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把孫中山和偉人放在一塊兒比,說誰的功勞大、誰的本事強,其實這根本不是一回事。不是誰比誰差,是他倆面對的中國、要解決的事,壓根不在一個維度上。
孫中山當(dāng)年鬧革命,心里裝的全是“救中國”。那會兒清朝還沒倒,列強拿著《南京條約》《馬關(guān)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壓著,老百姓連“我是中國人”的底氣都沒有。1894年他在檀香山找華僑湊錢建了興中會,第一次喊出“驅(qū)除韃虜,恢復(fù)中華”;1905年又在東京搞了同盟會,把“三民主義”當(dāng)成革命的目標(biāo)。可革命哪有那么容易?廣州起義時,他帶著幾百人硬拼,最后死了不少人,連尸體都沒人敢收;黃花崗起義更慘,72個烈士埋在一塊兒,他看著名單,好幾天沒說話。直到1911年武昌起義槍響,清朝才算倒了,可他剛當(dāng)上臨時大總統(tǒng),手里連像樣的軍隊都沒有,只能把位置讓給袁世凱。后來想搞護法運動、護國運動,要打袁世凱、斗北洋軍閥,還得靠西南軍閥幫忙,結(jié)果那些軍閥打完仗就占著地盤收稅,根本不管什么“三民主義”。他在廣州建元帥府時,軍餉大多靠華僑捐,有時候士兵連頓飽飯都吃不上,他攥著空蕩蕩的糧餉賬本,急得睡不著覺,卻沒轍。他能叫醒裝睡的國人反封建,卻沒找到讓中國真正站起來的路,1925年臨終前,他握著宋慶齡的手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話里的遺憾,隔著多少年都能感覺到。
![]()
再看偉人,他面對的中國更難:清朝沒了,可成了軍閥混戰(zhàn)的爛攤子,張作霖、吳佩孚這些人你打我我打你,老百姓連種地都不安生;后來日本又打進來,占了大半個中國;好不容易把日本打走,國民黨又搞獨裁,苛捐雜稅多到老百姓喘不過氣。偉人從一開始就沒走孫中山的老路,他不依賴軍閥,也不只靠城里的知識分子,而是扎到農(nóng)村里去。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他帶著剩下的隊伍上井岡山,剛站穩(wěn)腳跟就搞“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農(nóng)民第一次拿到屬于自己的地契,攥在手里哭,說“跟著毛委員,以后有飯吃了”。長征路上,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不少人餓死、凍死,可沒多少人掉隊,因為大家知道,跟著他不是為了某個人,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不再受窮。1938年他寫了《論持久戰(zhàn)》,把抗日戰(zhàn)爭分成防御、相持、反攻三個階段,還在敵后建了無數(shù)根據(jù)地,發(fā)動老百姓搞游擊戰(zhàn):婦女們做軍鞋、兒童團放哨,連老大爺都知道“把鬼子引進山溝里打”,不像國民黨那樣只靠正規(guī)軍硬拼。解放戰(zhàn)爭時更明顯,就拿淮海戰(zhàn)役來說,543萬民工推著小車送糧食、抬擔(dān)架,連獨輪車都湊了200多萬輛,有的民工推著車走幾百里,鞋底都磨破了——他解決了孫中山?jīng)]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把老百姓真正動員起來,讓中國有了能擰成一股繩的力量。
![]()
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里提“三民主義”,想讓中國走“民主、民權(quán)、民生”的路,可他沒做到的,偉人一步步實現(xiàn)了。1949年建國后,偉人第一件事就是搞土改,1950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全國三億多農(nóng)民分到了土地,再也不用給地主交租子;接著又搞“一五計劃”,從造不出鐵釘(那會兒鐵釘都叫“洋釘”),到1956年長春一汽造出“解放牌”汽車,1958年沈陽飛機廠造出殲-5戰(zhàn)機,再到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慢慢有了自己的工業(yè)底子。孫中山當(dāng)年最怕中國被列強瓜分,可直到他去世,上海、天津還有外國租界,外國人在中國人的地盤上還能橫著走;而偉人1949年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刻起,外國租界沒了,列強再也不敢隨便欺負中國。1950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更不用提,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聯(lián)合國軍,中國硬是把他們打回了“三八線”,這在孫中山那個年代想都不敢想——不是武器突然變強了,是整個國家擰成了一股勁,工人加班造炮彈,農(nóng)民捐糧食,連小學(xué)生都省下零花錢支援前線,這種凝聚力,是孫中山?jīng)]機會看到的。
![]()
有人說孫中山是“革命先行者”,這話沒毛病。他就像第一個舉著火把闖黑夜的人,把封建帝制那堵墻撞開了個口子,可他沒力氣把墻徹底推倒,也沒找到走出去的路。偉人是沿著他的火把光,找對了方向,不僅把墻推平了,還修了一條能讓所有人走的路,甚至在路邊種上了樹、挖好了井。孫中山面對的是“怎么把舊的打碎”,偉人面對的是“怎么把新的建好,還能守住、讓老百姓過好”——一個是破局,一個是立局加守局,要做的事、要克服的難,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現(xiàn)在再拿他倆比誰強誰弱,其實是沒看懂歷史。孫中山有他的偉大,他敢在沒人敢反抗的時候站出來,喚醒了一代人;偉人也有他的偉大,他把一個支離破碎、一窮二白的中國,變成了一個獨立、自主、能讓老百姓挺直腰桿的國家。他倆都是為了中國好,只是生在不同的時代,扛了不同的擔(dān)子,根本沒必要放在一個秤上稱。
![]()
要是真要琢磨,不如想想他們都想實現(xiàn)的“讓中國好起來”這個目標(biāo)——孫中山?jīng)]走完的路,偉人接著走通了,這不是誰比誰厲害,是時代需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而我們該記住的,是他們都為中國拼過命,都值得被尊敬,而不是非要分個高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