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都一所學校,有一家很另類的“銀行”,只存愛心不存錢。
2月26日,新都。新川外國語學校維也納大廳,該校2025年春季“時間銀行”再度啟航,新老志愿者、家長代表齊聚一堂,分享志愿活動感受。100名初中生登記成為志愿者,老師為他們頒發了志愿者服務手冊和服務掛牌。
2023年1月,新川外國語學校初中部首創了一家屬于學生的“時間銀行”,以志愿者服務為核心的創新性社會實踐項目,學生通過參與校內外公益活動累積時長兌換積分,存儲在“時間銀行”里。積分可用于評優、入團及競選學生干部,打破“唯分數論”評價體系。目前,已有1000多名志愿者。
![]()
啟動儀式上,團委書記張力介紹了校內志愿者服務規則和“時間銀行”志愿者服務體系。她表示,為提升參與積極性,學校創新引入“劇本殺”模式,將志愿服務轉化為角色扮演,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參與校內外各類志愿者實踐活動,包括秩序維護、環境保護、社區服務、關愛老人等項目,同學們積極性很高,過去一年,有的同學全年時長達1000小時。
![]()
團委書記張力
張力稱,新川“時間銀行”這一創新舉措,獲得了成都市團委、市教育局等八部門頒發的“優秀社會實踐團隊”稱號,成為成都市中學生志愿者活動的標桿。
初中部主任李林艷為新晉校內志愿者代表授新川外國語學校服務志愿者旗幟并講話。
![]()
“志愿服務不是簡單的付出,而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過去一年來,學生們的志愿服務時長超過1萬小時。從校園圖書角的智慧傳承、玉樹執教課堂的粉筆記憶,所有學生志愿者、教師志愿者和家長志愿者用行動詮釋了微光成炬的力量。
![]()
初中部主任李林艷
站在新的起點,李林艷主任對學生志愿者們提出新的期待:做有思考的志愿者,在人工智能時代,守護人性的溫暖;做有韌性的行動者;在服務中錘煉自己;做有格局的引領者,讓志愿精神成為聯通世界的語言。新川學子正以新川之名向未來報到,希望每位志愿者抓住機會播撒自己的善意。
![]()
上屆優秀志愿者學生代表、七年級一班陳欣蕓回顧做志愿者的歷程
上屆優秀志愿者學生代表、七年級一班陳欣蕓回顧了做志愿者的歷程。服務前,做好前期準備,以及服務對象溝通;服務時,關注服務對象的需求,及時調整服務方式;服務后,及時總結和盤點,反思自己的不足。
陳欣蕓坦言,在做志愿服務這段時光里,她有了更強的時間管理能力。“我會計劃好做事的時間,安排我的活動,而且在活動中我的行動力也有所提升。我會在服務對象提出需求后,計劃清楚就行動,不會拖拉,在做完后,我會進行復盤,再次反思。這些習慣運動在了我的生活中,對我的生活有了極大幫助,我從中學會了迎難而上、團結協作。”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志愿者不是完成任務,而是一種付出、一種收獲。李欣蕓說,學校教會了她感恩、奉獻、責任,在未來的時光里,她將繼續播散善意,為世界增添一份溫暖和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