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氏瓊
11月4日,在重慶市舉辦的“大地情深”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屆群星獎頒獎活動的舞臺上,山西選送的聾人舞蹈《蒸蒸喜樂》榮獲我國群眾文化領域政府最高獎——“群星獎”。
《蒸蒸喜樂》創作靈感來源于山西特色面食莜面栲栳栳,以“生活的蒸蒸日上”為主題,借助歡快的秧歌步、富有節奏感的鼓點等極具山西特色的舞蹈元素,呈現地方獨特的文化風貌,展現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新農村充滿活力的生活圖景。
![]()
舞蹈中,《蒸蒸喜樂》的舞者們用靈動的舞步演繹農家民俗場景,圍著一只巨大的“蒸籠”,不斷起落、跳躍、舒展。舞蹈情感表達純粹而細膩,質樸而真摯,體現了山西人民勤勞、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
據了解,《蒸蒸喜樂》由基層文化工作者和聽力殘疾人、特教老師共同創作,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體現了基層文化創作的活力與成果,勾勒出山西群眾文化和殘疾人文化“百花齊放”的繁榮圖景。此次獲獎,既是對山西近年來群眾文化和殘疾人文化工作成果的肯定,更是三晉文化“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山西殘聯大力支持和鼓勵全省廣大殘疾人積極參與文化藝術創作,以本土文化為根基,以創新為動力,以殘疾人需求為導向,創新發展特殊藝術,不斷推出優秀作品。
“群星獎”由文化和旅游部設立,評獎活動三年一屆,旨在表彰由群眾文化工作者和文藝愛好者創作、表演的優秀作品。本屆群星獎共有1996個演出單位的5039個作品(團隊)、29.5萬群眾文藝工作者參評,經過初選、復評及終評,最終從全國報送的數千部作品中評選出60個獲獎作品(團隊),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廣場舞、群眾合唱各10個。
編輯:周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