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仕道君
腐敗分子落馬的細節,常常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強,各級紀委在帶走腐敗分子時會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而且都是立足實際,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精心安排的結果,比如家中、單位、飯店、車站、機場等。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人員在會場被帶離的情況相對較多。
紀檢監察部門選擇在會場下手,據說更多的是考慮“辦案方便”,為此要提前進行充分準備,一般有以下特點:不動聲色突然襲擊、一舉擊潰腐敗分子心理防線、警示震懾作用強大。
前司法部長、江西省政協主席唐一軍的落馬現場,坊間亦有詳細描述:剛才,聽人說,是前天下午3點多,開省政協內部會議的時候,把唐一軍“請”出去,跟他說尹打電話找他,然后被中紀委的人直接帶去了北京,東西都留在會場沒收拾。
尹是誰?江西一號也。
而鳳凰衛視最新披露,9天前因犯下五大重罪而受審的國足前主帥李鐵,則是從課堂上被帶走的。
2022年11月9日,李鐵正在大連上教練員培訓班,而當天國家體育總局的領導來大連視察,一位身份不明的“小女孩”來到教室告知所有學員,上午的學習誰都不能請假。
而上課不到5分鐘時間,那位神秘“小女孩”再次出現,并且來到李鐵座位表示:“李導,外面有人找你!”
李鐵當時也沒有多想,什么隨身物品也沒拿,他的筆記本、雙肩包,甚至連手機都放在座位上,站起來就跟著“小女孩”出去了,沒想到此后再也沒有回來。
其后不久,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發布消息:李鐵涉嫌嚴重違法,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湖北省監委監察調查。
帶走李鐵的神秘“女孩”會是誰?十有八九是位紀檢干部。
李鐵,這位23歲當選“中國足球先生”,24歲代表國家隊出戰世界杯,25歲成為英超主力的“傳奇球員”,如今榮耀褪去,滿盤皆輸。
在面對央視的鏡頭時,李鐵曾表示:“我做球員的時候,最憎恨的就是踢假球的人。”
![]()
從球員時代依靠意志品質取得成功的“跑不死”,到教練時代靠著假球、腐敗取得“成功”的“跑得快”,李鐵究竟為何會墮落成自己最憎恨的樣子?
李鐵從憎恨踢假球到主動打假球,不僅僅是因為個人觀念發生了轉變,更重要的原因是,他面對的環境變了,整個足球領域的行業生態已經遭到嚴重破壞,太多的球員、教練、俱樂部、足協官員,已經結成利益攸關的“腐敗共同體”。
隨著李鐵的落馬,前央視主持人劉建宏幾年前曾稱贊李鐵“為人正直”的一段言論也引發網友熱議。
![]()
劉建宏這樣回應,人是會發生改變的。我不認為我當時基于自己之前對李鐵的判斷有問題,他后來發生了改變,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也是被蒙蔽的。
劉建宏說的不錯,環境造人,人是環境的產物,每個人都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也能直立,白沙混進了黑土里,就會變得跟黑土一樣的黑。
在心理學上,有“泡菜效應”之說:同樣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將它們分開煮,其味道是不一樣的。
而人在不同的環境里,由于長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氣質、素質和思維的方式等方面都會有明顯差別。這正如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泡菜效應”原理,揭示了環境對人的成長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作用。
人生來就是一粒種子,落于陽土迎風長,墮在陰溝毀一生。
李鐵的故事,就是一個中國球員逐漸黑化的故事,也是在“金元足球”面前不堪一擊的人性墜落的故事。
2002年1月,李鐵曾出了本個人自傳《鐵在燒:李鐵是怎樣煉成的》。他書里說,“走到今天這一步,我是一點點踢出來的,不是靠媒體捧出來的,這讓我感到很自豪。”
而今身陷囹圄,如果李鐵有興趣的話,還可以繼續寫自己的自傳,書名不妨叫《欲火在燒:李鐵是怎樣毀掉的》。
欲振興中國足球,必須從整體環境、生態入手,猛藥去疴、重典治亂、刮骨療毒,徹底凈化足壇這池“渾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