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11月2日,美國財長剛結束行程回國,就突然拋出重磅威脅:中國若繼續限制稀土出口,將加征100%關稅!
可就在幾天前,中美元首剛在釜山達成共識,經貿團隊才于吉隆坡握手言和。
前腳談合作,后腳揮大棒,72小時內的驚天反轉,究竟是美方戰略焦慮下的沖動之舉,還是另有深層算計?
11月3日,中國外交部火速硬氣回應,一句話就戳破美方虛張聲勢的真面目!
![]()
美財長又對華關稅威脅
事情的導火索是11月2日貝森特在接受西方媒體采訪時的一番表態,這位剛從密集外交活動中抽身的美國財長,語氣強硬地放出狠話。
如果中國繼續限制稀土出口,美國將毫不猶豫對相關產品加征100%關稅,這話一出,全球市場瞬間掀起波瀾。
畢竟就在幾天前,中美經貿團隊還在吉隆坡的談判桌上客客氣氣,雙方都公開表示要通過對話合作解決分歧,怎么才過沒多久,美方就直接翻臉不認人?
![]()
更讓人費解的是,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玩“變臉”戲碼了。
早在10月中旬,美方就曾拋出過類似的關稅威脅,結果導致美股單日蒸發2萬億美元,創下今年4月以來的最差表現。
連美國自家的CNBC都忍不住吐槽,這種談判前的無意義恐嚇純屬自找麻煩,如今才過去半個多月,美方又故技重施,難道真以為威脅能讓中國妥協?
![]()
中國外交部硬氣回應
面對美方的挑釁,中國外交部在11月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給出了明確回應。
發言人的表態看似平靜卻字字千鈞!關于稀土出口管制,中方已經多次闡明立場,對話和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威脅和施壓根本無助于問題解決。
潛臺詞其實很直白,吉隆坡磋商已經證明,坐下來談就能有成果,真要打貿易戰,美國根本占不到便宜,過去幾年的博弈早就說明了一切。
![]()
美方之所以死死咬住稀土不放,說白了就是“離不開又打不過”。
稀土這東西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看著用量不大,卻是關鍵領域的剛需,小到手機、電腦、新能源車,大到戰斗機、導彈、半導體芯片,沒有稀土都玩不轉。
而中國手里握著的,不僅是豐富的稀土儲量,更是全球90%以上的冶煉分離技術,這才是真正的核心話語權。
![]()
美國不是沒想過擺脫依賴,這些年喊了不少口號,也搞了不少動作,但現實卻很骨感。
數據顯示,美國1000多個武器系統中,87%的鎵、鍺、銻等關鍵資源供應鏈都和中國供應商掛鉤,單是F-35戰斗機,每架就需要417公斤稀土來制造發動機和雷達。
就算美國現在急著在本土或第三國建稀土加工廠,沒有中國的核心技術和設備,至少在未來5-10年內,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產能。
這種短期內無法改變的依賴,讓稀土成了中國手里的一張王牌。
![]()
中國亮出稀土王牌
可能有人會問,中國為啥要管控稀土出口?這可不是憑空打壓,而是出于大國責任和安全考量。
現在全球局勢不太平,沖突不斷,稀土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一旦流入軍事領域,很可能成為戰爭幫兇。
之前印度企業就搞過騷操作,偽造了30份承諾書,把原本該用在新能源車部件上的稀土,偷偷拿去生產軍用無人機,還倒賣給美國,最終流入了美國軍工產業。
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控,其實是在守住安全底線,避免資源被濫用。
![]()
中方的管控絕非“禁止出口”,而是精準監管,對于合規的民用需求,申請都會正常審批,中方甚至還在考慮推出通用許可、許可豁免等便利化措施,就是為了讓合法貿易不受影響。
反觀美國卻不然,一邊自己搞了3000多項出口管制清單,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芯片、軟件等層層封鎖。
一邊卻對中國900多項合理的管控措施指手畫腳,這種雙重標準簡直離譜到了極點。
![]()
美國的“小心思”
美方這次突然翻臉,背后其實藏著兩層小心思。
一層是“政治止損”,特朗普政府此次與中國達成共識、暫停部分關稅措施,在國際上被普遍視為美方的讓步,這自然引來美國民主黨的猛烈抨擊。
貝森特此時放狠話,就是想向國內民眾展示,美方并沒有放松對中國的壓力,手里還握著“關稅大棒”。
另一層是“心理找補”,在中美此次的博弈中,雙方達成的是平等交易,美方習慣了用不對稱優勢占便宜。
這種平等對他們來說反而成了“失利”,所以想通過口頭威脅,逼中方在共識之外再做更多單方面讓步。
![]()
更有意思的是,貝森特的這番言論,其實還暴露了美國內部的政策分歧。
要知道特朗普本人前不久剛公開表示,“和中國合作能讓美國更大更好更強”,還透露中美釜山會晤根本沒談及臺灣問題,明顯是想推動中美關系往務實合作的方向走。
結果財長轉頭就公然唱反調,違背兩國元首和經貿團隊達成的共識,這種“上下脫節”的操作,也讓外界看清了美國對華政策的混亂。
![]()
值得一提的是,美方在臺灣問題上的態度變化,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的威懾力。
現在美國內部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介入臺灣沖突得不償失,有學者明確提出美國應聲明不支持“臺獨”,就連想武裝臺灣的軍火商也只敢建議“只售武器不出兵”。
這種主動撤退的意圖,正是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智慧體現,也讓美方明白,在核心利益問題上,中國根本沒有妥協的余地。
![]()
就在美方威脅的話音剛落,白宮悄悄發布了一份情況說明書,透露中美已經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中方暫停稀土、鎵、鍺等戰略資源的新增出口管制,發放通用許可證;美方則同步延長對華部分“對等關稅”豁免一年,終止了原定于11月啟動的100%加征關稅計劃。
這波“雙向給臺階”的操作,其實也說明美方心里很清楚,真要撕破臉,受損的只會是自己。
![]()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美戰略博弈的終結,中方雖然暫停了新增管制,但并沒有取消“技術關聯管控”。
也就是說外國企業如果使用中國的設備或技術生產相關產品,就算把工廠建在第三國,依然需要經過中方審批。
這一手“后手”,既展現了中方的誠意,也守住了安全底線,讓美方明白,想通過轉移產能繞開管制根本行不通。
![]()
結語
中美稀土博弈的核心,拼的不是誰的“嘴炮”更響,而是產業鏈硬實力和戰略定力。
中國手里有稀土全產業鏈的話語權,有維護自身安全的正當理由,更有“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的底氣。
而美國則深陷依賴困境,內部政策混亂,所謂的關稅威脅不過是戰略焦慮下的“絕望吶喊”。
![]()
參考資料:
京報網:2025-11-03,《美國可能對華加征關稅?外交部回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