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沖突的長期持續(xù),對世界的影響在進一步顯現(xiàn)。斯里蘭卡是這一輪多米諾骨牌中第一個倒下的,而埃及、土耳其等中等國家還在勉為其難地堅持,但是作為沖突直接當事人的俄美兩國仍然表現(xiàn)的極為堅挺,不由得讓人感慨,大國唱戲,小國遭殃。
不僅僅是這次俄烏沖突,回顧人類歷史,大國始終扮演地區(qū)局勢甚至是國際局勢的操盤手,而小國的命運則往往與大國的一舉一動深度綁定。這一切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小國的存在難道只是充當氣氛組嗎?
![]()
對于小國的定義,其實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我們暫且在二戰(zhàn)后國際局勢的框架下對小國進行判斷。二戰(zhàn)后的國際局勢是基于一系列多邊文件以及二戰(zhàn)戰(zhàn)果所確定的,其最大的成就就是促成了聯(lián)合國這一國際組織的建立,而在聯(lián)合國體制內,五大常任理事國又具有高于其他國家的特殊地位,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二戰(zhàn)后國家之間其實被劃分為了兩個大的階層,即五常與其他國家。據(jù)此,從大的層面來看,我們可以把這個星球除五常以外的其他國家都歸為“小國”。
![]()
在這種劃分邏輯下,德國、日本、印度等國或許會覺得不服氣,但是如果我們展開二戰(zhàn)后的國際歷史,強如德國、日本也難以完全擺脫戰(zhàn)敗國的身份,他們也必須要服務于五常中某一國的戰(zhàn)略安排。再看印度等二戰(zhàn)后獨立的新興地區(qū)強國,他們沒有戰(zhàn)敗國身份的牽制,但是也無力突破五常聯(lián)合治理的框架。五常內部也許分歧重重,但是在面對新興國家挑戰(zhàn)的時候,他們總是展現(xiàn)出一種謎一般的默契。
![]()
還是以印度為例,如果關注國際新聞的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印度所面臨的外交環(huán)境十分優(yōu)越,俄羅斯美國兩大強國都將印度視為合作伙伴,歐洲日本也對印度頻頻示好。我們總是嘲笑印度軍隊的“萬國牌”,但是換個角度看,印度的“萬國牌”恰恰是其左右逢源的典型例子。如果單純從以上角度來看,印度似乎真的具有成為大國的潛力。可是,如果從更深的角度分析,印度的位置仍然是五常的棋盤。各國對印度的扶持可以視為對印度北方某大國的防備與牽制,換句話說,之所以需要印度強是因為印度北方某大國強。
據(jù)此,將五常以外的其他國家都歸納為小國,雖然聽起來夸張,但是其實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在這個標準下回到本文的問題,小國是不是只能當氣氛組呢?答案是肯定的。當然,需要增加一些限定條件,即該結論是在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基礎上得到的。二戰(zhàn)之前,并不存在大國共治的情況,大國之間的關系極不穩(wěn)定,在這種情況下,小國突破舊有大國包圍,趁亂逆襲是有可能存在的。然而在二戰(zhàn)后,五大國之間對立仍然存在,但始終沒有轉化為改變現(xiàn)有體系的大國之戰(zhàn)。這也就是為什么代理人戰(zhàn)爭越來越多的原因。
![]()
當大國之間達成一種微妙平衡的時候,小國的機會基本上就沒有了。好一點的小國能夠充當氣氛組刷一刷存在感,而更多的小國則是連當氣氛組的機會都沒有。盡管他們也是聯(lián)合國的一員,也是地球村大家庭的一份子,但是事實上他們已經成為了游離于國際局勢之外的邊緣國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