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來源于@直新聞
時隔一年,中國終于恢復美國小麥進口,這釋放什么信號?可特朗普卻反復無常,踩中國紅線,難道他忘記了美國麥農的滯銷辛酸嗎?
![]()
特朗普發言 資料圖
就在中美關系因高層會晤,而透出一絲暖意之際,一記突如其來的轉折,讓所有人都愣住了。6號,中國企業剛剛簽下12萬噸美國小麥的采購單,這本是展現合作誠意的實在舉動。可誰都沒想到,美方居然接連做出兩個令人費解的動作,讓初現暖意的雙邊關系驟然降溫。
![]()
特朗普簽字
這場風波要從頭說起。就在中國下單采購美國小麥的兩天前,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剛剛明確劃定了中美關系的四條紅線——臺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和發展權利。按理說,只要美方稍加留意,就可以輕易避開這些紅線,兩國關系就可以平穩向前。但現實卻出人意料,特朗普政府非但沒有注意,反而選擇了頂風作案,連踩中國兩條紅線。
![]()
中國下單采購美國小麥
第一,是美國國務院妄言,明年中方接棒APEC主席國舉辦相關會議之際,應該允許臺當局所謂“充分、平等”地參與進來。這明顯是觸犯了中美關系最敏感的紅線——臺灣問題。為什么這么說?首先,APEC作為一個經濟合作論壇,對成員的資格評判,是基于經濟實體,而不是主權國家,所以中國臺灣地區在中國大陸的允許之下,加入了APEC組織。但APEC官方規定,臺灣地區只能是以“地區經濟體”的身份加入,而不是主權國家。并且大陸是有條件的,臺灣地區在APEC中的稱呼,必須是“中國臺北”,當時大陸的考量,就是在不違背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情況下,幫助臺灣地區最大程度的發展。但美國現在說要讓臺灣地區“平等”的參與進來,這就不行了,美國對這一特殊安排,一味講究所謂“平等”,反倒暴露了美國試圖把臺灣問題“國際化”,分裂中國的禍心。
![]()
美方觸犯了中美關系最敏感的紅線
第二,是美國社會的對華不友善的情緒,正在迅速蔓延,并以立法形式固化下來。最近,美國法院作出裁決,認為佛羅里達州禁止中國公民購買土地和房產的法案“沒問題”。可能有朋友會低估這事的危害,但其實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于,這樣的歧視性立法,在美國并非孤例。截至目前,美國已經有30多個州政府,都出臺了類似針對中國公民權益的限制法案。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美國一直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和人權理念,更開啟了一個危險的先例——美國今天可以禁止中國人買房,明天就可能限制中國人就業、教育甚至人身自由。這種立法式歧視的蔓延,已經讓在美中國公民的基本權益面臨嚴重威脅。更令人憂心的是,這種立法可能激化社會對立情緒,未來在美中國人的人身安全,都可能失去保障,這是對中國人人權的嚴重踐踏。
![]()
美國如果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將重創自己國際形象和軟實力
歷史的經驗一再告訴我們,任何建立在歧視與壓迫之上的政策,終將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今天美國某些勢力重蹈“排華”覆轍的所作所為,不僅違背了聯合國憲章倡導的基本人權精神,更與當今世界開放合作的大勢背道而馳。中國不計前嫌,恢復美國農產品進口,還調整了對美關稅,就已經證明中方始終保持著最大的誠意和耐心,但同時希望美方牢記,中方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公民權益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美國如果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僅會損害兩國關系,更將重創自己國際形象和軟實力。在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歧視與對抗從來沒有贏家。美國應該明白,任何試圖通過壓制他國來維持自身優勢的做法,終將被時代所拋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