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放核水后,奇怪的事發生了:剛開始各國對其海鮮避之不及,如今2年過去,核水已污染很多海域,為何日本海鮮卻不愁出口,大家也還在吃海鮮,難道日本另辟蹊徑了?
當初,日本一聲不響地按下“核水排放”按鈕,全球炸鍋,海鮮餐桌瞬間成了“心理戰場”。
兩年過去,不少人發現:飯店菜單上,三文魚、金槍魚依舊活躍,甚至標簽上還印著“日本進口”。
排了核廢水,污染擴散,怎么日本海鮮反倒活得越來越滋潤了?難道大家都集體“失憶”了?或者,日本換了個套路玩出口?
兩年前,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啟了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
當時國際社會反應激烈,中國迅速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導致日本海鮮出口額一度暴跌至3.9萬億日元,創下十年新低。
當時韓國街頭抗議不斷,俄羅斯要求提供放射性檢測數據,美國雖然嘴上說“支持”,海關卻悄悄加碼檢測標準。
日本國內的沿海漁民都快撐不住了,庫存爆倉,銷售一落千丈,岸田文雄的內閣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東京電力公司聲稱,通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已經把大部分放射性物質處理掉了,只剩下難以去除的氚。
氚雖然半衰期短,但長期吃進肚子里,真沒事嗎?沒人能拍胸脯保證。
日本已經悄悄完成了多輪核水排放,累計排放量超過數萬噸,放射性物質已被監測到擴散至包括韓國、菲律賓、美國西海岸在內的多國海域。
雖然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連續發布報告稱“檢測值在安全范圍內”,但不少專家仍警告,氚和銫這種東西,可能通過食物鏈“悄悄積累”。
不過,真正讓人吃驚的不是核水污染擴散的速度,而是日本海鮮出口“死而復生”的速度。
其實日本早在2024年就開始“曲線救國”,對中國賣不動?那就轉戰歐美,特別是法國、德國這些國家,在IAEA報告“背書”后迅速放寬了進口限制。
與此同時,日本一些大公司在海外設立子公司,先把海鮮運到第三國,比如越南、泰國,再換上“本地標簽”,搖身一變成了“東南亞進口”,重新回到超市貨架。
還有更隱蔽的操作:不少加工企業直接在海外建廠,把日本海鮮運過去加工,再貼上“XX國制造”,賣給全球消費者。
消費者以為吃的是冰島的鱈魚,其實可能是繞地球一圈的福島產。
2025年日本海鮮出口總額已經開始回暖,尤其在歐美市場部分恢復。
雖然對中國市場依舊低迷,但全球范圍內的銷量已經不再像2023年那樣“腰斬”。
問題來了:消費者真的不怕了嗎?
一份市場調研報告顯示,越來越多消費者在購買海鮮時,更傾向選擇有“可追溯產地”的產品。
但大量海鮮在加工、運輸過程中“洗產地”“換身份”,普通消費者根本難以分辨。
在某些國家的超市中,有產品標簽標注產地為“太平洋西北海域”,聽起來似乎挺遙遠,其實正是福島外海。
這類“文字游戲”,讓不少人誤打誤撞地把日本海鮮帶回了家。
國際社會雖然在監測上做了一些努力,但力度遠遠不夠,IAEA的報告雖然權威,但也只針對“核水本身”的安全性,至于排放后是否會在魚蝦體內慢慢積累,目前還沒有長期數據。
日本政府方面,也只是不斷強調“檢測合格”,卻對標簽造假、產地模糊等問題輕描淡寫。
這種“不說真話,只玩套路”的做法,短期內或許能穩定出口數據,但從長遠看,極有可能透支國際消費者的信任。
必須看到的是,全球海鮮貿易已經悄然發生結構性變化。
不少國家開始推動“海鮮追溯系統”,2025年相關技術使用率比兩年前增長了50%。
同時,中國和俄羅斯企業也在加快布局,加大海洋養殖和出口能力,進一步壓縮日本的市場空間。
更關鍵的是,消費者的覺醒才是真正讓日本頭疼的地方。
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海洋生態和食品安全,不再盲目相信“大品牌”,而是更愿意選擇來源透明、監管嚴格的產品。
有些人甚至干脆減少海鮮攝入,轉向替代蛋白食品。
日本核水排放在繼續,污染擴散在繼續,輿論風暴雖未如初期那般猛烈,但“后坐力”正在積蓄。
日本政府雖然不斷釋放“安全無害”的信號,但只靠政府公信力維持出口增長,恐怕并不現實。
國際媒體對此也看得很清楚,雖然日本排放的核水看似“合規”,但科學數據和公眾感知之間存在巨大鴻溝。
尤其在“標簽造假”“信息不透明”頻發的背景下,消費者的信任一旦斷裂,恢復起來比出口額下滑還難。
日本沒有正視生態責任,而是選擇在灰色地帶打擦邊球,這種策略或許在短期有成效,但從長遠看,是飲鴆止渴。
日本海鮮不愁出口,并不意味著風險真的消失了,而是因為在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完善的條件下,“門道”比“道理”管用。
核水排了,海洋受了傷,消費者被蒙在鼓里,這不僅是食品安全問題,更是關于信任與透明度的全球考驗。
日本能否走出“策略依賴”,真正站上道義高地?全球各國又能否聯合構建起更有效的食品追溯機制?這是接下來比出口數據更重要的問題。
信源:經濟日報——別讓日本核污染水誤傷中國海鮮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