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福建艦”航母
國產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已正式交付海軍并入列服役,標志著中國海軍進入三航母時代。福建艦作為中國航母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集成了8萬噸級大噸位、先進電磁彈射器與電磁阻攔裝置,代表了我國在彈射型超級航母技術上的自主突破與跨越式進展。
回顧發展路徑,中國航母經歷了由改裝遼寧艦、國產山東艦的滑躍起飛階段,向8萬噸級彈射起飛躍升,體現出穩健的“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建設思路。福建艦關鍵技術與主要設備均為國產,這意味著在彈射型航母領域已基本擺脫“卡脖子”制約,為后續批量建造與技術演進奠定堅實基礎。
發展航母的戰略目標明確:一是更好捍衛國家主權與海洋權益,二是將防御線向遠海推移,以防范潛在對手的遠程打擊威脅,三是保護海外利益、保障海上通道與能源安全。對于大國海軍而言,具備遠海機動作戰能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必要條件,航母編隊在其中發揮核心作用。
福建艦在作戰體系上具備顯著優勢,首先,編隊實現艦載機體系化,搭載空警-600艦載預警機、殲-35隱身艦載機、殲-15T與殲-15DT等多型艦載機及直升機,艦載機種類與數量大幅增加,有助于顯著擴展航母編隊的戰場覆蓋與態勢感知能力。沒有固定預警機的遼寧艦、山東艦編隊可控制海域約30—40萬平方公里,而配備艦載預警機的福建艦編隊可將控制范圍擴大至數百萬平方公里。
![]()
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在福建艦航母彈射起飛
其次,福建艦與現有航母形成協同聯動后,可組建雙航母或多航母編隊。福建艦的預警與指揮能力將為編隊提供情報與空中指揮支撐,使其他航母的艦載機能參與更遠程、更復雜的作戰任務,從而提升整體聯合作戰效能。
第三,電磁彈射器具備更好的功率調節與適應性,相比蒸汽彈射可彈射更廣泛類型的飛機,包括重型反艦或加油無人機,未來艦載無人機的大規模搭載將改變航母的作戰模式與戰術運用。
在作戰思維與平臺選擇上,福建艦與美國福特級雖在噸位、彈射與載機量上有共性,但兩者源于不同的戰略需求與運行環境。美國追求全球存在,需強調續航與高速反應,故多采用核動力航母;中國航母的主要活動海域以西太與印度洋為主,從本土出發相對就近,因此選擇常規動力更契合戰略與后勤現實。
![]()
殲-35艦載戰斗機在福建艦攔阻降落
中國海上面臨的空中威脅強度較高,因此艦載機重點強調制空與近距防御,殲-35的隱身與內置武器艙設計、艦載機掛載遠程防空導彈的能力,都體現出優先爭奪制空權的戰略考量。另一方面,中國在遠程反艦導彈、尤其是高超音速反艦導彈領域取得進展,這使得航母編隊的反艦構想不再單純依賴艦載機攜帶反艦導彈,而可由護航驅逐艦、攻擊核潛艇及遠程轟炸機組成多層次、互為支援的反艦打擊體系,艦載機則承擔補射與奪控空戰的任務,從而提高編隊整體生存力與打擊靈活性。
福建艦入列亦將推動國產航母設計和戰術進一步迭代,未來艦型將在動力、隱身、艦載機種類與自動化水平等方面持續改進,當前存在的短板將在后續建造中逐步彌補。
總之,福建艦的服役不僅提升了海軍遠海機動作戰與戰略投送能力,也標志著中國在航母技術、艦載機體系與綜合作戰理念方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它既是國家海防能力的有力支撐,也是維護海上權益與海外利益的重要戰略平臺。隨著編隊建設與訓練的推進,未來中國航母群的作戰能力將不斷增強,為國家安全與海洋利益提供更為穩固的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