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非國家肯尼亞的國家劇院里,一個圍繞馬山民歌三代傳承的故事在舞臺上徐徐展開。民歌、巫舞、楚辭等荊楚文化元素交織共鳴,讓古老的楚地詩意在現代舞臺藝術中煥發新生。現場觀眾沉浸于婉轉悠揚的歌聲和靈動多變的舞姿,掌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
當地時間11月6日,來自中國的戲劇大篷車藝術團攜《楚歌·回聲》音樂劇參加肯尼亞國際戲劇節,在肯尼亞國家劇院舉辦“中國之夜”專場演出。這是肯尼亞國際戲劇節創辦十年以來首次有中國藝術團參與。我駐肯尼亞大使郭海燕,肯尼亞性別平等、文化和兒童服務部部長切普圖莫,以及當地400多名觀眾共同欣賞了這場視聽盛宴。
![]()
觀眾帕佩舒亞表示,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她不僅十分喜愛劇中的歌舞,也被才華橫溢的中國青年演員深深打動。肯尼亞文化中心業務與項目發展部經理卡胡羅表示,舉辦“中國之夜”的初衷在于促進中肯文明交流互鑒。中國劇團首次參演便引發熱烈反響,成為本屆戲劇節最受歡迎的劇目之一。未來,肯尼亞文化中心將推動“中國之夜”成為戲劇節的固定環節,持續深化兩國藝術合作。
![]()
創立于2015年的肯尼亞國際戲劇節是東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戲劇盛會。本屆戲劇節于11月4日開幕,吸引來自中國、英國、德國、南非、埃及等亞歐非22個國家藝術團體參加。
![]()
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郭海燕在11月4日肯尼亞國際戲劇節的開幕式上表示,中方愿積極參與包括戲劇節在內的肯尼亞地方和國際性文化藝術和旅游節日,促進中肯人文交流,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為新時代中肯和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
肯尼亞性別平等、文化和兒童服務部部長切普圖莫在戲劇節開幕式上表示,感謝中方對肯戲劇節的支持,愿在中肯文化和旅游季及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框架下,加強中肯文明對話,密切兩國人文交流合作。
近年來,中肯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國藝術團首次亮相肯尼亞國際戲劇節,既為非洲觀眾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為中肯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成為兩國民心相通、文化互鑒的又一縮影。
(總臺記者 趙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