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陜西省西咸新區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內樹葉斑斕,西安交通大學新校區坐落于此。將這座校園圍繞起來的,是一個個從高校孕育出的科研創新團隊與高新技術企業。在“象牙塔”和“大市場”之間搭起橋梁,暢通科技教育人才互動,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協同育人,讓實用的科技成果飄香,人才得到充分成長。
在校園西側的一座銀白色樓宇,剛搬入不久的南瑞集團有限公司科研人員正同西安交通大學專家開會討論項目。2021年8月,雙方聯合成立了南瑞集團—西安交大新型電力系統聯合研發中心,打造校企合作創新平臺,并在新型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新能源發電主動支撐等關鍵領域組建聯合攻關團隊,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平臺建設等方面深入探索。
南瑞集團作為需求單位,身兼“出題者”“承接者”雙重角色,通過“揭榜掛帥”確定聯合攻關團隊,西安交通大學則承擔“方法創新、技術突破、轉化支撐”責任,逐步將高校科研工作融入企業技術研究與產品研發流程,實現共贏。
![]()
在南瑞集團—西安交大新型電力系統聯合研發中心,企業導師正在帶領學生開展聯合研發工作。(受訪者供圖)
南瑞集團—西安交大新型電力系統聯合研發中心主任楊冬梅表示,校企合作不再是“甲方乙方”關系,而是讓企業融入學校,把技能搬進課堂,將技術貼合市場,不僅形成了一批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果,更打造出一批多學科交叉融合、引領新型電力系統方向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
結合具體實際,西安交通大學在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工作中探索出一套由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據了解,該校自2021年以來已與248家龍頭領軍企業簽署共建聯合研究院(中心)協議,解決企業技術難題3100余項,累計轉化成立科技型企業276家,總估值近130億元。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表示,學校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區域發展重點,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強化基礎研究源頭供給,筑牢成果轉化創新根基,全力打通從實驗室到產業一線的“最后一公里”。
![]()
位于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南瑞集團—西安交大新型電力系統聯合研發中心。新華社記者肖瀟 攝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錨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陜西在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上步穩蹄疾。
秦嶺腳下,陜西光電子先導院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在潔凈車間里細心觀測著數據變化。作為陜西省光子產業鏈的“鏈主單位”,光電子先導院于2015年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等單位發起成立,10年來,光電子先導院已為省內外100多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中試服務,幫助多個光子產業創新團隊從技術試水者成為行業領軍者。
據了解,由光電子先導院投資建設的“8英寸先進硅光集成技術創新平臺”已于日前通線,這也是西北地區首條硅光中試線,將作為陜西打造千億級光子產業集群的重要支點,為陜西省光子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作為光子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我們將啟動建設陜西省光子科技實驗室,聚集100余家成員單位,力爭兩年內攻克多項關鍵技術,助推陜西光子產業規模再上新臺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副所長付玉喜告訴記者,這一實驗室將致力于實現科研、產業、金融、國際資源深度協同,推動更多高精尖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助推產業從“聚鏈成群”走向“提質突破”。(鄭昕、古一平、陳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