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建樁”到“提功率”:快速充電帶來的結構性機會
2025年,電動車充電補能體驗正進入一個“極限提速”階段。充電樁模塊電源市場亦迎來新機。
華為在全國范圍鋪設液冷超充站,理想汽車自建超充網絡,特斯拉V4正式落地,寧德時代推出4C倍率的神行電池——“10分鐘充滿”正從技術展示走向消費者可感知的現實。
這種趨勢在城市端已初見成效。
根據《深圳特區報》數據,截至2025年6月底,深圳市已建成并投用超充站1057座、充電樁超48.7萬個,超充槍數量首次超過加油槍。同時,100座光儲充車網互動一體化示范站投入運行,標志著超充與儲能、配電的深度融合開始落地。
政策層面的信號更加明確。
2025年10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全國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新增公共充電容量超3億千瓦。
![]()
圖/國家發展改革委
與以往單純追求“樁數增長”不同,這次方案的關鍵詞是“倍增能力”與“結構優化”。
文件強調將充電設施接入需求納入配電網規劃,推動電網承載能力與智能調節能力同步提升;并要求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新建4萬個60千瓦以上的“超快結合”充電槍。
這意味著,中國充電設施建設將從“數量擴張期”邁入“高功率、高密度、智能化”的系統升級期。
政策釋放的,不只是樁數擴容信號,更是對電源模塊、磁性元件、散熱系統與配電設備的直接拉動。對于電源產業而言,這幾乎等同于一次政策級的產業再分配。
二、政策驅動3000萬個充電模塊需求,2026年成集中釋放關鍵年
從數據上看,這一趨勢的體量極為可觀。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161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設施約409.6萬個。
若按“三年倍增”目標測算,未來三年將新增約1200萬臺充電樁,假設每個充電樁需配備3個模塊電源,那么,保守估計未來三年將新增約3000萬個充電樁模塊電源。
這背后所揭示的市場空間不僅在于數量的增長,更在于技術迭代與結構升級帶來的巨大價值。未來的增長將呈現三大核心驅動力:
一是慢充樁逐步被替代。當前占主流的慢充樁因其充電效率低、在運營場景下經濟性差(例如,占用車位時間長、單位時間收益低,在租金高昂的城市核心區難以盈利),將逐漸被大功率直流快充樁替代。
這一趨勢意味著,市場新增的充電樁中,直流樁的占比將持續提升。而直流快充樁需要配備更多、功率更高的模塊電源,這將顯著推高單樁的模塊電源價值。
因此,未來的市場空間將由“樁的數量”和“單樁模塊價值”雙重驅動,整體市場規模的增長將遠超單純的樁數量增長。
二是電動重卡成未來重要增長極。隨著商用車“油電同價”趨勢加速以及港口、礦區、干線運輸等特定場景的電動化需求爆發,專為重卡設計的“超充樁”正逐步落地。
這類充電樁的模塊電源功率普遍達到600kW甚至1MW以上,其對大功率、高可靠性模塊電源的需求是普通乘用車快充樁的十數倍。這一新興賽道一旦啟動,將為充電樁模塊電源市場開辟一個全新的、容量巨大的增量空間。
三是充電樁市場2026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三年倍增”目標設定在2027年實現,如今已處于2025年年底,這意味著2026年將成為整個充電樁產業鏈爆發式增長的關鍵年份。
政策窗口期緊迫,各地建設和招標任務預計將在明年集中釋放,以確保按時完成目標。這一波由政策強力牽引的集中建設潮,將為上游的充電樁模塊電源等核心部件供應商帶來一波強勁而確定的訂單紅利。
![]()
充電樁模塊電源 圖/優優綠能
三、充電樁競爭格局向上游傳導,產業鏈條協同重塑
廣闊的市場前景,正推動充電樁模塊電源行業的競爭從價格轉向技術。企業戰略隨之轉型,技術實力、產品可靠性與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構成了新的競爭壁壘,并直接加速了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的集中,重塑著行業格局。
根據華夏時報數據:
英飛源:直流充電模塊電源市場占有率約29.24%,液冷模塊市占率超90%,外供型市場接近50%。
優優綠能:內銷模塊瓦數市占率約21.65%,外銷占比超40%,與英飛源合計占國內超50%市場份額。
特來電:市占率約15.13%,以“模塊+設備+平臺+運維”全鏈條布局著稱,自研SiC模塊,累計發貨超200萬臺。
通合科技、盛弘股份:位居外供型市場前五,聚焦功率變換與集成方案。
![]()
到2025年,英飛源、優優綠能、特來電三家企業合計市占率超過66%,行業呈現強者恒強態勢。
與此同時,充電樁模塊電源行業競爭格局的收斂與技術要求的提升,直接傳導至上游磁性元件領域。為滿足下游對高功率密度、高頻化與高可靠性的需求,磁性元件企業正積極向整機應用端靠攏:
京泉華、可立克等企業持續加碼車規級磁件與液冷磁模塊研發,通過提高絕緣等級與熱耦合效率,滿足高功率快充樁長時間運行的穩定性要求;
順絡電子、銘普光磁則在高頻磁材料與扁線電感方向發力,圍繞高頻SiC拓撲下的磁損優化和共模干擾抑制進行系統設計。
星特科技等設備企業也在推動磁元件模塊化生產,用柔性自動化設備提升一致性與可靠性,以適應液冷模塊電源的高集成封裝需求。
模塊電源產業鏈的競爭已不再是單一產品的比拼,而是涵蓋“材料-結構-熱管理-封裝”的全鏈路協同優化能力之爭,驅動充電樁模塊電源行業走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結語:充電樁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
在明確的政策目標與緊迫的時間表驅動下,充電樁設施市場正經歷一場從“建樁”到“建好樁”的深刻變革。
快充替代慢充、重卡等新場景涌現,共同推高了充電樁模塊電源的數量需求與價值空間,而激烈的價格競爭也正迫使企業向海外與高端市場尋求出路。
這場由技術與市場雙輪驅動的產業升級才剛剛開始,若想進一步了解充電樁模塊電源市場的具體規模與競爭格局,敬請關注Big-Bit產業研究室,為您提供更深度的產業洞察。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