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適應人口變化背景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師范院校需要通過層次提升、多樣化發展與強化教師教育特色等方式,致力于整體性提升教師教育質量與專業化水平。
作者 | 荀淵 潘岳林
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新生兒數量為1786萬人,而到了2024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僅為954萬。新生兒出生率的急速下降,導致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階段生源數量開始下降,初中教育階段生源數量也將從2026年達到頂峰后開始迅速下降。基礎教育學齡人口的縮減固然會影響中小學教師隊伍總體數量的波動,但作為教師培養的主體,師范院校也迎來了重新定位、提質增效的機遇期。
“可為”:把握人口變化契機優化師資供給
2017年后出生人口數量的逐步下降,既有利于基礎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也對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對高學歷師資培養的要求為師范院校增值提效帶來新機遇。作為世界范圍教師專業化運動的結果之一,教師學歷成為衡量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與質量的重要標志。202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強化高層次教師培養,為幼兒園、小學重點培養本科及以上層次教師,中學教師培養逐步實現以研究生層次為主”。據教育部《教育統計數據》分析,我國2023年小學教師中研究生學歷占比約為2.5%,初中教師中研究生學歷占比約為5.7%,普通高中教師中研究生學歷占比約為14.0%。結合教育強國建設對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要求,我國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中小學教師隊伍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相關研究預測:要達到當前OECD國家中小學教師研究生學歷的最低水平,到2035年我國需要補充107.5萬研究生學歷師資;要達到當前OECD國家中小學教師研究生學歷的中位數水平,到2035年我國需要補充358.1萬研究生學歷師資。按照當前研究生學歷師資供給趨勢,2035年我國高學歷師資比例能夠達到并超過當前OECD國家最低水平。當然,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研究生學歷要達到更高水平,必須采取相關引導性政策,持續擴大研究生層次教師的培養,引導中小學招聘研究生層次師資。這無疑將對師范院校中小學幼兒園職前教師培養層次的提升、培養質量的提高乃至規模的擴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為促進區域、城鄉之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均衡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為加快縮小區域、城鄉之間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差距,盡快解決當前中西部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和鄉村地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整體學歷不高、專業素質不強以及音、體、美、科學等學科教師補充不足等問題,國家相繼實施“優師計劃”“師范教育協同計劃”等政策,采用高水平師范院校通過定向培養師范生、幫扶地方師范院校發展等方式,致力于加大中西部地區、鄉村中小學優質教師的補充力度和中西部地區師范院校的高質量發展。作為承擔教師培養與培訓主體責任的師范院校,不僅要勇于承擔起面向中西部地區、邊遠與鄉村地區中小學幼兒園培養高學歷、專業化師資的責任,而且要立足這些地區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一線實踐,構建起“培養—輸送—支持—發展”一體化的全鏈條教師隊伍建設體系。
“應為”:強化師范教育特色實現整體提質
為適應人口變化背景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師范院校需要通過層次提升、多樣化發展與強化教師教育特色等方式,致力于整體性提升教師教育質量與專業化水平。
首先,要著力提升職前教師培養層次。在目前參與教師培養的200余所師范院校和500多所非師范院校中,師范院校依然是職前教師培養的主力軍,也承擔著絕大部分高層次教師的培養任務。不過,在200余所師范院校中,固然有60余所高水平師范院校設有教育碩士或教育博士學位授權點,但仍有89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承擔專科層次教師培養。要著力提升職前教師培養層次,優先推動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通過轉型、升格等策略,盡快實現中小學幼兒園職前教師培養的本科化。師范學院則應加大教師教育相關專業建設力度,盡快申請獲得教育碩士授權點,并持續擴大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碩士招生規模;具有教育碩士學位授權資格的師范大學應參照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本研銜接師范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加大本碩貫通式教育碩士培養力度,盡快培養大批研究生層次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
其次,要持續強化教師教育優勢與特色以彰顯師范院校的獨特性。面對基礎教育對教師的需求從數量滿足轉向質量提升,以及基礎教育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宗旨的新課程、新教材改革的推進,師范院校應積極發揮師范教育特色,通過持續強化教育學科建設、課程與教育實踐安排、師范技能訓練、育人文化熏陶等方面的獨特基因和核心競爭力,采取與中小學幼兒園建立伙伴關系、設立校本教研與培訓基地、加大教師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中小學幼兒園一線教育教學改革力度等措施,切實支撐中小學幼兒園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和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當然,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廣泛應用于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因此打造教師教育特色的關鍵在于如何推進教育教學內容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形成一大批可推廣、可延展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模型,持續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最后,要整體性提升師范院校的教師教育質量與水平。通過擴大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的實施,健全與完善東部師范院校強力支持中西部師范院校的機制,整體性提升中西部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的質量與水平。通過建立跨區域、跨學科的教師教育聯盟,持續加強不同層次、水平師范院校服務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一線的力度,逐步形成師范院校與中小學幼兒園同頻共振的良性發展格局。
作者分別系西北師范大學學術副校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研究生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
![]()
(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