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人高的機柜里,元器件錯落有致,排線如神經網絡般精密交織——這是高新區企業天津拓普特科技有限公司為海上石油平臺打造的“超級大腦”。這家手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曾長期靠給進口品牌做配套產品謀生,利潤微薄、發展被動。從貼牌服務到自主創新的蛻變,得益于濱海高新區量身定制的一套“創新藥方”。
創新藥方開得精準,前提是摸清“病灶”。濱海高新區運用大數據,建立起一套評價企業發展的動態模型,從技術創新、成長經營、人才團隊、金融征信等多維度,為企業精準“號脈”,既打通發展堵點,又挖掘創新潛力,為其對接資源、規劃路徑,扶持企業補齊弱項。坐等企業上門為主動問診開方、辨證施治,在創新發展的關鍵處靶向發力,這正是“新藥方”的核心價值。
“新藥方”的精髓,在于摒棄“一刀切”的慣用手法。當前,科技型企業不僅面臨創新周期長、融資難、轉化慢等挑戰,更受困于發展方向模糊、創新路徑不明等深層問題。“缺錢給錢”的處方只能治標,強化方向指引與戰略賦能才能標本兼治。通過產業畫像、賽道分析、政策預判,幫企業明確創新路徑、把握轉型節奏,切中需求與市場,這劑藥方才能既解“近憂”,更謀“遠勢”,讓經營主體在產業變革中找準方位、贏得未來。
為“藥方”找對“藥引子”,需瞄準場景痛點發力。科研活動周期長、情況復雜,不確定因素多,一次設備故障、一場實驗失誤,都可能讓長期投入付諸東流,這正是科研團隊的最大擔憂。甚至,一些造價高昂的新設備難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拖慢了科研進度。不久前,天津大學部分實驗室續保了“實驗室一切險”,承保方定制了專屬保障,覆蓋進入實驗室的全鏈條。這項為創新保駕護航的服務,化解了傳統保險針對性、適配性低,責任模糊、保障單一的通病。給創新者吃下“定心丸”,這種“兜底思維”并非縱容,而是給予創新試錯、容錯的空間,更能激發開拓者敢闖敢試的底氣與活力。
為創新開“新藥方”,本質是為發展鋪就一條“破繭成蝶”的新路,不僅解了創新的“燃眉之急”,更織就了一張“敢闖有底氣、創新有方向”的支撐網絡。
來源:天津日報,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