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萊的自由黨領導地位已淪為電影《老板度假去》的翻版。她早已是政治尸體;唯一剩下的問題只是同事們何時將她從領導位置上清除。
除非出現一個尚未顯現的緊急替代人選,否則萊作為政治死鴨可能還要被抬著走一段時間。
即便如此,挑戰者接任的時機和方式也可能因戰術考量而推遲。過于粗暴地清除萊可能會牽連到下一位繼任者。
因此,這具了無生氣的萊軀殼或許能撐到新年——甚至可能挺過五月預算案或明年中期的冬季休會期。
但她的權威早已支離破碎。選民們根本不愿給她任何機會,就連盟友也開始質疑萊所代表的價值觀是否足以支撐任何實質性東山再起。
盡管政治復出曾多次突破概率極限,但實在無法想象萊要如何扭轉命運。
![]()
最新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創歷史新低,延續了此前民意調查的下跌趨勢。唯一挽回局面的方式是在適當時機更換領導人,同時進行政策調整以重振政治競爭力。
但對聯盟黨而言,這究竟意味著什么?核心應圍繞經濟現狀及復蘇策略展開,但自由黨在經歷多年經濟管理不善和改革畏縮后,已喪失昔日在該領域的公信力。
根據數據,反對黨領袖的凈滿意度為負33——比彼得·達頓在今年早些時候慘敗選舉前夕面臨的極端低值更為糟糕。
僅有四分之一選民對萊伊的表現表示滿意,而不滿意度高達58%。該不滿意度甚至高于工黨的兩黨優選支持率,目前政府以57-43的比分遙遙領先聯盟黨。
聯盟黨的初選得票率現已跌至歷史最低點,僅剩24%,創下新底紀錄。
需注意的是,這是自由黨和國家黨的總得票率。若單獨計算,自由黨的初選得票率可能僅徘徊在十幾個百分點,對主要政黨而言這堪稱災難性結果。
作為參照,在不到半年前的五月大選中慘敗時,聯盟黨仍獲得了近32%的初選得票率。
如今他們的民調結果比那場災難還要低八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工黨的初選得票率為36%,較五月份高出1.5個百分點。
單看此數據并不突出,但與官方反對黨的困境相比則顯得尤為亮眼。單一民族黨的支持率持續飆升,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已達15%,創下新紀錄,且遠超上次選舉得票率的兩倍有余。
萊伊將無法保住領導職位。事情就這么簡單。自從不到半年前接任以來,她從未經歷過任何類似政治蜜月期的階段,而且即使她的支持率有所提升,也無法在選舉臨近時使她免遭同僚的憤怒。
若不作出改變,自由黨和國家黨在下次選舉中的表現將比上一次更差,這幾乎是難以想象的。
盡管萊伊很有可能會安然度過今年最后兩周議會會期的“屠殺季”——原因如前所述——但當2026年議會復會時,并不會出現什么夏季重啟。
![]()
萊伊將無法保住領導職位。事情就這么簡單。自從不到半年前接任以來,她從未經歷過任何類似政治蜜月期的階段,PVO寫道。
一切照舊,一個缺乏競爭力的反對黨既無法團結一致,也無法制定出值得考慮的替代議程。
反對黨面臨的問題在有任何好轉機會之前只會進一步惡化,這也是潛在替代領導者們目前不急于取代萊伊的另一個原因。
就目前而言,她成了一個有用的傻瓜,其用處僅在于需要有人坐在反對黨領袖辦公室里,直到找到合適人選來協助重啟。
將自由黨領導權描述為燙手山芋都算是輕描淡寫了。這位主要政黨中保守派的首位聯邦女性領袖,將不會對總理職位構成實質性挑戰。
考慮到自由黨隊伍中女性成員的匱乏以及該黨在女性選民中的糟糕表現,如何罷免她的方式就成了如何接替萊伊這一難題中的微妙環節。
盡管工黨政府(及總理)本身遠非受歡迎,但反對黨的支持率依然低迷。阿爾巴尼斯51%的不滿意度通常會讓政府感到擔憂,但在聯盟黨困境的背景下卻并非如此。
選民可能對工黨政府或總理評價不高,但根據選舉后月復一月累積的民調結果,他們毫無興趣將權力轉移給主要政黨的另一方。
事實上,目前反對黨的弱點如此突出,以至于澳大利亞在聯邦層面幾乎成了單一政黨制國家,對工黨的有限制衡僅來自綠黨在參議院掌握權力平衡。
這或許算是不幸中的萬幸。當聯盟黨仍在為如何應對凈零排放議題而自我消耗時,樂觀主義者會記得2009年的類似困境——當時托尼·阿博特對時任反對黨領袖馬爾科姆·特恩布爾發動突襲,改變聯盟黨在碳排放交易問題上的立場,最終在2010年大選中險些擊敗朱莉婭·吉拉德。
今昔縱有相似之處,差異卻更為深刻。經歷2025年大選結果后,如今的聯盟黨已淪為選舉殘兵。當年工黨僅掌握七個席位的微弱優勢。
同樣,盡管當時自由黨內部分歧嚴重,但與國家黨的合作關系遠未如現今這般支離破碎。
如今黨內處處彌漫著人格沖突,而2009年主要僅集中在馬爾科姆與托尼之間。
當前保守政黨不僅在與工黨的對抗中式微,更在溫和派與保守派兩翼遭受“藍綠色獨立候選人”和“單一民族黨”的侵蝕。
中右翼選票正在碎片化,黨內戰略家們對此束手無策。
萊伊目前唯一的喘息之機在于:局勢已絕望到無人愿接手這個爛攤子——議會團隊人才凋零到如此境地,她或許反而能憑借“不值得爭奪”的職位多擔任一段時間領袖。
還有誰能做得更好?即便有潛在人選,在當前環境下接手前也必定三思。
畢竟下一代政治精英大多未能在2025年贏得席位,而成功當選者現在更關心如何抵御下一輪選舉沖擊,而非領導權野心。
本文為深度編譯,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作者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