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其中提到,優化金融機構體系,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專注主業、完善治理、錯位發展。
針對中小銀行發展路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他指出,對中小銀行來說,主要是發揮自身組織架構層級較少,對市場反應快速靈活的優勢,聚焦區域或特定領域客戶進行深耕細作,針對特定客戶群體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中小銀行可聚焦區域或特定領域客戶深耕細作
婁飛鵬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對金融的需求不僅表現為總量擴大,還表現為結構的變化,這需要銀行業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銀行機構體系,需要各類銀行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發展需要,基于自身優勢進行差異化經營。
針對中小銀行發展路徑,婁飛鵬說,主要是發揮自身組織架構層級較少,對市場反應快速靈活的優勢,聚焦區域或特定領域客戶進行深耕細作,針對特定客戶群體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記者注意到,日前,中央金融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王江在接受采訪中指出,進一步優化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專注主業、完善治理、錯位發展,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上優勢互補、各展所長;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完善機構定位,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嚴格中小金融機構準入標準和監管要求,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強化政策性金融機構職能定位,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
在近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時表示,目前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超過500萬億元。他還提到,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機構體系日益完善。大型機構主力軍和壓艙石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小機構服務當地、特色發展取得實效。
繼續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當前,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金融業展現出較強的韌勁和求變精神,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但在此過程中,中小金融機構發展面臨更多挑戰。
記者注意到,最新披露的《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金融系統深化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其中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成功定向增發5200億元用于補充資本金;穩妥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減量提質,加快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機構改革轉型。
報告還顯示,穩妥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綜合運用兼并重組、市場退出等方式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強化具有硬約束的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早期糾正機制,做好證券公司個案風險化解。
李云澤在前述會議上介紹,“十四五”時期,始終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作為監管部門的首位主責,把穩妥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作為重中之重。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決落實“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這16字方針,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李云澤還說,重點地區“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險方案,綜合采取兼并重組、在線修復、市場退出等多種方式,有力有序推進實施。當前,無論是高風險機構數量還是高風險資產規模,都較峰值大幅壓降,在金融體系中占比都比較小,風險完全可控。相當部分省份已實現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動態清零”。
對于下一步工作考慮,上述報告提到,繼續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完善中小金融機構功能定位和治理機制。
記者還注意到,“十五五”規劃建議也提到,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強化央地監管協同,豐富風險處置資源和手段,構建風險防范化解體系,保障金融穩健運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