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據新華社消息,我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入列授旗儀式11月5日在海南三亞某軍港舉行。
福建艦是我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也是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舷號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艦由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其電磁彈射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
隨著福建艦入列,中國海軍進入了三航母時代。作為首艘常規動力搭載電磁彈射系統的航母,福建艦具有什么樣的優勢和特點?三航母將如何提高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如何影響西太平洋的地緣政治格局?觀察者網與軍事評論員張軍社進行了對話。
“三個方面的飛躍”
張軍社對觀察者網表示,福建艦的排水量達到8萬余噸,更大的噸位使它可以搭載更多的彈藥和燃油,具有更遠的航程,從而提升它的作戰能力。福建艦動力系統總功率可以達到28萬馬力左右,超過了遼寧艦和山東艦的20萬馬力,已經追上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
福建艦最大的特點,是配備了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張軍社指出,福建艦的艦載機起飛技術實現了代際跨越,從遼寧艦和山東艦使用的滑躍起飛,越過了西方國家的蒸汽彈射,直接使用了電磁彈射技術。這可以稱為“彈射革命”,帶來了三個方面的飛躍。
![]()
首先,艦載戰斗機作戰能力將得到大幅度提升。他表示:“滑躍起飛無法讓殲-15T滿油滿彈起飛,如果戰斗機要保持最大載彈量,那么就難以做到滿油起飛,將影響戰斗機的作戰半徑和航程。如果要裝滿燃料,搭載的彈藥可能就會減少。而福建艦的電磁彈射系統可以使戰斗機滿油滿彈起飛。”
第二個優勢是航母的作戰效率得到提升。張軍社說:“根據報道,山東艦曾經在9天之內進行了570架次艦載機起降,也就是日均起降63架次。福建艦僅需90秒左右,就可以起飛一架殲-15T戰斗機,那么在滿負荷的情況下,它一天內起降可以達到270-300架次。”
第三個方面的飛躍,是海軍作戰能力的飛躍,構成了遠海攻防一體的作戰體系。張軍社指出,電磁彈射極大地增加了機艦適配性,特別是空警-600這樣的固定翼預警機,無法在滑躍式航母上起飛,但使用電磁彈射系統的福建艦就可以搭載。
“與前兩艘航母使用的預警直升機相比,空警-600的偵察預警范圍更大,可以在遠洋上為航母編隊提供數百公里的預警范圍,讓編隊看得更遠、反應更快,”張軍社說,“預警機配合殲-15T和殲-35戰斗機,可以形成完整的遠海攻防作戰體系,大幅度提高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
“三航母只是一個起點”
福建艦入列之后,中國海軍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張軍社認為,航母作為國之重器,其入列既標志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上升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將極大地提高中國海軍的遠海防御作戰能力、擴大防御縱深,實現“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戰略目標。
根據航母作戰運用的規律,擁有三艘航母后,可以實現一艘航母保持戰備執勤,一艘進行作戰訓練,另一艘進行保養維修。
張軍社還指出,殲-15T兼容滑躍和彈射,既可以在福建艦上起飛,也能夠在遼寧艦和山東艦上起飛,對未來遠海協同作戰有很大幫助。他舉例說,如果一艘航母受損,其艦載機可以在其他航母上降落;如果一艘航母正在進行補給,其他航母都可以為它提供掩護。
張軍社表示,隨著中國海軍擁有了三艘航母,并配備了第五代艦載戰斗機殲-35,打擊范圍將覆蓋所謂“第二島鏈”,必然會對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格局產生影響,“不太想看到中國海上力量走出去的國家,可能會有一點不適應。但我想,他們會適應的。”
他認為,考慮到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不斷增長的海外利益以及保護海上交通線的需求,中國需要更多的航母,三航母只是一個起點。未來,中國航母可能朝著航程更遠、自持力更高的核動力方向,以及戰斗機和無人機進行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的方向發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