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
前言
奧運冠軍陳夢帶著一身故事和純粹熱愛,終于要重返賽場了,曾因 WTT 不合理規則、滿身傷病無奈退賽,休戰九個月里還扛著鋪天蓋地的網暴與謠言,可她沒被打垮。
如今 31 歲的她心態大變,拋開所有爭議,只想著好好打球,從零積分起步,前輩鄧亞萍的力挺、身體的舊傷隱患、賽場上的頂尖對手,都成了她回歸路上的注腳。
這位老將能否頂住重重壓力,在熟悉的賽場再創驚喜?這場為熱愛而戰的征程,又會寫下怎樣的篇章?
休戰歸來
![]()
11月4日,一條簡單的“我們澳門見”動態,讓沉寂近一年的乒壇再次聚焦于陳夢,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激昂的宣言,只有一句像和老朋友打招呼般的邀約,卻讓無數關注她的人瞬間提起了精神,這位奧運冠軍,真的要帶著純粹的熱愛,重新回到那個既熟悉又充滿挑戰的賽場了。
2025年7月,陳夢正式宣布復訓的消息傳來時,不少人還在猜測她的回歸意圖,但隨著后續的比賽和采訪,大家漸漸發現,這個31歲的老將心態早已悄然改變。
![]()
她不再被過往的爭議所牽絆,也不再想著要去證明誰對誰錯,眼里只剩下對乒乓球最本真的渴望,就是想好好打球,贏下每一分屬于自己的較量。
在2025年澳門國際乒聯世界杯上,陳夢以0積分的身份開啟了自己的復出首戰,按照賽事規則,她需要從小組賽打起,一步步向更高階段的賽事推進,小組賽階段,她狀態穩定,順利晉級淘汰賽。
![]()
不過這場回歸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陳夢面臨的挑戰遠比想象中更多,首先是競技門檻的壓力,0積分起步意味著她需要從國際賽事的資格賽開始打起,一步一個腳印地積累積分,才能獲得參加更高級別賽事的資格,這比那些擁有高積分的選手要多走不少彎路。
![]()
其次是自身的局限,31歲的年齡在競爭激烈的乒壇已經算是老將,身體的恢復速度遠不如年輕選手,腰椎和膝蓋的舊傷雖然經過9個月的休戰有所緩解,但并沒有完全恢復,在高強度的連續比賽中,仍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傷病復發。
再者賽場上的對手實力強勁,尤其是全運會的女單賽場,孫穎莎等頂尖選手狀態正佳,2025年全年僅輸4場比賽,競技狀態處于巔峰,這也讓陳夢的沖金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
退出世排1年
![]()
時間回到2024年12月,陳夢和樊振東不約而同地發布聲明,宣布退出WTT世界排名,這一決定在當時的乒壇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不僅體育界高度關注,就連官媒也進行了相關報道和討論。
兩人在聲明中直白地指出了退出的原因,WTT排名規則與運動員權益失衡,身體已經無法支撐強制參賽的要求。
![]()
當時的排名體系對頂尖選手有著諸多限制,世界排名前10的選手每年必須參加至少12項賽事,要是因為傷病、生育等原因無法參賽,不僅需要提供嚴苛的證明,每缺席一站比賽還得繳納數千美金的罰款,而且這筆罰金沒有上限。
更關鍵的是排名積分直接和后續奧運、世乒賽的資格選拔掛鉤,一旦退賽,不僅要扣錢,還會影響未來的參賽資格。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套“退賽罰款制”已經沿用了四年,但官方從未主動向運動員告知具體細則,當陳夢等人提出疑問時,得到的回應卻是“默認頂尖選手知曉”。
![]()
而陳夢在巴黎奧運周期,早已因為長期高強度訓練落下了腰傷和肩袖損傷,2024年上半年就因為舊傷復發先后退賽3次,累計面臨1.5萬美元的罰金,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讓她最終下定決心退出排名,用這種方式對不合理的規則表達抗議。
在退出排名后的9個月休戰期里,陳夢暫時從聚光燈下隱退,但爭議和攻擊卻并未隨之消失。
真實處境
![]()
社交媒體上,各種惡意言論層出不窮,有人拿她和主管教練馬琳的師徒關系做文章,編造出不堪入目的低俗黃謠,用惡意稱呼指代馬琳,發布各種低俗言論。
有人故意曲解她和孫穎莎的比賽,造謠她“故意不給孫穎莎讓分”,還有人利用她“黃曉明表妹”的親戚關系,編造出“花400億買奧運名額”的離譜謠言。
![]()
這些毫無根據的惡意像針一樣扎人,也讓陳夢變得格外謹慎,巴黎奧運奪冠后,她發布的感謝信里,對每個需要感恩的人都沒有公開名字,賽后采訪也婉言拒絕,生怕自己的一舉一動再被過度解讀,引發新的爭議。
在陳夢的這段征程中,前輩鄧亞萍的力挺始終如一,早在巴黎奧運會期間,當時飯圈文化讓女單決賽的賽場氛圍變得格外詭異,陳夢每得一分,現場就陷入寂靜,甚至有極端粉絲做出豎中指等不禮貌的行為,法新社記者都在報道中感慨這是“最不公平的奧運決賽氛圍”。
![]()
面對這些惡意攻擊,鄧亞萍公開站出來發聲,呼吁大家“你可以喜歡某個人,但不用攻擊誰,都是中國隊的”,抵制這種不健康的飯圈對立。
之后在《體壇零距離》的專訪中,鄧亞萍又再次提到了陳夢,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共情這位后輩,當年她24歲退役時,也曾面臨“年齡大、傷病多”的質疑,更因為身高問題被調侃“打不了高水平比賽”,但她憑借過硬的技術和頑強的韌性,拿下了18個世界冠軍。
![]()
她對陳夢說:“運動員的生涯是短暫的,珍惜當下,如果你還能打球,盡情享受這個過程。”
這句話看似平實,卻精準點出了陳夢31歲的年齡、未完全恢復的傷病、0積分參賽的不利處境,也深刻理解了她如今為熱愛而非單純奪冠堅持的初心,為她的重返之路注入了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
如今陳夢已經站在了澳門的賽場上,未來還要迎接全運會、世運會等一系列賽事的挑戰,0積分起步的征程注定充滿荊棘,年齡和傷病的困擾也不會輕易消失,賽場上的對手更是個個實力強勁。
結語
![]()
但這些都不再重要,正如她自己所說,要打就從零開始,而鄧亞萍的那句“享受過程”,或許正是對她這段旅程最好的注解。
對于陳夢而言,能重新站在自己熱愛的賽場上,盡情享受每一次揮拍、每一場較量,本身就是一種勝利,而接下來的每一場比賽,也都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來源:杭州日報
![]()
來源:新浪體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