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全球自動駕駛領軍企業小馬智行(股票代碼:2026.HK)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本次港股IPO中,公司已悉數行使發售量調整權,共計發行約4825萬股,綠鞋后集資額可達77億港元,成為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規模最大IPO,同時是2025年港股AI領域募資額最高的新股。
![]()
2024年11月,小馬智行在美國納斯達克以股票代碼“PONY”成功上市,成為“全球Robotaxi第一股”;不到一年后在港股掛牌,標志著正式構建起“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架構。這一結構不僅有助于公司在定價機制、流動性來源與投資者構成上形成跨市場協同,也為未來納入港股通、吸引內地投資者參與奠定了制度基礎。
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者,小馬智行自2016年成立以來,致力于為全球市場提供出行和物流領域的自動駕駛技術和解決方案。公司目前已在硅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盧森堡設立研發中心,并向歐洲、中東及亞洲等地拓展產品和業務布局。其核心業務覆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自動駕駛卡車服務(Robotruck)及技術授權與應用業務三大板塊,不僅是中國首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均取得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許可的公司,也是中國唯一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開展全無人Robotaxi商業化運營的公司。此次港股上市,將為公司進一步推動車規量產、商業化以及海外落地提供關鍵資源,加速驅動自動駕駛從“技術可行”走向“運營可驗證”。
在這一里程碑時刻,小馬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軍表示:“經過近九年的堅持和探索,小馬智行已經站在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的前夜。技術的積累、場景的落地、生態的構建——一切準備正迎來收獲的時刻。港股上市是我們全球資本戰略的關鍵一步,更是我們面向全球市場、鏈接更廣泛資源的重要里程碑。感謝每一位與我們共創歷史的同行者。”
小馬智行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樓天城表示:“今天港交所的鐘聲,見證了我們從技術探索到全無人商業閉環的關鍵跨越。我們打造的不只是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更是可規模化的出行服務新范式。此次上市是我們以自動駕駛重塑人類出行的新起點,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將是一場關于效率與安全的生活革命。”
美+港雙重上市 鎖定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最大規模IPO
此次在港交所掛牌,標志著小馬智行在完成納斯達克上市后,正式構建起“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架構。與2024年登陸納斯達克時相比,此次港股上市進一步拓展了公司的投資者結構,能夠引入更熟悉中國場景與政策脈絡的亞洲資本,有望推動公司估值更充分地反映其長期增長潛力。
這一主場優勢在戰略協同層面也愈發清晰,并迅速在資本市場上獲得驗證。本次港股發行獲得熱烈響應,小馬智行股份獲多家國際頂級投資機構提前鎖定,基石認購金額達1.2億美元。此外,據彭博社消息,出行巨頭Uber也成為本次錨定投資者。
基于機構及市場投資者的強勁需求,公司已悉數行使發售量調整權,按最終發售價增發約629萬股額外股份,占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股份總數的15%,充分印證了全球資本不僅看好自動駕駛賽道,更對小馬智行的頭部地位與商業化能力抱有堅定信心。憑借綠鞋后最高達77億港元的募資總額,小馬智行成為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及港股AI領域最大規模的IPO。
市場信心的背后是堅實的業務基礎與明確的增長邏輯。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公司營收已邁入快速增長通道:2025年上半年收入354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4億元),同比增長43.3%;同期研發支出增幅高達64.4%。這種“營收加速增長、研發持續高強度投入”的良性結構,是機構投資者看好其長期價值的關鍵。
這種價值正獲得全球資本的持續認可。自美股上市以來,小馬智行已吸引柏基投資(Baillie Gifford)、公爵資本(Baron Capital)、方舟投資(ARK Invest)、威靈頓資產管理(Wellington Management)、富達投資(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等多家知名長線機構買入。公司也于2025年6月成為首家入選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的L4自動駕駛公司,國際影響力與資本市場關注度同步提升。
“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結構,不僅通過跨市場定價機制提升了公司的價值發現效率,更將為下一階段的Robotaxi量產、千輛級車隊規模化部署及海外業務拓展,構建更加穩定、多元的資本基礎。隨著本次港股上市完成,公司已具備納入港股通標的資格,內地投資者可直接通過該機制進行投資,這也將顯著增強南向資金參與度,持續優化公司投資者結構并提升流動性水平。
第七代Robotaxi正式投運 小馬智行領跑規模化前夜
小馬智行的核心商業路徑始終圍繞“運營驅動”展開,致力于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成果。作為中國唯一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開展全無人Robotaxi商業化運營的企業,公司已在真實城市環境中構建起從技術驗證到服務閉環的完整運營體系。
從運營實績來看,小馬智行Robotaxi車隊規模已突破720輛,服務區域持續擴展,注冊用戶與訂單量穩步攀升,并在部分城市實現7×24小時全天候服務。其商業化進展在財務數據中得到直接體現:2025年上半年其Robotaxi收入達325.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32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78.8%,其中,乘客車費收入增長尤為強勁,在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別實現約800%和超300%的同比增幅。這一運營態勢表明,其技術可靠性、調度效率與安全體系已具備規模化商用基礎,也標志著行業評估標準已從單次技術演示,轉向能否實現持續運營、規模擴張與成本可控的綜合能力體系。
本次港股IPO集資所得款項凈額約50%將在未來五年用于推進市場進入戰略,推進L4自動駕駛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包括業務開發、生產、銷售與營銷、客戶服務以及與行業參與者的合作,為車隊擴容與規模化運營提供更堅實的資金保障。
在產業協同方面,小馬智行與豐田、北汽集團、廣汽集團等主流車企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進L4級自動駕駛的量產進程。2025年4月,三款聯合開發的第七代Robotaxi車型正式亮相。其中,基于第七代極狐阿爾法T5及埃安霸王龍打造的Robotaxi車型近期已正式在北京、廣州、深圳投入運營。
新一代車型采用100%車規級零部件,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前代下降70%,設計壽命達60萬公里,成為全球首個基于車規級芯片Orin-X實現L4級全場景無人駕駛能力的系統方案。根據規劃,公司將于2025至2026年間推動千臺規模的第七代Robotaxi車隊在一線城市落地運營,加速實現全無人駕駛服務的商業化閉環。
在穩步拓展中國業務的同時,小馬智行正積極推進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在韓國、盧森堡、阿聯酋等共六個國家開展自動駕駛測試。在中東地區,公司于迪拜實現首批Robotaxi路測,計劃2026年實現全無人商業運營;在歐洲,小馬智行已在盧森堡正式啟動Robotaxi道路測試;在亞洲,公司獲得韓國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許可,在首爾開展7×24小時測試。小馬智行的全球化布局不僅驗證了其技術方案在不同市場與環境下的適應性與可靠性,也為后續在政策成熟市場實現快速商業化搶占了先機。
全球咨詢機構Frost & Sullivan預測,按GTV(交易額)計算,全球移動出行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約4.5萬億美元,至2030年仍將保持高位運行;在技術進步、扶持政策和硬件成本下降的推動下,Robotaxi服務有望在2026年左右實現商業化。預計2030年前后,Robotaxi服務將進入成熟商業化階段,并在全球主要地區部署。換言之,行業競爭已從“能不能跑通”的技術驗證,轉向“跑多快、跑多廣”的規模化較量。在這一階段,小馬智行憑借其多城全無人運營經驗、經過驗證的量產平臺與前瞻性的國際化布局,已構筑起顯著的先發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