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化龍、何元慶、楊再興、伍尚志這四個人,曾經(jīng)都和岳飛單挑過,最少的也打過百余回合,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不分勝負(fù)。
也就是說,按照書中的戰(zhàn)力設(shè)定,余化龍、何元慶、楊再興、伍尚志、岳飛這五個人,戰(zhàn)力基本上是相同的,即便有所差距,但差距也不應(yīng)該太大。
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其它的戰(zhàn)績當(dāng)中,他們之間的表現(xiàn)又不盡相同。
![]()
就拿牛皋來說,余化龍與楊再興都和他打過,但牛皋在余化龍面前毫無招架之力,卻又能和楊再興打上十幾個回合。
有人便根據(jù)這一點,認(rèn)為楊再興的實力要遠(yuǎn)低于余化龍,可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看看兩次交手的情形。
牛皋戰(zhàn)余化龍
牛皋跟余化龍單挑的時候,兩個人都是全神貫注,可以判定為一次公平的單挑,可結(jié)果呢?
牛皋率先出手,舉锏向余化龍打來,而余化龍則是輕松架開锏,然后“‘唰唰刷’一連幾槍”,打得牛皋“氣喘汗流,招架不住”。
這樣的表述非常有意思,一般的單挑,作者都會說明打了幾個回合,而余化龍打牛皋之時,只是用了“一連幾槍”四個字。那么,這四個字代表的是什么呢?
![]()
除此以外,單挑時招架不住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對方力量太大,第二種是對方招式太凌厲,那么牛皋又屬于哪一種呢?
很顯然,余化龍的戰(zhàn)力并不以力量而見長,所謂“‘唰唰刷’一連幾槍”,明顯是在說他的進(jìn)攻招式刁鉆凌厲。而牛皋的武藝平平,對于這樣的招式顯然應(yīng)付不來,所以他才會“氣喘汗流,招架不住”。
那么,他們兩個這到底算是打了幾個回合呢?
所謂的“回合”,指的是一回一合,看過電視劇《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騎兵將領(lǐng)戰(zhàn)前單挑的時候,從各自的陣地沖到中間稱之為“一合”,殺了幾招之后分開,再跑回各自的陣地叫作“一回”,合起來就叫作“回合”。
而從牛皋、余化龍之戰(zhàn)的情形來看,牛皋先是打出了一招,余化龍架開后又反擊,“一連幾槍”說明他連著攻出了好幾槍,而牛皋始終是在被動的招架。
![]()
在這種情況下,牛皋頂多算是接了余化龍幾招,完全是在被動的應(yīng)對躲避,根本是毫無還手的余地。也就是說,他們兩人這一戰(zhàn),頂多也就算是打了一個回合。
下面我們再來看楊再興。
牛皋戰(zhàn)楊再興
牛皋跟楊再興打得時候,也是一次公平的單挑,牛皋同樣是先下手為強,提起锏來就打。
而楊再興的反應(yīng)是“掄槍招架”,與余化龍的反應(yīng)一比較,就能看出兩人反應(yīng)的不同。楊再興是“掄槍招架”,而余化龍卻是“掄槍架開”。
也就是說,當(dāng)牛皋打出一锏之后,余化龍輕松化解,并且緊接著就進(jìn)入了反擊的狀態(tài);而牛皋在打出一锏之后,楊再興僅僅是招架住了,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牛皋則仍然處于主動進(jìn)攻的狀態(tài)。
這就是牛皋能與楊再興戰(zhàn)到十二、三回合的原因。
![]()
那么問題就出現(xiàn)了,楊再興到底能不能一招架開牛皋的槍,他到底故意被動招架,還是根本就架不開?
有兩個證據(jù)表明,楊再興是故意讓著牛皋的,第一個證據(jù)是牛皋敗走后楊再興的反應(yīng),書中說他“也不追趕,回山去了”;相反,余化龍打贏牛皋之后本來是想追的,但見岳家軍兵卒用弓箭墊后,所以才“不敢追趕”。由此可見,楊再興對牛皋確實是有心相讓。
第二個證據(jù)是小教場比武,當(dāng)時牛皋也是一锏打來,楊再興先是把槍一抬,覺得有些斤兩,一旁的羅延慶便要拿牛皋來取笑。只見羅延慶把槍一緊,就刺向牛皋的心窩,牛皋剛把這把槍架開,楊再興又從另一面刺來,打的牛皋手忙腳亂。
當(dāng)然了,這次是楊再興和羅延慶二打一,不能直接算作楊再興的實力,只能是作為參照。
所以,楊再興對牛皋有心相讓是肯定的,但也不能就此說明,他有一個回合殺敗牛皋的實力,至少書中沒有證據(jù)可以說明這一點。
![]()
那么,楊再興的真實實力應(yīng)該如何評價,他與余化龍又孰高孰低呢?
楊再興與余化龍
楊再興之所以十余回合才打敗牛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楊家槍法更側(cè)重于防守,或者說楊再興所學(xué)的楊家槍法更側(cè)重于防守。
常言道,武學(xué)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性格與人品。
余化龍之所以一回合就能殺敗牛皋,是因為他的槍法刁鉆凌厲,他的性格同樣也是這樣的。與岳飛交手的時候,因為不能取勝,他先是趁夜劫營,后是使用詐敗計,想用飛刀把岳飛打下馬。由此就可以看出來,余化龍這個人很講究實用,只要能取勝,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
但類似的事情,楊再興是堅決做不出來的,楊再興性情直率、光明磊落,武功同樣也是以防守為主,這一點跟岳飛非常相似。
有兩個證據(jù)可以說明這一點,第一個還是小校場比武,面對牛皋的無端生事,楊再興僅僅是“把槍一抬”而已,并沒有真的想跟他比試。這自然是基于楊再興的自負(fù),但同樣也說明他的涵養(yǎng)。
第二個是楊再興的戰(zhàn)場表現(xiàn),他從來不屑于用詐敗計這種手段,即便不能制敵,也要一刀一槍的憑本事取勝。楊家本來是有一招“殺手锏”的,但不知道他為什么沒學(xué)會,很有可能是他不屑于學(xué)這種偷偷摸摸的招式。
當(dāng)然了,所謂“剛者易折”,楊再興最后就死在了這個性格上了。
![]()
所以,如果楊再興與余化龍交手,實際上很難分勝負(fù),這一點可以參考余化龍與岳飛之戰(zhàn)。首先,以楊再興的槍法之精湛,是絕對可以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的。但問題是,他的武功招式較為中庸,面對余化龍這樣的一流高手,急切間也很難以奇招取勝。
而對于余化龍來說,他刁鉆凌厲的槍法,在楊再興面前基本上討不到便宜。所以,關(guān)鍵的問題就在于,楊再興能不能像岳飛一樣躲過他的飛刀。
岳飛用“殺手锏”打敗他,靠的就是出其不意;如果余化龍想要打敗他,同樣也需要出其不意。
以楊再興的性格,如果對余化龍不加防備,很有可能就著了他的道。但是飛刀畢竟不同于“殺手锏”,殺手锏之所以能取勝,出了要出其不意,還是因為岳飛用槍架住楊再興的同時,又出奇不易用锏打他,讓他想招架來不及回槍。
![]()
而余化龍詐敗的時候,但凡楊再興起一點疑心,對他有了防范,他的飛刀就不可能得逞,以后也就沒有機(jī)會了。
所以綜合來說,如果論實力,楊再興要高出余化龍一籌的,尤其是在持久戰(zhàn)的情況下,時間越久余化龍就越容易露出破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