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資料來源:《墉城集仙錄》《道德經》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王母娘娘,瑤池金母,道教神仙中的至尊女神。世人皆知她掌管昆侖仙境,統領眾女仙,卻少有人知曉,她曾在人間留下過一段關于女子命格的開示。這段開示不談八字,不論星宿,只說三處端倪,便能看透女子一生福禍。
據《墉城集仙錄》記載,王母娘娘本是上古時期的真人,修得大道后,居于昆侖之巔。歷代修道之人,無不向往得見金母真容,聆聽她的教誨。而在諸多開示中,有一段關于女子命格的論述,最為精妙,卻也最被世人誤解。
世人常說,女子命貴不貴,要看生辰八字,要看面相骨相。可王母娘娘卻說,這些都是表象,真正能看出一個女子是否具有貴人命的,不在八字,不在相貌,而在于三處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這三處到底是什么?為何如此重要?且聽下文分解。
![]()
話說唐代開元年間,長安城中有一位貴婦人,姓李,是當朝宰相的夫人。這李夫人出身名門,嫁入相府后,更是風光無限。府中仆從成群,珠寶滿箱,按說該是福氣滿盈的命格。
可奇怪的是,李夫人雖然貴為相府主母,卻日日愁容滿面。她生了三個兒子,個個不成器,不是惹事生非,就是游手好閑。丈夫雖然位高權重,對她卻冷淡疏離,家中姬妾成群,她這個正室反倒形同虛設。
李夫人心中苦悶,卻又找不到緣由。她請了城中最有名的算命先生來看八字,先生掐指一算,說她八字極好,五行俱全,應該是大富大貴之命。可為何富貴有了,福氣卻沒有?
正當李夫人百思不得其解時,府中來了一位女道士。這道士說是從終南山下來的,要在長安城中云游化緣。李夫人素來敬重道教,便留她在府中住了幾日。
這位女道士看著普通,舉止卻非比尋常。她在府中住了三天,從不主動說話,只是靜靜觀察。到了第三天傍晚,她找到李夫人,說了一句話:"夫人可知,你雖貴而不顯,富而不安,原因何在?"
李夫人一聽,如遇知音,連忙追問:"還請道長指點。"
女道士卻搖搖頭:"貧道只是云游之人,不敢妄言。不過夫人若真想知道答案,倒是可以去一趟終南山,那里有位前輩,或許能解夫人心中之惑。"
李夫人急切地問:"敢問那位前輩是誰?"
女道士淡淡一笑:"瑤池金母在終南山設有一處行宮,那里有她留下的玉簡,記載著女子修身立命的法門。夫人若有緣,自然能見到。"
說完這話,女道士便告辭離去,李夫人想要挽留,卻發現她已經消失在了府門外。李夫人心中既驚又疑,卻也被勾起了好奇心。她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去一趟終南山。
終南山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自古以來就是修道者的圣地。李夫人帶著貼身侍女,一路打聽,終于找到了女道士所說的那處行宮。
![]()
這行宮建在半山腰,規模不大,卻格外幽靜。門前立著一塊石碑,上書"瑤池別院"四個大字。李夫人上前叩門,出來開門的是一位年輕女冠,見到李夫人,卻仿佛早有預料,引著她進了院子。
院中有一座小殿,殿中供奉著王母娘娘的神像。女冠讓李夫人在殿前蒲團上坐下,然后從供桌上取下一卷玉簡,遞給她說:"這是金母留下的開示,專門講女子命格的。夫人既然有緣來此,想必是該看這卷玉簡了。"
李夫人接過玉簡,展開細看,只見上面寫著:"女子之命,貴不貴,不在八字,不在相貌,而在三處。一觀其口,二觀其手,三觀其心。"
李夫人看到這里,心中一動,繼續往下看。
玉簡上寫道:"所謂觀口,并非觀其容貌美丑,而是觀其言語。女子若能守口如瓶,不傳閑話,不道是非,不出惡言,此為口德。有口德者,家宅安寧,子女孝順,夫妻和睦。反之,若是言語刻薄,喜傳是非,搬弄口舌,必然禍起蕭墻,家道中落。"
李夫人讀到這里,臉色微微一變。她想起自己平日里最喜歡和府中姐妹們聚在一起,評論別人家的長短。誰家姬妾得寵,誰家子女不孝,誰家有了丑聞,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還常常添油加醋地講給別人聽。
她繼續往下看,玉簡上又寫道:"所謂觀手,并非觀其手相紋路,而是觀其所作所為。女子若能勤儉持家,親自操勞,不好逸惡勞,不奢靡浪費,此為手德。有手德者,家業興旺,福澤綿長。反之,若是好吃懶做,揮霍無度,必然坐吃山空,福盡人離。"
李夫人讀到這里,臉色更加難看。她想起自己嫁入相府后,仗著娘家勢力,從不過問家中瑣事,每日只知道打扮梳妝,吃喝玩樂。府中大小事務,全都交給管家和姨娘們打理,她自己從不過問。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看下去,玉簡上最后寫道:"所謂觀心,并非觀其心機深淺,而是觀其心性善惡。女子若能心存善念,待人寬厚,不嫉妒怨恨,不算計他人,此為心德。有心德者,人人敬重,處處逢貴人。反之,若是心胸狹窄,嫉妒成性,必然眾叛親離,一生孤苦。"
李夫人讀到這里,手中的玉簡差點掉落。她想起自己對府中姬妾的態度,對丈夫納妾時的反應,對那些比自己出身低微卻得寵的女子的惡意。她從不掩飾自己的嫉妒和不滿,甚至多次在背后使壞,讓那些女子受罪。
李夫人放下玉簡,整個人癱坐在蒲團上。她終于明白,為什么自己雖然八字好,出身好,嫁得好,卻依然不幸福。不是命不好,而是她自己把好命活壞了。
正在這時,殿中突然起了一陣清風,供桌上的香煙裊裊升起,化作一道虛影。李夫人定睛一看,那虛影竟然幻化成了王母娘娘的形象。
雖然只是虛影,卻威儀十足。王母娘娘看著李夫人,緩緩開口:"你可明白了?"
李夫人連忙跪下:"弟子愚鈍,今日才明白,原來貴人命不是天生的,而是修來的。"
王母娘娘點點頭:"世人都以為女子的命格是注定的,卻不知道,命雖天定,運卻在人。你生來八字好,這是天命;可你如何活這一生,卻是人為。口德、手德、心德,這三德具備,縱然八字平常,也能活出貴人命。反之,三德皆失,縱然八字再好,也只是虛有其表。"
李夫人淚流滿面:"弟子知錯了。可是,現在改還來得及嗎?"
![]()
王母娘娘看著李夫人,虛影漸漸清晰,她的表情既慈悲又威嚴。殿中的香煙越發濃郁,仿佛要凝成實質。
李夫人跪在地上,心中既惶恐又期待。她明白,接下來王母娘娘要說的話,將決定她后半生的命運。
這時,王母娘娘抬起手,做了一個手勢。那手勢古樸玄妙,似乎蘊含著天地至理。隨后,她開口說道:"你想知道如何改變,如何修得真正的貴人命?"
李夫人連連點頭,額頭都磕在了地上。
王母娘娘的聲音變得更加深沉:"口德、手德、心德,這三德之中,又以哪一德為首?如何修持,才能真正轉運?這其中的奧秘,非同小可......"
說到這里,殿中的虛影突然變得模糊起來,仿佛隨時會消散。那位引路的女冠走上前來,對李夫人說:"金母法旨玄妙,非有大緣分者不能盡聞。夫人若想知道后續修持之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