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講好思政課,既要選好案例,又要提好問題。這也是一線學校招聘思政教師時重點考查的核心能力……”近日,在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下簡稱“天津師大馬院”)針對2026屆畢業生開展的就業指導活動中,學生實踐導師、天津市新華中學思政課教師胡泊正在指導學生如何講好思政課。
這一天,80余位來自基礎教育一線的優秀思政課教師接過聘書,成為天津師大馬院學生的“就業引路人”和“實踐導師”。這一舉措聚焦學生就業核心需求,通過搭建高校與中小學協同育人橋梁,破解思政課教師培養“理論與實踐脫節”“就業技能不足”等痛點,為學生高質量就業注入強勁動力。
在模擬授課、教案設計實戰演練現場,實踐導師結合自身教學管理經驗與中小學思政課崗位需求,從課堂實戰技巧、教案精準適配、面試場景應對,到一線教學崗位能力要求、職業發展路徑規劃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流程、針對性指導。導師們既點評教學環節中的細節問題,也分享求職面試中的實戰經驗,幫助學生快速明確崗位需求、補齊能力短板。
針對模擬試講這一求職核心環節,胡泊強調:“選好案例格外重要,思政課案例的選擇既要經得起科學性的推敲,更要有啟發性、代表性才能突出黨的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在點評高中政治《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一課時,她挖掘國家電網、中國郵政的民生服務屬性,天津港的物流樞紐功能,直升機博覽會與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動能,將這些貼近生活、兼具時代感的案例與課本知識深度融合。她的講解不僅讓在場學生直觀掌握了“案例賦能課堂”的實操方法,為求職試講中的案例選用提供了可直接借鑒的實戰范本。
“就業是人才培養的‘試金石’,我們希望通過一線名師的‘傳幫帶’,讓學生在校園里就能精準對接崗位需求,實現從‘校門’到‘講臺’的無縫銜接。”天津師大馬院黨委書記郭尚維表示,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與中小學的合作,以就業需求為牽引優化培養方案,著力打造理論扎實、實踐過硬、適配崗位的馬克思主義專業人才,助力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為基礎教育領域輸送更多優秀思政課教師。
作者:陳欣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