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天看景,晚上走人”—— 這是很多傳統景區的真實寫照。隨著高鐵網絡普及、旅游消費升級,依賴單一門票收入的盈利模式早已難以為繼。數據顯示,即使是貴州黃果樹這樣的 5A 級景區,也曾面臨 “高鐵通了,游客走得更快了” 的困境,留客難、消費弱成為行業共性痛點。而江蘇省文旅廳的統計更具代表性:2024 年前三季度,全省 4A 及以上景區二次消費占比已達 55%,政策明確 2026 年要突破 60%,這意味著 “后門票時代” 已然來臨。
景區們的焦慮顯而易見:投巨資建的民宿空房率飆到 70%,文創店庫存堆積如山卻總缺爆款,餐飲翻臺率不足 1,游客買張門票就 “打卡即走”。問題的核心不在于資源不足,而在于 “數據不通、體驗不深、運營不活”—— 當票務、餐飲、文創、住宿各搞各的,自然抓不住二次消費的機會。
智慧破局:從 “賺門票” 到 “賺全場” 的三大邏輯
智慧系統的核心不是 “裝攝像頭、搞掃碼支付”,而是用數字化手段串聯起 “人、貨、場”,讓游客主動愿意多花錢、花好錢。從黃果樹的夜游爆款到周莊的元宇宙體驗,成功案例都印證了這三大核心邏輯:
1. 技術 + 文化:打造 “留客型” 沉浸體驗
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是二次消費的基礎。而智慧技術正是 “讓游客留下來” 的關鍵抓手 —— 通過 5G、AR/VR、光影技術,讓自然景觀變身沉浸式劇場,讓文化 IP 落地為可互動的場景。
貴州黃果樹的轉型堪稱典范。針對 “白天看瀑布,晚上無處去” 的痛點,景區打造了 2380 米的沉浸式光影秀,用聲光電技術激活自然景觀,更推出《再回西游》主題夜游,將國民 IP 與陡坡塘瀑布的取景地屬性結合,讓游客 “重走取經路”。這一創新直接讓景區運營時間從白天延伸至夜晚,2023 年夜游收入超 2000 萬元,更帶動安順市過夜游客增速排名第一,住宿、餐飲等綜合消費大幅增長。
同樣,蘇州周莊推出 “數字周莊” 項目,游客掃描古牌樓就能生成虛擬分身,戴上 AR 眼鏡就能讓沈萬三 “親自” 導游,原本兩小時能逛完的古鎮,游客能從下午玩到深夜。數據證明,當游客停留時間從 1 天延長至 2 天,餐飲、住宿等二次消費將增長 3-5 倍。
2. 數據 + 精準:讓消費推薦 “正中下懷”
傳統景區的二次消費靠 “碰運氣”,而智慧系統能讓推薦從 “盲目” 變 “精準”—— 通過統一數據中臺,整合票務、餐飲、住宿、文創等所有業態數據,給游客貼標簽、畫畫像,實現 “千人千面” 的消費引導。
南京玄武湖景區的做法很有借鑒意義:景區搭建數據系統后,游船項目實現掃碼登船、自動計時,不僅解決了排隊糾紛,更能根據游客行程推薦消費 —— 傍晚登船的游客會收到 “游船 + 日落觀景臺小吃” 套餐,帶娃家庭會收到 “游船 + 兒童文創” 優惠券。這套智慧運營讓游船收入從 3000 萬翻倍至 6500 萬,每 10 個游客就有 1 人選擇游船項目。
更進階的玩法是 “跨業態聯動”:某古鎮景區通過數據中臺,將親子門票與兒童餐、文創玩具綁定,住店客人預訂研學項目可享 9 折,最終跨業態消費率從 18% 飆升至 45%。當游客覺得 “推薦正合我意”,二次消費就從 “可選” 變成了 “必選”。
3. 運營 + 創新:讓消費鏈 “持續增值”
智慧系統不僅能 “拉新”,更能 “留舊”,通過數字化運營讓游客變成 “回頭客”,讓二次消費形成長效增長。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文創爆款邏輯值得深思:景區沒有閉門造車,而是緊跟熱點 —— 看到 “爆炸頭鳳頭白鴨” 走紅,迅速推出 “好棒鴨” 系列文創,還發起征名活動、推出換裝服飾,讓文創從 “商品” 變成 “社交貨幣”。配合景區小程序的私域運營,會員積分可兌換文創,老帶新能得門票折扣,最終實現 “門票 40 元,消費 400 元” 的現象級效果。
而背后的支撐是數字化庫存管理:通過系統實時監控銷量,熱門款及時補貨,滯銷款快速調整,避免了 “庫存堆成山、爆款買不到” 的尷尬。同時,智能動態調度讓資源更高效 —— 周末餐飲排隊時,調文創區員工支援;研學項目周中冷清時,推 “周中研學 + 住宿” 套餐,讓閑時客流也能創造收益。
避坑指南:智慧化轉型的 3 個關鍵提醒
不是所有景區搞智慧系統都能成功,這三個 “雷區” 一定要避開:
- 別盲目追高端:中小景區不必一開始就花幾十萬買復雜系統,可從輕量化工具入手,比如先打通票務和文創的積分系統,再逐步升級;
- 別丟了 “人情味”:數據推薦要貼合需求,給老人推緩行路線 + 清淡餐飲,給年輕人推網紅同款,避免機械推薦讓游客覺得冰冷;
- 別忽視員工培訓:系統上線后要教會員工使用,比如餐飲員工能查看客流預警,文創員工會操作積分兌換,否則再先進的系統也是 “擺設”。
從 “資源依賴” 到 “創新驅動” 的必然選擇
門票經濟的落幕,不是旅游業的衰退,而是高質量發展的開始。黃果樹的夜游、周莊的元宇宙、紅山動物園的文創,都證明了一個道理:景區的核心競爭力,早已從 “有什么資源” 變成 “能提供什么體驗”。
智慧系統的價值,就是用數字化手段激活這些體驗 —— 讓自然景觀有文化靈魂,讓消費推薦有精準邏輯,讓運營管理有效率支撐。當景區不再糾結于 “門票漲不漲價”,而是專注于 “如何讓游客玩得更久、花得更值”,二次消費的藍海自然會被徹底撬動。
未來,真正的智慧景區,必然是 “科技為用,文化為魂,運營為脈” 的綜合體。而那些敢于打破路徑依賴、主動擁抱數字化的景區,終將在 “后門票時代” 脫穎而出。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