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9日,游客在太原市鐘樓街參觀。 新華社發
近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出版,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撰文解讀稱,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要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統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擴大普通高中辦學資源,辦好特殊教育、專門教育。
探索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伴隨著當前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如何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已經成為亟待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10月30日,懷進鵬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報告會上也專門談到了適應人口變化推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在輔導讀本刊登的《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署名文章中,從精準研判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到優化城鄉基礎教育資源布局,再到加強教育資源跨學段統籌調配,懷進鵬給出了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的“解題思路”。他強調,要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擴大學齡人口凈流入城鎮的教育資源供給,加強跨學段動態調整和余缺調配。
人口變化帶來的教育變革議題,不只圍繞資源分配,也延展至義務教育年限的討論。中國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蔡昉在2023年受訪時就曾公開表示,伴隨人口負增長和學齡生源人口下降,義務教育負擔率在未來十年間將快速下降。在此背景下,他認為“義務教育年限從現在的9年延長到12年,甚至15年都是可以的”。
此次《建議》提出“探索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是我國教育規劃中首次將“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納入國家戰略層面,釋放了我國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信號。“這并非突然之舉,而是基于我國教育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回應新時代社會需求的必然選擇。”中國教科院教育戰略和宏觀政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吳霓說道。
相對應地,此次同步提及的“擴大免費教育范圍”,則并非中央層面首次提出,而是已在我國學前教育階段逐步推行中。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首次將“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納入國家教育發展戰略。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再度提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今秋學期開始,全國已基本落實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保教費政策性減免。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此外,本次《建議》中提及的“優質本科擴招”,同樣是今年兩會即已提出的教育領域新政策,核心目標是通過精準擴招國家急需學科,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提升本科教育質量。該政策被列為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新詞熱詞,旨在應對高考報名人數持續增長(2024年達1342萬)與優質教育資源結構性短缺的矛盾。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雙一流”高校本科已擴招1.6萬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在今年兩會上曾表態今年目標是再增2萬人。此后,多所雙一流大學密集宣布本科擴招,其中清華、北大和上海交大均宣布本科今年擴招150人。
如何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提質擴容?對此,懷進鵬在署名文章中指出,要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協同育人,優化高校布局,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統籌學科設置和調整,引導高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他特別提到,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懷進鵬在撰文中專門論述了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重要性。他談到,要深入推進“雙一流”高校和國家交叉學科中心建設,強化科研機構、創新平臺、企業、科技計劃人才集聚培養功能,建立科技創新與人才自主培養良性互動、帶動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機制,著力培育拔尖創新人才。
同時,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加強中外青少年交流,鼓勵國外高水平理工類大學來華合作辦學,引育世界優秀人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焦點
如何讓居民敢于消費、愿意消費、放心消費?
提振消費要優化環境、創新場景、減少限制
隨著“擴大內需”被作為未來5年發展的戰略基點,具體將如何提振居民消費?讓居民敢于消費、愿意消費、放心消費?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發表署名文章,解讀未來五年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
取消不合理限制措施
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就大力提振消費作出專項部署,稱將“加大直達消費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資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完善促進消費制度機制,清理汽車、住房等消費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管理辦法,落實帶薪錯峰休假”等。
鄭柵潔在署名文章中,就此作出進一步解讀。
他表示,大力提振居民消費,當前的重點是優化環境,創新場景,減少限制。把擴大消費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結合起來,擴大優質消費品和服務供給。取消消費領域不合理或“一刀切”限制措施。建立健全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管理辦法。針對帶薪休假“有假難休”的問題,完善落實機制。順應消費升級趨勢,以放寬準入、業態融合為重點擴大服務消費,強化品牌引領、標準升級、新技術應用,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打造一批帶動面廣、顯示度高的消費新場景。拓展入境消費,提升便利化水平。
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鄭柵潔在署名文章中,還進一步談到:大力提振居民消費,著眼長遠,重點是切實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著力提高居民消費率。
在他看來,穩就業促增收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同時,加大直達消費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資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
養老托育健康實施一批重點項目
在“擴大內需”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施策方向。
鄭柵潔在撰文中談到,未來五年將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充分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系統謀劃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進一步打通制約民間投資的堵點、難點和痛點。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作用,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投資方向和重點。
鄭柵潔介紹,未來五年,將實施一批重大標志性工程項目。基于國家戰略全局、發展階段和現實需要,謀劃并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引領性、突破性的重大標志性工程。
實施一批重大標志性工程的重點領域包括:城市更新、戰略骨干通道、新型能源體系、重大水利工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在總體保持適度超前、但不過度超前基礎上持續增長。”鄭柵潔在撰文中稱。此外,還將順應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促進生育等需要,在養老、托育、健康等服務消費、文旅等消費配套設施基礎設施領域,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探索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
采寫:南都記者 呂虹 程姝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