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姆達尼當選紐約市長!公開叫囂,稱自己是特朗普“最壞的噩夢”
11月4日,紐約市長選舉爆冷,印度裔馬姆達尼勝選!
消息一出,瞬間震驚美國政壇。
但這還沒完,勝選演講中,馬姆達尼竟直接向特朗普宣戰:“我將是你最壞的噩夢!”
“窮人”掌權紐約,美國政壇將迎來怎樣的巨變?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見過“狂妄”的,但還真沒見過剛宣布投票結果,就敢上臺公開喊話總統的。
11月4日晚,34歲的馬姆達尼剛勝選就沖上了臺。
![]()
一句“特朗普只為富人服務,而我,是他的最大威脅”,瞬間點燃全場。
這不僅震驚了美國,也讓大家摸不著頭腦:紐約人為什么要選個這么“激進”的市長?
要想弄明白問題的答案,那得先看看紐約人現在過的什么日子。
2025年6月的數據顯示,紐約房租中位數已經突破4000美元,比去年漲了5.3%。
將近四分之一的紐約人,都被房租和生活費壓得喘不過氣。
而作為7歲移民紐約的印度裔,馬姆達尼從小就體會過人民生活的艱辛。
因此,他在選舉中提出的政策方案,可以說是完全擊中了民生痛點。
他要凍結租金三年,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富人征收額外的稅。
![]()
然后用這筆錢搞免費地鐵、免費托兒所,還要建大量廉價住房,甚至開政府經營的平價超市。
這些政策瞬間讓工薪階層和窮人看到了希望,但同時也把富人和大企業嚇壞了。
億萬富翁比爾·阿克曼就公開威脅,說要花幾億美元阻止這個“年輕的闖入者”。
不過馬姆達尼可不怕這些,他政治生涯的起點,就是在皇后區幫助低收入家庭處理房貸危機。
他從來不穿正裝,總是穿著普通衣服走進社區,和居民聊天打交道。
而且,他以前還當過說唱歌手,所以更懂得怎么用年輕人的方式講政治。
競選期間,馬姆達尼的策略也不走尋常路。
別的候選人都是找大企業要錢,馬姆達尼卻搞起了草根眾籌。
![]()
他還錄制了印地語、烏爾都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的競選視頻,專門吸引移民群體。
他的志愿者團隊也很特別,大部分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
這些人不是坐在辦公室打電話,而是真的挨家挨戶敲門,跟選民面對面聊天。
比起那些冷冰冰的政治廣告,這種方式顯然更能打動人心。
當然,馬姆達尼的勝選,也離不開特朗普的“幫忙”。
當時是選舉的最后階段,特朗普突然跳出來公開支持前任市長科莫,呼吁選民投票給他。
可是科莫根本不領情,直接說特朗普支持自己,純粹是因為討厭馬姆達尼。
于是,這個“反向背書”不但沒幫到科莫,反而讓更多選民倒向了馬姆達尼。
![]()
馬姆達尼也沒讓選民失望,一當選就開始兌現承諾,宣布改革。
而改革的第一把火,就燒向了房租。
他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市議會立即進入緊急立法程序,推動租金凍結政策。
這個政策一旦實施,全紐約230萬租戶都會受益。
房東們當然不干了,地產商說這是違憲,主流媒體也在批評說這會破壞市場機制。
但在馬姆達尼的支持者看來,這些反對聲音不過是富人的垂死掙扎。
而且,馬姆達尼敢這么干是有道理的。
因為三年疫情,紐約大量寫字樓空置,地鐵公司嚴重虧損。
![]()
而真正支撐起城市運轉的,其實是外賣員、護士、超市工人這些普通人。
如果他們還得拿著一半收入交房租,承擔如此重的生存壓力,那這個城市還有什么未來可言?
除了房租,第二把火當然燒向了公共交通。
近年來,紐約地鐵票價高漲,服務卻越來越差,事故頻發,民怨極大。
為了解決問題,馬姆達尼提出了先搞兩年免費的地鐵試點。
可這筆錢從哪來呢?當然是從百萬年薪高管身上,收“額外城市服務稅”。
消息一出,通勤族們高興壞了,但代價馬上就來了。
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宣布暫停在紐約的擴張計劃,還有傳言說部分金融企業考慮把總部搬走。
![]()
面對威脅,馬姆達尼的回應很硬氣:“誰想拿搬走來威脅市政府,請便。”
緊接著,第三把火最敏感,直接向富人開刀。
他要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征收“城市責任費”。這筆錢不上交聯邦,也不給州政府。
而是專門用來建保障房、給無家可歸者提供醫療、充實失業救助基金。
消息一出,媒體徹底瘋了,福克斯新聞直接說紐約變成了“社會主義戰場”。
特朗普也在社交媒體上破口大罵,說這是“反美的叛亂”。
可馬姆達尼毫不退縮,他始終認為真正反美的,是那些讓大多數人連家都住不起的制度。
但實際上,馬姆達尼和特朗普的對立早就開始了。
![]()
從政治理念上來看,馬姆達尼主張政府應該為窮人服務,富人必須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特朗普則代表傳統的保守派立場,強調市場自由和富人利益。
除此之外,在國際問題上兩人也針鋒相對。
馬姆達尼明確支持巴勒斯坦,曾經為此絕食抗議五天。
因此,特朗普和親以色列勢力,對馬姆達尼大加攻擊,以色列官員直言,紐約把鑰匙交給了“哈馬斯支持者”。
特朗普也威脅說,如果馬姆達尼當選,聯邦政府會切斷對紐約的撥款。
可這些都沒能阻止馬姆達尼的當選,甚至還讓馬姆達尼在全國引發了連鎖反應。
芝加哥、洛杉磯、波士頓的進步派,都在關注紐約的改革,準備復制這套模式。
![]()
而且,民調數據顯示,62%的美國年輕人對社會主義持正面態度,這個比例還在上升。
就連奧巴馬和哈里斯這些民主黨大佬,也在后期加入了背書行列。
不過,盡管如此,馬姆達尼依舊面臨著挑戰。
他上任第二天就發現,紐約的財政赤字比預期高出17億美元。
特朗普說到做到,聯邦撥款真的被“凍結審查”了。
市政府內部也有阻力,前任市長留下的副市長公開表示,不接受“激進改革”。
工會表面上支持馬姆達尼,但誰都知道,一旦涉及具體利益,他們隨時可能翻臉。
商界更是虎視眈眈,隨時準備給新市長制造麻煩。
因此,馬姆達尼必須在滿足支持者期待,和安撫反對者之間找到平衡。
這對一個只有幾年從政經驗的年輕人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馬姆達尼的當選不是“左翼奇兵”的偶然勝利,而是美國舊秩序崩塌的必然產物。紐約投票箱給出的答案已經夠清楚:當溫和派無法修補社會撕裂,激進改革就成了民眾最后的選擇。
【參考文獻】
觀察者網-2025?11?05——《“多家美媒:‘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贏下紐約市長選舉”》
環球時報-2025-11-06——《馬姆達尼勝選,美國民主黨何去何從?》
![]()
觀察者網-2025-11-05——《“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當選紐約市長,叫板特朗普:我知道你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