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鐵板神數(shù)
鐵版神數(shù)是中國古代命理術數(shù)之一,相傳由宋朝時的邵雍(邵康節(jié))所發(fā)明,這個說法沒有確實的證據(jù)。鐵板神數(shù)興盛于清代。相傳鐵板神數(shù)大師僅靠算盤撥算幾下,以查條文形式批命,便可盡泄天機,尤其是“六親”生肖,一一道來,應驗無誤,其準確率令人咋舌稱嘆。
![]()
邵雍傳世留下的著作有十余萬字,其中包括《皇極經世》。以先易數(shù),用元、會、運、世等概念推算天地之演化及歷史之循環(huán),從河圖、洛書等發(fā)展演變而來的鐵(版)板神數(shù)的早期版本便在此時出現(xiàn)。當時人們尊稱邵雍為“邵子”,而鐵板神數(shù)也被稱“邵子神數(shù)”。
鐵板神數(shù)源于宋朝,由于長達一千多年的輾轉傳抄,原文難免有一些缺失遺漏。到了清朝中葉,道長鐵卜子對其進行整理、校訂。而此后,邵子神數(shù)即改稱鐵板神數(shù)。也就在這個時間,鐵板神數(shù)大為流行,由于它推算六親十分靈驗,每為人們津津樂道。
而鐵卜子本人的真實生平,已無從考證。相傳,鐵卜子原本與許多文人一樣寒窗苦讀,希望能科舉中第,加官進爵。后鐵卜子雖考中進士,但生不逢時,一時看破紅塵,便出家做了道士,開始鉆研術數(shù),將邵子皇極數(shù)、子平術、紫微斗數(shù)、奇門遁甲、周易納甲、星占等學識融會在一起,并創(chuàng)下了鐵版神數(shù)。
除了起例的法訣之外,為了配合當時的事物,鐵卜子在條文中加進了清代的官場稱謂,起例方面又配合了當時的時憲歷。從很多跡象來看,除了鐵卜子外,整理鐵板神數(shù)者,清代還另有其人,結果就造成了鐵板神數(shù)的多個版本。
![]()
鐵板神數(shù)在清代乾嘉年間盛行一時。近來,港臺電視報紙就鐵板批命大肆渲染,致使鐵板神數(shù)轟動一時,亦令一些命學愛好者臨淵羨魚、躍躍欲試,掀起一股批算神數(shù)熱潮。
鐵板神數(shù)包括了易卦、河圖洛書、納甲、子平八字、紫微斗數(shù)、七政四余等幾方面的知識,紫薇斗數(shù)和七政四余主要是條文的構成,編著者用簡潔的術語概括了很多復雜的人生遭遇,由于這個原因,要自如運用鐵板神數(shù),就得具備上述各方面的知識基礎。
鐵板神數(shù)的局限,是推斷財運和流年不夠準確。究其原因乃是一個先天之命和后天之運的問題,因為鐵板神數(shù)的這個數(shù)是先天之數(shù),推六親自然靈驗,但財運流年包括了一個后天改造在內,加上還有趨避的作用在,禍福吉兇并非一成不變。結果,以先天之數(shù)來推后天之運便見不足。
鐵板神數(shù)的運算也是從八字入手,經過一系列的數(shù)字運算,得出條文數(shù),再查相應的條文解釋。程序將得出的條文,按內容分為以下幾類:父母出身、兄弟姐妹、婚姻夫妻、子女、性格、事業(yè)財運、流年運程、師友、健康等共十項。
![]()
一般認為“鐵版”二字,有兩種解法:
其一是鐵版神數(shù)靠譜,根據(jù)它算出來的結果如鐵一般事實,故稱“鐵版神數(shù)”。
其二和鐵卜子道長有關,他以一種神數(shù)為人算命,并把條文大為修改整理,以合當時社會環(huán)境事物。因此也叫鐵板神數(shù)。故鐵版神數(shù)中的“鐵版”,意思是“鐵卜子版本”成“鐵道人版本”的神奇術數(shù)的意思。
但《鐵版神數(shù)》興起與流行時卻在清代中葉,條文與明代宮延御用的《皇極分經數(shù)》最為類似。這套《皇極分經數(shù)》亦為現(xiàn)時坊間所流行的嶺南派一萬二千條文版本之始祖。現(xiàn)時坊間流通的《鐵版神數(shù)》條文,大部分從清代道光版的《神機妙算鐵版數(shù)》刻印本所抄錄出來,此刻印本也是根據(jù)《皇極分經數(shù)》所修改而演變出來的第一部“神數(shù)”。
根據(jù)中國齊魯出版社所翻印的清代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子部中,可看到兩部有關鐵版數(shù)的書籍被收納在書目內,分別為道光刻印本全十三卷的《神機妙算鐵版數(shù)》及舊鈔本的《鐵版數(shù)不分卷》,而在所有四庫書目中,卻沒有《皇極分經數(shù)》的記錄資料,由此可見《皇極分經數(shù)》在清代已被《鐵版神數(shù)》所取代。
一般來說,鐵版神數(shù)都有一個叫“考時定刻”的過程,據(jù)鐵版神數(shù)者所說,那是因為客人提供的時間只是一個大概,并不是真正的出生時間,鐵版從業(yè)者要將客人的出生時間推至一時辰有八刻、一刻有十五分的精細度,才可達致最精確的推斷。
![]()
鐵版業(yè)者會打出一些條文,然后問客人是否正確。經過一輪驗證,完成“考時定刻”的程序后,鐵版業(yè)者便會開始打出其他條文,一般包括一些六親情形及不同歲數(shù)的條文等。所有條文經排列整理后,就成為一份鐵版神數(shù)的命書。
對于鐵板神數(shù)“考時定刻”方法亦有南派與北派之分別,南派一般重于用日干支和時干支來推算演化,而北派則重于用月柱和時辰干支,其演化過程不離于易的先后天數(shù)變化,以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取數(shù),準確考刻以后,則運用所取天干地支的數(shù)加入先后天數(shù)變化,而準確推算出條文,正宗鐵板神數(shù),書卷應有二十卷,部分分支流派,大多數(shù)用十二卷,或者八卷,由于部分縱卷有缺失,就算“考時定刻”準確,所推算的條文與正宗卷亦有相關出入。南派鐵板神數(shù)隨南流香港的前輩由大陸傳至香港,而北派鐵板神數(shù)近代已幾乎失傳。
如果你之前就閱讀了《樸易天下》全文,就應該發(fā)現(xiàn)了,鐵板神樹在此書中的占比是非常小的。為什么呢?我并不否認鐵板神樹的底層邏輯,但它是查條文來給出答案的。而我一直堅持,玄學是活的,不應該被“框定”。所以我一直沒有在鐵板神數(shù)上用功,而且我在鐵板神數(shù)這方面,沒有實踐的基礎。每天的客戶,不會找我說,你給我用鐵板神樹看一下。
經常使用的術數(shù)是八字,六爻,奇門遁甲,紫微斗數(shù)這四個。包含大六壬,小六壬,鐵板神數(shù),太乙神數(shù)都是基本不用,只是大概學過。
摘自獨立學者,作家靈遁者科學作品《樸易天下》
![]()
作者簡介:靈遁者,中國獨立學者。原名王銀,陜西綏德縣人。1988年出生,現(xiàn)居西安。哲學家,藝術家,作家。代表作品《觸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變化》《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全》《筆有千鈞》《非線性波動》《見微知著》《探索宇宙》《偉大的秘密》《自卑之旅》《云淡風清》《我的世界》《牙牙學語》等。其作品樸實大膽,富有新意。
個人座右銘:生命在于運動,更在于探索。
靈遁者熱讀書籍有:科普六部曲,國學三部曲,散文小說五部曲。
科普五部曲分別為:《變化》《見微知著》《探索生命》《重構世界》《觀自在大千世界》《信息與關系》。
國學三部曲分別為:《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觀園》《樸易天下》。
散文小說五部曲分別為:《偉大的秘密》《非線性波動》《從今往后》,《云淡風輕》《我的世界》《春風與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