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的話:
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回眸過去,令人振奮。為充分展示五年來全市上下全力穩增長,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開創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火熱實踐,即日起,福清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十四五”奮進足跡》系列報道,用全媒體視角,深入基層一線挖掘五年來福清全市上下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進故事,全方位展現新時代福清發展脈搏與時代新貌。敬請關注!
下面來看
《“十四五”奮進足跡》系列報道
第四篇
《能源產業:鍛強經濟發展引擎》
興化灣海上,海風驅動“白色風車”轉動;群山之間,風力發電機迎風矗立;廠房屋頂光伏為基礎設施持續供應綠電;國能福州熱電廠機組正高速運轉,卻不見傳統火電廠常見的煤灰飛揚……在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一幅“風生水起、風光無限”的高效、清潔、低碳的能源生態畫卷正在繪就。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能源產業正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十四五”期間,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立足資源優勢、完備的工業體系及廣闊的市場需求,科學規劃布局,加快實施能源項目,聚力打造能源產業新高地。
![]()
綠色煤電升級
夯實供能基石
近日,國能熱電公司二期2×660兆瓦超超臨界熱電聯產工程3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標志著福建省“十四五”重點能源保供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這為公司加快建設成世界一流清潔低碳發電企業、打造綜合能源應用示范基地奠定堅實基礎。”國能(福州)熱電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林鋮煒表示,“單臺機組每年預計新增發電量33億度電以上,增加營業收入超10億元,對外工業供熱方面可實現超高壓大容量多能級供熱能力。”
![]()
據了解,國能熱電公司二期項目規劃建設兩臺660兆瓦超超臨界熱電聯產機組。此次投運的3號機組,采用的“雙中壓缸汽輪機超高壓多能級供汽機組”,是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入圍項目,填補了大容量高參數多能級工業供熱的行業空白。目前,該項目4號機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國能熱電公司
是江陰港城經濟區電力供應的中堅力量
自建廠以來
累計節約標煤近70萬噸
減少碳排放200萬噸
兩期項目全部投產后
預計全廠年發電能力將
提升至126億千瓦時
供熱能力將超過2500噸/小時
穩定保障園區企業生產用能需求
與此同時,江陰港城經濟區還借力福清核電零碳優勢,推進核能供汽項目建設。通過福清核電兩臺機組的技術改造,產生中低壓蒸汽向園區輸送,與國能熱電形成“雙熱源”供應模式。這一模式既穩定企業用汽需求,更有助于企業有效應對“碳標簽、碳關稅”等國際貿易綠色壁壘。
![]()
逐風化電
筑就能源新高地
如果說國能熱電公司是“傳統能源標桿”,那么,隨著海上風電正成為清潔能源舞臺上的新主角,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則可以說是“新能源先鋒”。
日前,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研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最大的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順利下線。該機組在年平均每秒10米的風速下,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1億度清潔電能,可滿足5.5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可節約標準煤3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萬余噸。
![]()
制造業的核心是創新
自落地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以來,東方電氣集團深耕海上風電機組研發,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以技術創新為能源轉型提供堅強支撐。從2019年成功自主研制亞太地區首臺單機容量最大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到2024年成功自主研制全球首臺單機容量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實現了海上風電重大裝備國產化、技術自主化。
東方電氣集團只是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做強做大風電裝備制造業基地,化“藍海綠洲”為能源資源紅利的企業之一。
2015年,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落地江陰港城經濟區。10年間,這里從一片千畝沙地“變身”成為集技術研發、設備制造、檢測認證、建設安裝、運行維護于一體的世界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引領福建海上風電事業從“一片空白”走向“世界領先”。
截至2024年,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已引進金鳳科技、東方電氣等知名海上風電裝備產業企業,涵蓋風機、葉片、發電機、結構件等環節的完整上下游產業鏈;興化灣海上風電場共安裝59臺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57.4兆瓦。風車卷云海,將豐沛的風能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綠色電能。
![]()
港口物流電動化
描繪零碳藍圖
日前,由福建八方物流投資的15輛新能源牽引車在福州港江陰港區成功交付,標志著江陰港區在綠色港口建設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
本次集中交付的新能源牽引車
在充電效率、續航里程、能源消耗等
關鍵指標上實現全面優化
預計每年合計可節約柴油600噸
減少碳排放約1750噸
近年來,福州港江陰港區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港口建設、運營全過程。隨著1-7號泊位更新配置8臺純電動流動機械和35臺新能源牽引車,福建首個全電動、零排放碼頭融港碼頭正式投產運營,中遠海運化工碼頭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江陰港區“零碳港口”建設初具成效。
![]()
此外,江陰港城經濟區還通過優化產業鏈布局,推動園區企業間原料互供、產品循環,形成“原料—產品—副產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
如今,園區已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7家省級綠色工廠12家。江陰東部產業園憑借產業集聚度高、布局集約、能碳管理規范等優勢,正積極申報國家級零碳園區。
![]()
從火電的“清潔供暖”
到核電的熱電聯產
再到風力發電
江陰港城經濟區這片熱土
以實打實的舉措
構建多能互補的現代能源體系
為福清乃至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
提供強大能源支撐
![]()
![]()
![]()
![]()
![]()
![]()
![]()
![]()
![]()
![]()
![]()
![]()
![]()
文 滕端欽 圖 林雙偉 福清市影像中心
編輯 陳盼蘭 何晶晶
審核 張晨 謝雄
監制 吳凌 峰 毛晨熙
發現城市管理問題
拍照上傳舉報
一鍵直達“融壹拍”小程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