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對《杭州市良渚古城遺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這一專項立法的推進,標志著作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實證的良渚古城遺址,其保護工作將邁入更加規范化、法治化的新階段。
破解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難題
良渚遺址是典型的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軟土和高地下水位特性使其極易出現滲水、苔蘚霉菌滋生、裂隙坍塌等病害。這不僅是良渚遺址面臨的挑戰,也是全球潮濕地區土遺址保護的共同難題。
為攻克這一世界性課題,良渚遺址管理部門與多家科研機構通力合作。2024年7月,我國首個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實驗室在良渚揭牌啟用。該實驗室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設有土遺址建造工藝、土遺址修復、生物、化學等7個分室,配備了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等先進設備。
“一直以來,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都非常重視土遺址保護工程。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實驗室的啟用,展現了良渚人解決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問題的決心和努力。”浙江大學文物保護材料實驗室負責人張秉堅介紹,該實驗室已與浙江大學、河海大學簽訂了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以整合頂尖高校的資源優勢,深化良渚遺址保護工程的技術研究。
在宏觀監測方面,“良渚遺址5000+”數智應用平臺連接著1006個攝像頭、5個無人機場以及遍布各處的感應光纜。該系統實現了衛星遙感每季度掃描一次、無人機每月巡航一次、地面傳感器24小時監測土體含水率,使異常響應時間從過去的3天縮短至30分鐘。
深化對良渚文明的認知
在扎實的保護基礎上,良渚考古研究不斷取得新突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考古項目負責人王寧遠介紹,近年來在良渚古城外圍新發現了20多條水壩遺跡。
更值得關注的是,考古團隊在反山王陵區域確認了一處面積約2.5萬平方米的四面合圍院墻結構。“如果該結構被證實為陵園垣墻,將說明良渚貴族已具備陵寢意識,為研究良渚時期禮制體系提供了關鍵依據。”王寧遠表示,這些發現得益于其團隊推動的“空—天—地—數”一體化大遺址考古新方法,該方法已成為良渚考古研究的核心手段。
對良渚水利系統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在2025年5月國際大壩委員會第28屆大會上,國內外專家形成共識,認定良渚遺址水利系統是早期文明考古發現中“規模最大、工程數量最多的堤壩工程群”,以及“體系最為復雜、分布范圍最廣泛的水利工程”。
讓五千年前的文明可觸可感
如何讓文化遺產從專業領域走向公眾視野,良渚探索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在良渚博物院,游客戴上AR眼鏡,便能“觸摸”五千多年前的玉琮,目睹良渚古人制作玉器的過程。這項由相關科技企業為博物院量身定制的智能眼鏡技術,已成為良渚互動展示的亮點。
文創產品成為連接古今的另一座橋梁。依托“良渚MEI”生活美學工程,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聯合多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開發了600余款文創產品,2024年文創產品銷售額達2.7億元。玉琮主題飾品、神徽圖案絲巾等爆款產品深受游客喜愛。
更具創新意義的是銀齡志愿者隊伍。在良渚文化志愿者總隊,65歲以上的銀齡志愿者有77位。“良渚文化像一本書,我們與游客共同閱讀。”今年71歲的志愿者海紅已服務了15年,她曾憑借年度超2000小時的服務時長被評為“杭州市功勛志愿者”。
探索保護與發展共贏之路
良渚的大遺址保護機制核心在于人與遺產的和諧共生。從1995年約33.8平方公里的保護面積,到如今良渚文化大走廊規劃范圍達600多平方公里,良渚遺址的保護理念不斷深化,實現了從單一保護、到保護與發展互動、再到全面融入區域高質量發展體系的跨越。
“暑假期間,很多孩子都來這里研學。”家住遺址周邊新港村的村民俞愛英介紹,在良渚文化大走廊的帶動下,村里不僅建起了完善的體育設施,還引入了無人機跑道等現代化設施。
針對保護區內14個村落的發展問題,良渚探索性地制定了“文保飛地”政策——在區外建設發展大廈,幫助村集體發展物業經濟,巧妙破解了保護與發展的矛盾。
隨著專項立法的推進,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管理工作將更加規范化、法治化。杭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在研究條例草案時強調,要“全面系統提升良渚古城遺址保護管理工作,確保良渚古城遺址真實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保護”。
從科技賦能遺址保護,到考古深化文明認知,再到創新傳播與文化惠民,良渚遺址的保護與傳承實踐,不僅為全球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中國方案,更讓五千多年的文明之光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5年11月6日《中國文化報》
第2版刊發特別報道
《良渚遺址保護邁向規范化、法治化新階段》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