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城銀行充分發揮數字科技優勢,持續聚焦中小微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通過產品創新與精準施策,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精準服務科創企業
在上海某世界500強企業的生產車間里,八臺載著物料箱的“MOVER”機器人正靈活穿梭。它們不僅能夠自主規劃路徑、智能避障,還能實時采集數據,優化運行效率。這款由天津聯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移動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電子、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成為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環。
“從軟件到硬件全部自研,‘MOVER’機器人已迭代到第七代,累計獲得115項專利。”聯匯智造聯合創始人蘇巖介紹,研發投入是持續的,資金壓力時常出現。在金城銀行“金企貸”的支持下,手機申請不到十分鐘就獲得了百萬元授信,隨借隨用的靈活方式非常適合研發型企業的臨時資金需求。
聯匯智造是金城銀行服務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金城銀行注冊小微企業用戶數量已超280萬家,提供信貸支持超2800億元。通過數字信貸產品,金城銀行正助力一批具備新質生產力特質的中小微企業,在智能制造、數字工廠等新賽道上“破繭成蝶”。
構建新質生產力識別體系
為更有力地服務新質生產力企業,金城銀行在客戶識別、模型構建與資源配套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舉措。
金城銀行在風控模型中創新嵌入了“新質生產力識別策略”,系統對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與高新技術行業分類,從行業屬性、技術含量、知識產權等維度精準篩選目標客戶。同時,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特點,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地區進行多維度綜合評分,疊加行業分類標簽,力求實現對主流市場中潛力企業的全面覆蓋。
“經過識別篩選后,符合條件的在貸客戶可獲得降費、提額等優惠;未建立信貸關系的企業則納入精準營銷名單,在審批效率與定價方面給予傾斜。”金城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機制打通了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企業的“最后一公里”,讓更多“輕資產、高成長”的科技型企業獲得及時、靈活的信貸支持。
數字信貸實現體系化突破
作為一家將數字科技視為“生存基礎與發展動力”的銀行,金城銀行通過系統性技術突破,構建了完整的數字信貸服務體系。打通近30家省市稅務局的底層數據,整合工商、司法等多維度數據源,金城銀行精準實現了對小微企業經營狀況的“全息畫像”,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機器學習、圖計算等先進技術,構建起了貫穿貸前、貸中、貸后的“3D全景”風控體系,實現了對企業和關聯人的全方位風險評估。
“對金城銀行而言,數字科技不是簡單的效率工具,而是核心競爭力的基石。”金城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金城銀行已建成包括風控中臺、營銷中臺、產品中臺和支付中臺在內的整套中臺體系,實現了從技術架構到數據平臺的全面自研自控。
這一技術體系也支撐“金企貸”實現了7×24小時全天候服務,且該產品在國內首次將信用貸款額度提升至500萬元,無需抵質押,真正突破了小微企業大額融資的瓶頸。基于靈活借款和按日計息的特點,“金企貸”單筆利息在500元以內的占比接近50%,切實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未來,金城銀行將繼續深化科技金融與數字金融創新,持續優化對新質生產力企業的服務機制,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供給,在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服務實體經濟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來源:金城銀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