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尼米茲”號航母剛摔了兩架軍機,就迫不及待的想在南海找回場子,又是逼近黃巖島,又是打算使用“海馬斯”火箭炮在南海“秀肌肉”,不料中國早有準備,“尼米茲”號航母也落得個被中國055大驅三面夾擊的下場。
11月2日,衛星圖像顯示,本該掉頭返航的美軍“尼米茲”號航母,卻意外的出現在我南海黃巖島東南約200公里的海域。
從衛星圖像來看,當天,美軍“尼米茲”號航母帶著三艘伯克級驅逐艦自東向西推進,而中國一艘055萬噸大驅帶著兩艘054A護衛艦,直接切入美軍編隊腹地,把美軍第二艘驅逐艦三面包夾。
美軍可能沒想到中方反應如此迅速,打頭的美軍驅逐艦慌忙轉向,整個航母陣型瞬間被打亂。
![]()
在連續摔了兩架軍機后,“尼米茲”號航母原本該返回華盛頓州基察普海軍基地的,但是卻硬著頭皮留了下來,明顯是想找回場子。
而就在美航母墜機事件后,解放軍在南海黃巖島組織了海空戰備警巡,此次戰備警巡,陣容十分強大,轟-6K轟炸機掛載著鷹擊-12空射超音速反艦導彈現身,蘇35和蘇30MKK戰斗機護航,兩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1艘056A型導彈護衛艦,形成了完成的警戒和威懾體系。
不僅是宣示南海主權,同時也是對“尼米茲”號航母進入南海的反制。
美軍自認為顏面盡失,因此才想通過逼近黃巖島來扳回一局,沒想到被中方的055編隊三面包夾。
如今南海暗流涌動,美軍吃了癟也不會放棄挑釁,據美國CBS電視臺報道稱,美軍計劃在南海使用“海馬斯”火箭炮進行實彈射擊,以對抗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并保護菲律賓主權。
為菲律賓出頭只是個借口,美軍無非是想在連續墜機后匆忙找補。但越是這樣,越顯得美國是欲蓋彌彰。
![]()
而且“海馬斯”在中國面前具有威懾力嗎?“海馬斯”在陸地戰場確實威風,但放到茫茫大海上,其射程和威力都顯得單薄。遠不及我們的轟-6K轟炸機掛載鷹擊-12空射超音速反艦導彈來的實在。
更尷尬的是,美軍還得向菲律賓借巴拉望島當發射場,這“客場作戰”的窘迫,再怎么包裝也藏不住。實際上,美國現在也就只能騙騙菲律賓這種實力不怎樣的國家了。
相比之下,中國海警同期在黃巖島領海的常態化巡查,顯得從容不迫。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卻用最直接的方式宣告著主權管轄。這一緊一松之間,態勢已然分明。
從中國軍艦敢單刀直入美軍航母編隊,就能看出,中國早已經在南海有了一套完善的“體系化維權”網絡。
永暑島、美濟島等南海島礁,如今已建成功能完善的“不沉航母”。配合天上的偵察衛星、空中的長航時無人機、海上的各類傳感器,中國對南海的感知能力早已實現全天候覆蓋。美軍航母還沒進南海,行蹤就已經被牢牢鎖定。
![]()
這才是現代海權的真正變革,不再單純依靠移動的鋼鐵巨艦,而是構建立體的控制網絡。在這張網里,每艘中國軍艦都像是整個體系的觸手,背后連著火箭軍的東風導彈、空軍的鷹擊導彈這些“大殺器”。
有了這些兜底,即便是小噸位的護衛艦,也敢在航母面前挺直腰板。
用不了多久,福建艦就將服役并形成戰斗力,第二批六艘055也將全部服役。屆時中國將擁有三艘航母、十四艘055的豪華陣容。
對中國而言,這次交鋒證明了一件事,多年經營的那套南海體系,不僅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更能在日常巡航中賦能。
對美國來說,該重新思考這個時代的新規則,在別人的主場上,挑釁已經是一件必然會付出巨大代價的事情,尤其是在美國海軍航母軍艦都青黃不接的時期。
這次,“尼米茲”號航母的職業生涯算是徹底要謝幕了,它在南海栽了這么大一個跟頭,恰恰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那個靠一兩艘航母就能在亞太耀武揚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
“尼米茲”號航母退役后,美國航母又少一艘,將來在亞太部署陣容,將會大打折扣。
當然,想讓美國就此偃旗息鼓也是不可能的,美軍曾多次提及“分布式作戰”的概念,試圖用更多小型艦艇來抵消航母的脆弱性。
但問題是,在南海這個中國的“主場”,再精巧的戰術都難改戰略劣勢。
未來的南海博弈,正在從單純的軍事威懾轉向更復雜的規則塑造。中國通過海警常態化巡航、民事科研活動等“灰色地帶”戰術,持續強化實際管轄。
而美國的“航行自由”行動,除了持續消耗自己的實力,不見得會有什么成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