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深度編譯,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日新說觀點
![]()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周三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表示,美國宣布從該國撤出數百名士兵僅僅是“常態化操作”。此前,北約成員國正面臨日益頻繁的疑似來自俄羅斯的混合攻擊。
美國華盛頓方面上周宣布,將把約700人的步兵旅從羅馬尼亞調回肯塔基州。據悉,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正將戰略重心轉向美國本土邊境保護和印太地區等優先事項。
“這種情況時有發生……請不要過度解讀,”呂特在記者會上表示,“無論何時何地需要,我們都能集體擴大部署規模,包括在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總統尼庫肖爾·丹(Nicu?or Dan)在布加勒斯特科特羅琴宮(Cotroceni Palace)對此作出回應。他表示,當前美軍在歐洲和羅馬尼亞的存在實際上比2020年更為強大,“因此無需擔憂”。
此次表態正值北約領空遭侵犯及混合攻擊事件增加之際。近幾個月來,俄羅斯無人機在波蘭上空被攔截,另有俄制無人機被追蹤至羅馬尼亞境內;丹麥、挪威及德國的機場交通也曾受到來源不明的無人機干擾。
為應對此類入侵行為,北約已同意通過名為“東方哨兵”(Eastern Sentinel)的新計劃,向前線國家增派戰機及防空系統。呂特暗示,新部署能有效填補美軍撤離后的防務空缺。他指出,“東方哨兵”計劃使北約能在必要時向羅馬尼亞等地調動更多力量,這不僅增加了盟友的軍事資產,還更有效地整合了東部防線沿線的現有資源。
![]()
北約目前正在羅馬尼亞開展強化軍事演習。呂特強調,盟國正將參演部隊規模從1500人擴充至5000人以上,以確保在必要時能立即調集所需的全部兵力。
目前,美國在歐洲駐軍約8.5萬人,其中2萬人是在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后增派的。此次撤軍計劃實施后,駐羅馬尼亞美軍規模將縮減至約1000人,主要駐扎在北約黑海行動的關鍵樞紐——羅馬尼亞東部的米哈伊爾·科格尼恰努(Mihail Kog?lniceanu)空軍基地。
盡管美國國會部分共和黨高層議員對此次撤軍提出質疑,但挪威、英國等北約盟國周三均對華盛頓的聲明予以淡化處理。呂特堅稱,無論部隊如何輪換,北約都已做好保衛布加勒斯特的準備。若羅馬尼亞遭受攻擊,北約另外31個成員國將依約馳援,“這使我們不可戰勝,因此我相信無人敢于輕舉妄動。”
從布加勒斯特的視角來看,數百名士兵的去留或許只是防務棋局中的一次常規調動,但它折射出更深層的戰略轉型。在混合威脅日益頻發的當下,單純的地面駐軍規模已不再是衡量安全承諾的唯一標尺。真正考驗北約東翼防線的,不僅是快速調兵的能力,更是盟國間面對新型且模糊的安全挑戰時,能否保持高度的政治互信與協同反應機制。這種無形的紐帶,往往比有形的駐軍更為關鍵。
![]()
對于大國間的軍事部署調整與地區安全的關系,你有哪些觀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作者介紹
維克多·杰克(Victor Jack)是 POLITICO 的記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