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不僅是全球企業集中展示全球前沿產品與技術的重要窗口,也是政府、業界、消費者及合作伙伴深度互動、汲取反饋、推進合作的關鍵平臺。對于外企高管而言,進博會還是一個深入了解中國市場、觀察市場發展趨勢的絕佳平臺。”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八屆“全勤生”松下以“美好生活從家延伸到城市”為主題亮相消費品展區,全景呈現從生活空間到公共空間的創新成果和解決方案。
“自2019年4月我到任中國以來,已連續7年參加進博會,回顧參展的過程,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多元變化。”本間哲朗說,他進入松下工作40多年來,松下中國的業務在集團整體業務的占比從0增長到了24%。“我是松下中國業務成長的親歷者,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
從首屆進博會上百年企業全線產品出展,到2019年提出在中國打造健康養老領域第一品牌愿景;從2021年響應“雙碳”目標首次設置環境領域展區,到今年呈現“從家到城市”的美好生活圖景……松下始終緊隨中國市場發展和消費趨勢變化。
“今年,松下在進博會上的戰略發布聚焦人工智能(AI),以期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本間哲朗強調,中國的AI技術發展迅猛,為跨國公司在華拓展業務帶來良機。在本間哲朗看來,與百姓生活最為貼近的AI應用市場在中國,希望松下集團的中國團隊以“將AI為我所用”的思維來革新業務、強化產品、推進研發速度,從而帶動整個松下集團的AI戰略發展。
為把握生成式AI等新興市場機遇,松下在中國正加大電子材料工廠的投資布局。2023年9月,松下電子材料(廣州)第四工廠投產,投資7.9億元,聚焦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用多層基板材料,投產后總產能提升1.3倍;松下電子材料(蘇州)新項目于2024年10月開工,投資6億元,將建5萬平方米智能綠色工廠,生產半導體封裝基板材料,滿足半導體等尖端領域需求;松下電子材料(上海)新工廠也已經于2025年9月動工,投資1.2億元,將完善區域內半導體材料供應鏈,投產后將實現產值翻倍。
“2019年以來,公司有20項新投資落地。這是松下集團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的最好證明。”本間哲朗說,“只有將價值鏈本土化,我們才能追上‘中國速度’。也只有保持‘中國速度’,才能進一步推動企業改革。”在服務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松下依托“China for Global”戰略,將中國市場的創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場。松下中國公司目前不僅很多產品已經實現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本土化,而且本土研發出來的創新產品從2024年開始為全球市場供貨。
本間哲朗表示,松下將持續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傳導效應”,實現更多“展品變商品、構想變現實”的落地轉化,“接下來,松下計劃在中國市場提高整體生產效率。為此,我們將擴大研發團隊、加大研發力度。我相信明年松下中國研發的產品供貨全球的速度會更快”。(經濟日報記者 朱 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