傳節點規劃重點選題創作的特別項目,給予作品制作方最高50萬元資金扶持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推進會由省相關部門主辦、主管領導出席,如此規格,在微短劇行業內并不多見,足見湖南對微短劇產業的重視。
內容添柴,燒旺精品烈焰
“草原”意味著開拓的機遇,也意味著落入陷阱的隱患。
作為離微短劇更近的一群人,從業者們早已察覺到行業的悄然轉身,尋求更性感的增長曲線與更豐厚的流量回報的目標依然沒變,變了的是對成品有了更高要求。
“我始終不同意‘劣幣驅逐良幣’的說法,我認為精品是能被觀眾賞識的,讓‘良幣驅逐劣幣’成為一個正向循環,只要我們每個環節都用心去做。”李松旭說。
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微短劇的討論始終夾雜著“狗血流量”與低俗擦邊的質疑。劇本,則是成就精品微短劇時必不可少的“燃料”,而以傳媒發家的長沙企業有著天然“彈藥庫”。
“當時有同行用拍攝短視頻的形式為小說引流,用戶反饋說‘全拍出來多好!’這直接催生了豎屏短劇形態。”秦九網絡相關負責人回憶,發現用戶需求后,以網絡文學起家的秦九網絡果斷組建劇組,將多年積累的小說IP轉化為短劇,一經推出就收到了觀眾的熱烈支持。
![]()
以陳樹湘烈士故事為背景創作的文旅短劇《冬青樹上果猶紅》。
新劇本外,從業者們也對經典劇本二創的微短劇表現出濃厚興趣。
2025年2月公布的全國重點網絡微短劇規劃備案通過劇目信息顯示,由知名電視劇《還珠格格》改編的微短劇《還珠》便名列其中,該劇的制作方同樣是來自長沙的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當然,“燃料”不止于此,還有場地、資金、技術等等。
“最近要拍一部民國戲,這幾天我們會去到靖港拍。”看著塞滿的排班表,李松旭說,專業場地一定是方便很多,我們外出拍攝時在非封閉場地遇到的各種苦惱太多了。
李松旭最新的朋友圈,是一條關于天心經開區支持微短劇發展的新聞,最新落地在那的“藍風微短劇基地”,正是他以后想去試試的“專業場地”。
![]()
位于天心經開區的“藍風微短劇基地”。
這個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拍攝基地,年計劃拍攝3000部微短劇,規劃設計的78個實景場景,號稱全面覆蓋現代題材微短劇的所有拍攝需求。
“場地費應該不會太貴吧?”李松旭笑著說。
他的擔憂并未成真。
“對比橫店和鄭州相關基地,來我們基地拍攝的劇組可以減少30%左右的場地成本支出。”湖南藍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宋秀芬說。
后浪奔涌,人才即武器
競爭就會帶來勝負。
當微短劇競爭走向壓力測試的階段,企業的承壓力與新鮮感保持著正相關,幾乎沒有秘密的這里,大家都心照不宣:人才仍然是最趁手的“武器”之一。
“光是我們公司的簽約演員,就有上百位,都很年輕,有一些我自己都不認識。”1996年的李松旭說。
去年才從湖南師范大學畢業的李恩銘,便是在這場域中不停打磨自己的一員。
進入2025年,他與這個行業建立起的鏈接更強了。上半年,他簽約公司后以職業演員身份入行,僅僅兩個月后,他便爭取到了飾演男主角的機會。
但一切來得并不平坦,在此之前,碩士畢業的他也不被理解為什么要選擇短劇演員這條路,他也曾孤身南下廣東參加演員海選,卻險些落入騙局。
求學的經歷讓李恩銘將目光放回長沙,他意外發現,長沙的短劇市場遠比想象中成熟與包容。
![]()
7月24日,湖南省微短劇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長沙舉行。
擁有58所高校的長沙,以此為平臺為各個行業輸送人才已不是新鮮事,微短劇行業同樣不在例外。這樣的人才優勢在湖南省微短劇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得到進一步強化,當天,湖南省微短劇研究中心在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掛牌,該中心將與芒果TV、抖音等合作共建“湖南微短劇創客空間”等,為微短劇產業輸送專業人才。
一系列扶持微短劇人才的舉措也隨之而來。
1億元“馬駒計劃”扶持有潛力的個人創作者和初創企業,對獲獎作品按等級最高給予100萬元的扶持資金;“星核計劃”將以400萬元的總獎金,面向全國征集多形態改編潛力的原創網絡小說;“編劇分賬2.0”“芒果短劇合伙人計劃2.0”將進一步保障編劇權益。
可當全球觀眾的手指在豎屏間滑動選擇,無人知曉下一股風會往哪吹。但長沙已然參透,當技術的風裹挾觀看習慣呼嘯而過,或橫或豎,方寸屏幕承載的終是人心所向,流量退潮后,唯有真誠能留痕于數字海灘之上,它的野心也足夠清醒,是將每一次指尖觸動,煉成新時代的文化黃金。
一切恰如李松旭那句“用心去做”,同樣都是數字狂飆時代里最珍貴的“意料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