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認識切·格瓦拉,但你一定見過他的照片。
![]()
時至今日,即使是在我國,很多年輕人的T恤上都印著他的照片,他戴著一個貝雷帽,留著胡須,還有飄逸的長發。
他到底是誰,為何時至今日,還有人對其念念不忘?

錦衣玉食的闊少爺,卻最終選擇為貧民發言
切·格瓦拉,這個名字遠不如卡斯特羅的名字來的響亮,至少卡斯特羅作為古巴的象征,在我國,絕對稱的上家喻戶曉。
![]()
切·格瓦拉正是卡斯特羅最得力的助手。
事實上,切·格瓦拉的革命生涯相當傳奇,他雖然是古巴的領導人之一,但其實人家壓根就不是古巴人。
切·格瓦拉生于阿根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美人。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也有很多人的印有他頭像的衣服,使用的是阿根廷國旗的藍白條紋作為背景。
![]()
童年的切·格瓦拉,生活是相當優渥的,因為他的家族在當時的拉美地區可是最頂級的顯赫家族。
切·格瓦拉的父親這一支來自愛爾蘭,祖先更是做到了拉普拉塔河巴拉納河地區的總督。
這是個什么職位呢?就是殖民地的老大,而切·格瓦拉的母親這一脈,則是西班牙駐秘魯的殖民官員。
![]()
就這么說吧,切·格瓦拉的家族算起來那是妥妥的上層,貴族,并且還是統治拉美殖民地的歐洲貴族。
就這個身份,如果換做一般人,那還不得遵從這父祖一輩遺留的天量政治資源和無盡的財富,過著衣食無憂的闊少爺的生活。
的確,切·格瓦拉在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生活的,早在1950年代,年輕的切·格瓦拉就已經不滿足于在家族里呆著了,而是開始了游歷的生活。
他的游歷,堪稱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1951年的時候,他還在讀書,可是突發奇想,他想要離家出去看看,于是就決定休個學,出去旅行。
休學出去玩,這事換做一般家庭還不是要把孩子給教訓一通;
但切·格瓦拉的家里,不但完全支持他的選擇,還完全支持他的出行的方式,搞了一輛摩托車開始了環南美洲的旅行。
![]()
騎上他的小摩托,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穿越了阿根廷,智利,秘魯,哥倫比亞,最終到達委內瑞拉,整個旅程超過4000公里。
其實對于切·格瓦拉的父母而言,看兒子游歷南美的本意也是希望他能增加見聞,增加閱歷。
畢竟一個錦衣玉食的大少爺,常年在父母的庇護下能有什么成長?尤其是將來要繼承家業,光靠學校里學來的知識顯然也是不夠的。
可是誰也沒想到,不但切·格瓦拉的父母沒想到,就連切·格瓦拉自己也沒想到,這次出行,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
![]()
因為,他游歷的過程中發現,他少年歲月里接觸到的那些錦衣玉食,根本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假象。
作為殖民地的南美洲各國,其實相當的貧困。
尤其是很多為白人做苦工的殖民地的人民,拼盡全力卻只能換來維持基本生活的物資。
大量的財富則是被宗主國瓜分,這讓年輕的切·格瓦拉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
當他結束這場漫長的旅程之后,切·格瓦拉已經不是原來的切·格瓦拉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原來的他已經死了。

他是美國的敵人,卻流行于美國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歐洲殖民者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已經岌岌可危,許多國家都爆發了革命運動。
革命運動的矛頭無一例外的指向了西方列強,指向了曾經長期奴役南美洲的歐洲殖民者。
![]()
1953年的時候,切·格瓦拉開啟了自己的第二次拉美之旅,而這一次,在他經過危地馬拉的時候,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當時的危地馬拉正在進行土地改革,危地馬拉總統阿本斯則是這場革命的主導者。
這很不一樣,因為阿本斯的主導,危地馬拉成為了當時拉美獨立運動的中心之一,不但危地馬拉人跟著阿本斯干,很多其他國家的革命者也來到這里,參與運動。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殖民者趕出危地馬拉。
![]()
切·格瓦拉,他是殖民總督的后代,竟然在危地馬拉跟一群反對殖民者的革命人士裹在了一起。
若是他的父母看到這一幕,估計是要被氣到吐血,這個畫面本身就非常有沖擊力。
切·格瓦拉的出身,對于當時的拉美來說實在是太反動了,畢竟他的父母都是歐洲殖民者派駐拉美奴役民眾的總督,結果他們的兒子,卻成了反對殖民統治的革命人士。
真相被揭露之后,即使是最不可能成為革命人士的人,也是可以走上革命道路的。
![]()
切·格瓦拉本身是學醫出身的,從他的意識里,最開始想通過醫學來造富人類,最終卻棄醫從戎,在危地馬拉走上了革命道路。
不過,危地馬拉的革命并不徹底。
因為當時的危地馬拉,阿本斯率領的勢力開展土地革命的時候,只是徒有其表,并沒有真正掌握危地馬拉的軍事權力。
土地革命觸碰了美國人在這里的利益,所以不久之后,阿本斯就被美國的雇傭軍給打的七零八落。
![]()
隨著阿本斯率領的革命失敗,危地馬拉迎來了清算。
不但阿本斯不得善終,當初跟著阿本斯搞土地革命的兄弟伙,也大多難有好下場,甚至連他這個總督后代的外國人,都成了黑名單的一份子,不得不撤出危地馬拉。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切·格瓦拉結識了卡斯特羅。
從此之后,切·格瓦拉就被卡斯特羅給折服了。
因為卡斯特羅的所作所為,可不同于阿本斯,因為卡斯特羅本身就是想要通過武裝革命,來對古巴展開一次徹底的革命。
![]()
并且古巴的革命不但掌握了軍權,還發動了人民,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卻牢不可破。
這讓切·格瓦拉找到了為之終身奮斗的事業。
在跟隨卡斯特羅的革命生涯中,切·格瓦拉的表現用兩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勇猛。
很快,切·格瓦拉就成為了古巴革命運動中僅次于卡斯特羅的二號人物,不但為卡斯特羅所信任,也成為了古巴人民的精神導師。
![]()
到了古巴獨立之后,他這位總督之子,阿根廷人,被卡斯特羅授予古巴公民的身份,也就不足為奇了。
古巴因為共產主義運動的緣故,被美國所敵視。
身為古巴革命的領導者之一,自然而然,切·格瓦拉也是美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可是神奇的是,切·格瓦拉在美國卻并不是一個壞的形象。
![]()
反而因為切·格瓦拉的身份和傳奇歷程,讓不少美國年輕人為之癲狂。

1960年,切·格瓦拉訪華。
周恩來總理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上,格瓦拉鄭重其事地提出了此行“最懇切的要求”,務必見到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
這個請求并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帶著菲德爾·卡斯特羅與勞爾·卡斯特羅兄弟的殷殷囑托,更是格瓦拉自己心心念念的目標。
![]()
11月19日下午,這個愿望終于實現,格瓦拉踏入了中南海勤政殿。
當那道魁梧而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時,這位經歷過無數槍林彈雨、面對過最嚴峻生死考驗的游擊英雄,內心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瀾。
巨大的敬仰與激動交織在一起,素來雄辯的格瓦拉,在毛澤東主席面前,竟緊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局促地站在原地。
這片刻的沉默被毛澤東溫暖的笑容打破,主席主動走上前,伸出手緊緊握住了格瓦拉的手。
![]()
主席如同一位長者,開始與他侃侃而談,交談中,毛澤東特意提到了格瓦拉的游擊戰實踐,明確表示自己十分贊賞其中的思想觀點。
這番親切的話語,對格瓦拉而言,無異于久旱甘霖。
他立刻激動地回應,將古巴革命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學習和實踐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特別是那些深入淺出的游擊戰理論。
“是您的著作照亮了我們的道路,” 格瓦拉真誠地說,“您的智慧幫助我們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走向了勝利。”
![]()
毛澤東的幽默與隨和讓格瓦拉徹底放松下來,打開了話匣子。
他甚至饒有興致地談起了生活細節,比如剛剛品嘗到的中國綠茶,那獨特的清香讓他想起了家鄉的馬黛茶。
帶著毛主席的殷切囑托,格瓦拉踏上考察之旅。
全國工業展覽會上,他俯身記錄農機參數的專注神態,讓周恩來當即決定將展品全部贈予古巴。
中國還承諾五年內提供6000萬美元無息貸款,更以真金白銀認購百萬噸古巴蔗糖,這不僅是經濟援助,更是打破美國封鎖的鐵拳。
![]()
1967年10月9日,39歲的格瓦拉重傷被俘,從容就義。
槍聲終結了生命,但他的影響遍及大陸,人們崇敬如初。
前駐外大使徐貽聰提到,在拉美各地,提及與格瓦拉握手往事,人群仍會激動簇擁。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