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圓明園,暑氣蒸騰,藕香榭里卻涼意陣陣。冰盤里鎮(zhèn)著一只大西瓜,切開后,紅彤彤的瓜瓤泛著甜香,汁水順著刀口滴在水晶盤上,引得人直咽口水。
乾隆皇帝斜靠在鋪著黃緞子的紫檀榻上,手里捏著一片西瓜,笑瞇瞇地看向旁邊的紀曉嵐:“老紀,朕今天心情好,給你出個上聯,瞧瞧你的才華!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東放。來對個下聯!”
![]()
這話一出,殿里的宮女太監(jiān)都屏住了氣,五十多歲的紀曉嵐,胡子花白,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低頭瞅著那八個字,腦子里卻像過電似的,飛快轉開了。
這哪是簡單的對聯,分明是皇帝扔過來的一顆“燙手山芋”!他要是隨便對一句,搞不好就是掉腦袋的禍事。
![]()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圓明園里正是賞夏的好時候。乾隆皇帝愛熱鬧,也愛顯擺自己的才學,經常拉著臣子們玩點文字游戲,常常出個對聯、作首詩啥的。
表面上是君臣同樂,實際上卻是給臣子下套,試探他們的忠誠和腦子夠不夠靈光。
![]()
這回的上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東放”,聽起來像是隨口說的,可細一琢磨,里頭門道深著呢!
“坐北朝南”可不是隨便的方位,那是皇帝的專屬位置。古代講究“圣人南面而聽天下”,皇宮大殿都得坐北朝南,象征皇帝是天下的中心。
乾隆把這四個字放進聯里,擺明了在說:“別忘了,朕是老大!”
![]()
再看“皮往東放”,吃個西瓜,瓜皮往哪扔不是扔?偏偏乾隆點了個“東”字。這“東”在五行里屬木,代表生機,隱隱有“萬物向東”的意思。
更別說清朝剛平定西域,西瓜還是西域的貢品,乾隆拿這瓜入聯,等于在炫耀:“瞧瞧,朕的天下,連西瓜都管得服服帖帖!”
可這“東”字也給對下聯的人出了難題,你要是亂選方位,假設對個“坐南朝北”,那不就等于說自己跟皇帝平起平坐?大逆不道啊!
![]()
好在這紀曉嵐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四庫全書》的總纂官,相當于清朝的文化“大管家”,學問大得能把人嚇住。
可他也明白,在乾隆朝做文人,腦子好使是把雙刃劍。才華太出挑,皇帝賞你兩眼,可要是出錯了,腦袋可能就沒了。
![]()
那年頭,文字獄鬧得人心惶惶。隨便寫首詩、說句話,都有可能被扣上“謀反”的帽子。
十幾年前,有個叫胡中藻的文人,就因為詩里寫了“一把心腸論濁清”,被乾隆挑出“濁”字放在“清”前,硬說是在罵朝廷,結果一家老小全沒了。
![]()
紀曉嵐自己也吃過虧,修《四庫全書》時,他想保住《天工開物》里的一些科技內容,被乾隆嫌“沒用”給刪了。想給明朝忠臣立傳,又被批“犯忌”。
他寫的《閱微草堂筆記》,盡是些鬼怪故事,表面上閑得慌,其實是不敢碰現實的無奈之舉。
![]()
這會兒面對乾隆的聯,紀曉嵐腦子轉得飛快。他試著想了幾句,比如“思前想后讀左傳,頁向右翻”。
這句對仗還行,方位也沾邊,可“左傳”是儒家經典,用它來對皇帝吃西瓜,顯得自己太高調。再說“左”字在清朝官場不吃香,容易讓人挑刺。
又或是“承上啟下看左傳,書往右翻”,聽著恭敬,可“承上啟下”太像拍馬屁,紀曉嵐這老狐貍可不想讓人覺得他只會溜須。
![]()
最要命的是,任何帶方位的下聯,都可能踩雷。“坐南朝北”?那是大不敬。“坐東朝西”?違背了陰陽禮法。“坐西朝東”?又可能被說成不尊重皇權。
乾隆這聯,壓根兒就是個“文字陷阱”,等著看你怎么跳!
![]()
于是紀曉嵐掂量了半天,抬起頭,臉上堆著笑,恭恭敬敬地說:“陛下這聯妙極了,臣才疏學淺,實在對不出合適的下聯。”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捧了皇帝,又沒讓自己掉坑里。
乾隆一聽,哈哈一笑,把手里的瓜皮往銀盤里一扔:“老紀,你也太謙虛了,朕就是隨便說說!”
![]()
可那笑里藏著刀,誰都看得出來。皇帝要的不是真有人對出下聯,而是臣子這份“不敢對”的態(tài)度。在乾隆眼里,文人再有才,也得老老實實當個點綴,絕不能蓋過皇家的風頭。
其實,乾隆玩這種“文字游戲”不是頭一回了。他有次讓臣子們以“花甲重逢”為題寫詩,有人寫了“六十花甲再循環(huán)”,被批“狗屁不通”,其實是因為乾隆早準備好了自己的“絕對”,等著別人來襯托他。
![]()
還有一次殿試,他出了個“煙鎖池塘柳”,有個考生直接扭頭走人,乾隆反倒點他當狀元,說他“知道自己對不了,識趣”。在皇帝的棋盤上,聰明人得學會“輸得漂亮”。
后來這場西瓜宴過去十年,《四庫全書》終于修成了。紀曉嵐站在文淵閣前,看著滿屋子的書,頭發(fā)都白透了。
這書是清朝的文化招牌,可背后卻藏著血淋淋的代價,修書時,三千多種“犯忌”的書被燒了,連岳飛的“壯志饑餐胡虜肉”都被改得面目全非。
![]()
文人要么像戴震、錢大昕那樣,躲在故紙堆里不敢吭聲。要么像袁枚,寫點風花雪月的詩,被罵“傷風敗俗”。就連曹雪芹寫《紅樓夢》,也得藏在“悼紅軒”里打馬虎眼。
紀曉嵐的筆記里,盡是些鬼怪故事,讀著挺熱鬧,可細品全是嘆息。他寫這些,不就是想說:這世道,連真話都得披上怪談的外衣?
![]()
那副沒對出的對聯,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文人的尷尬,才華再高,也得在皇權面前低頭。
回過頭看那盤西瓜,乾隆的上聯就是一道緊箍咒,逼著紀曉嵐在才華和生存間找平衡。他沒對,不是因為才不夠,而是太明白這游戲的規(guī)矩。
皇帝用“坐北朝南”定下自己的位置,用“皮往東放”扔出個陷阱,紀曉嵐用沉默保住了腦袋,也保住了文人的最后一絲尊嚴。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