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自然資源廳、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山東黃河河務局主辦,濟南、淄博、東營、濟寧、泰安、德州、聊城、濱州、菏澤等市黨委網信辦協辦,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2025“沿著黃河遇見海”網絡主題活動于11月3日正式啟動。來自中央重點網絡新聞媒體、山東省主要網絡新聞媒體的記者走進泰安、德州、淄博,在走讀中感受黃河文化的厚重底蘊,見證齊魯大地的發展脈動,展現山東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動探索。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5日訊在黃河水畔,齊河黃河法治文化廣場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將浩蕩的黃河文化與厚重的法治精神完美交融。這座位于黃河陰河險工處的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自2019年建成以來,已成為黃河流域獨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地標,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法治精神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廣場巧妙地將治河法治元素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構建出一個立體生動的法治文化空間。這里不僅是普法教育的陣地,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晏子“依法治齊”的智慧穿越時空;精美的齊河黑陶藝術,鐫刻著法治的箴言;沿著法治長廊漫步,可以縱覽中國歷代法治發展進程,品讀中外名人的法治格言,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感受法治文明的演進。
廣場最引人入勝的,是其富有創意的普法形式。在趣味說法區,山東黃河普法吉祥物“禾禾”化身法治使者,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故事,將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識。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普法教育變得親切而充滿活力,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更令人矚目的是,廣場創新引入VR全景技術,打破了時空限制,讓參觀者可以隨時隨地“云游”廣場,沉浸式體驗法治文化的魅力,開啟了普法宣傳教育科技化的新篇章。
齊河黃河法治文化廣場的成功實踐,是法治文化建設與黃河文化傳承創新融合的生動典范。它讓法治從書本走向生活,從條文變成共識,在黃河之畔奏響了一曲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的和諧樂章。這座矗立在黃河岸邊的法治文化陣地,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滋養著百姓的精神家園,守護著大河的安瀾,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筑牢法治根基。
閃電新聞記者 胡興潤 王麗雯 德州站 趙宇 蘇孟雨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